摘 要:在部编版低段语文教材中,附配的插图不仅精致美观、意象俱全,而且布局科学、图文并茂。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借助教材插图能够有效地趣化学生的识字过程、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助推学生的口语训练,以此优化他们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插图 部编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配有精美的插图,尤其是低年级教材中的插图,不仅精致美观、意象俱全,而且布局科学、图文并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插图比文字理解起来要容易得多,而且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插图还是引导学生读书、识字、口语训练的有效资源。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注重插图资源的运用,以此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
一、借助教材插图,趣化识字过程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内容,枯燥化的识字会严重打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教材插图进行识字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借助教材插图,创设识字情境。
部编版教材在学生每篇识字课文中均配上了富有童趣的彩色插图,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运用插图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放飞,将每一个汉字变为一个个实物图,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感知力。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也都得到了调动,教学效果自然大大提升。
例如,在《小马过河》这一篇课文中,需要教学的生字有“大、米、土、地、马”,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教材上的插图——小马驮大米的故事图。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这个故事:马妈妈让小马帮她驮一袋大米到河对岸的磨坊去,小马高兴地同意了。小马驮起大米,走在宽阔的大路上,路的两旁是肥沃的土地,小马心情很好,脚步声十分轻快,发出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这时,路边窜出一只兔子,它追着小马说:“小马,你要到哪里去呀?”小马停下来,答道:“妈妈让我驮着大米去磨坊。”小兔说道:“我也想去,我们一起吧!”小马欣然同意了。小马和小兔撒欢似的在大路上跑了起来,它们有说有笑,十分开心。教师在讲述插图故事的同时,可以以将生词着重介绍,引导学生借助形象直观的动物来记忆生词。故事结束后,教师单独出示生词让学生反复认读,这样,自然能够收到很好的识字教学效果。
以上案例中,生字教学是从插图出发,创设了一个识字情境,在故事中教生字,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也达到了生字教学的目的。
2.借助教材插图,突破识字难点。
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限制,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如果在对生字展开教学时只是一味地强行请学生进行识记,这样的教学效果势必不佳。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化,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日月水火”这一课中,课文中的生字都没有标注拼音,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突破识字难点。
在教学“月、山、石、水、日、田、火、土”这些字时,可以请学生先对插图进行观察,然后谈一谈这些字与插图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插图与生字的外形是相似的,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告诉学生这时象形字的特征之一。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过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通过教材中的插图来辅助生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文字变得形象化,从而有效突破识字难点。
3.借助教材插图,优化识字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写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上汉字,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化识字。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识字。
例如,识字课《口耳目》教学目标之一是掌握12个生字。教材中配有12幅插图,还有与插图相对应的12个象形字。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插图与象形字进行对比,先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将汉字展示出来,让学生将三者联合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在脑海中产生汉字演变的过程。象形字是根据具体事物而来,而汉字又是根据象形字而来,有了这样的联想记忆,学生们很快就记住了这12个汉字。
比如,“羊”这个字的其实跟羊这种动物很像,上面对着的两点“丷”像羊头上的两只角,中间的横线“三”像羊的头,从上到下的竖“|”就像羊的身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如“竹”这个字,教师可以先介绍插图,然后引导学生:“你们认为竹应该怎么写?”一位学生答道:“画一根木棍加两片叶子就好了。”这位同学说完大家都笑了,可见都认同了这种说法,而且记住了竹字的写法。可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自主发挥想象力,根据事物形态联想出字的写法,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基于教材插图,促进阅读理解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十分有限,对自己的想法并不能够清晰地描述,但这并不阻碍他们思维的发散。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插图的画面,以此促进他们的阅读理解。
1.基于教材插图,理解词语意义。
插图是部编版每篇阅读课文的标配,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从插图出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部编版教材编者在设计插图时也结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插图呈现的方式多为嵌入、环绕,与课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只要看一下所对应的插图,在脑海中就能将文字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例如,在《田家四季歌》一文中有“雪初晴”这一词语。这个词语北方学生比较好理解,因为他们见过雪后放晴的景象;但南方学生可能没有见过下雪的样子,对“雪初晴”的理解比较模糊。其实教材的插图很好地诠释了“雪初晴”这个词。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观察插图:“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哪些地方有雪,然后观察一下雪的表面是什么样子?”天气刚刚放晴,积雪还没有被破坏,雪的表面非常平整、光滑,这样,学生对“雪初晴”这个词自然就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2.基于教材插图,理解句子意义。
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教材插图能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难点句子。
例如,《风娃娃》这一篇课文中配的插图是一幅风娃娃吹跑了风筝的图。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这是一个拟人句,低段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生在读这一句话时让他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就能够理解画中的风筝可不就是在“翻跟斗”吗?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体会风筝的动态变化。
3.基于教材插图,激活阅读想象。
插图毕竟是静态的画面,所描绘的是某一个时刻的景象,并非是事物的全貌,因而插图只能作为文本阅读的辅助工具,如果完全依据插图来理解文本,其实是有一定偏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本上对插图进行拓展,让插图呈现出动态化,从一张图联想到整个事件。这种拓展式看插图的方式其实也是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过程,而且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
例如,《树之歌》这篇课文介绍了8种树,但没有配上8种树的插图,只是配上了部分树的插图。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来体会编者的用意。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一部分树与文中的插图练起来,这样能初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然再后借助多媒体等设备进行课文拓展。
比如,学生在区分“木棉和枫树”“金桂和松柏”时存在困难,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将插图和文字放在一起来对比判断。这样,既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也能跟深入体会作者写树时的情感,而且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也很有帮助。
三、运用教材插图,助推口语训练
学好语文的关键无外乎听说读写。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这四门本领,读书、听、写字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而训练学生“说”的能力需要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对学生加以训练,鼓励学生多说、说清楚。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部编版教材中丰富的插图资源,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1.运用教材插图,引导有序复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看图片和听故事,并能够复述故事大意和片段,因此,教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也应培养学生做课文的复述能力。复述涉及到理解文本内容、记忆情节、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属于一项语言再创造活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考虑到这一点,部编版教材在设计插图时采用了连环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故事情境。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来复述文本,来锻炼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课文配的五幅插图,对应文中青蛙的各个生长阶段,有了插图作为复述故事的支撑,学生复述故事的难度降低了很多。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小蝌蚪的变化,即先长由卵长出了尾巴,接着长出两条后腿和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接着,引导学生将插图顺序与故事内容联系起来,感受整体情节。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呈现出连续性特点。
2.运用教材插图,推进说话深度。
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能够有效地推进他们说话的深度,以此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葫芦藤绿油油的,上面还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而第二幅图,同样是葫芦藤,但叶子却枯萎了,葫芦藤也变黄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两幅插图,猜想一下葫芦藤变黄的原因,学生们观察后得出了答案,是因为第二幅画上的葫芦藤生了蚜虫。教师继续引导:“蚜虫与葫芦藤有什么关系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仔细地观察插图,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第一幅图没有蚜虫,葫芦藤长势喜人,而有了蚜虫的葫芦藤却枯萎死亡。”可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借助插图的对比,引导学生将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出来,不仅深化了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也起到了训练作用。
综上所述,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设计并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有着画龙点睛之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利用插图资源,合理推进学习进程,培养学生想象力,激活学生阅读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让语文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吴忠豪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课标版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2016,(77)。
[2]余洁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研究——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北方文学,2018,(30)。
[3]覃永县 谭静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性质新论——兼评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插图[J].教学与管理,2018,(11)。
论文作者:任慧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插图论文; 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生字论文; 汉字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