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这篇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要制定出更加明确的新目标,而且还需要让人们正确认识教育的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转变为培养具备创造力的人才,要求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人文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三历史;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一、高三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
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了历史课程之后,了解更加全面的历史知识,对历史发展线索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依照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理念来讲,这一阶段的历史学习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做到“会学,好学”。高三学生自身更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
目前高考历史命题的主要方向更加倾向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表现出极强的研究性与层次性,而且历史试题的开放性更强,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目前高三学生已经逐步意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而提升高三历史的复习效率。
二、高三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利用思维导图辅助高三历史教学,可以更全面的整合与归纳历史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历史问题。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时,需要充分组合运用各种信息表征工具,以展示概念之间的思维与层次关系,能够实现概念表征的可视化。高三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前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或者历史事件构建出一个框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挑选出逻辑清晰且结构完整的思维导图作为课堂讲解的提纲,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发展线索的认知,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性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模式,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这对于突破重难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文字材料处理过程中,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教学材料进行分层,以便找到材料的重点内容,并以材料信息的核心内容进行拓展,制作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材料信息,而且还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处理问题,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学生对信息的归纳与分析能力。以图1为例:
图1 唐代对外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图1展示的内容快速概括出唐代对外交流的特征,让学生分析唐代发达的主要原因。学生回答:从唐朝对外交流的特征来讲,交流的范围在逐步扩大,贸易是主要的交流形式,主要的交流内容为经济。此外,唐代对外交流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流如此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大统一的局面;②经济发展相对繁荣;③具备兼容的气度;④海陆丝绸之路的繁荣;⑤经济发展非常繁荣。
2.课堂提问与设置的答案需要有层次性
在高三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问题需要能够有效检测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第二,可以强化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第三,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所以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必须要注重层次性与递进性。在对明清时期经济内容复习过程中,以农耕经济的高度发达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依次提问:归纳说明经营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显著提升的具体表现,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在回答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时,答案可以按照层次设定,首先是使民众衣食结构产生了变化,人口数量增多,综合国力提升,也促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快了人口流向手工也部门。其次是民众衣食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数量增多,且综合国力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第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数量增多,综合国力提升,第四,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只与农业有关系。
3.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做到独立思考,很难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看法,学生很少产生质疑,对历史课堂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这也是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重要原因,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其问题与回答进行点评,可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需要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并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沟通的第一步。然后教师需要注重使用形成性评价,利用积极鼓励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最后,教师需要快速筛选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做出最精准的点评,对于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头脑风暴,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可以课下帮助其解决问题,切忌忽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结语: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还能够使其历史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积极寻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策略,帮助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桑陈.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历史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4):38-39.
[2]于会琴.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35.
[3]丁继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08):41.
作者简介:宋金莲(1984.08-),女,广西贵港市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高三教学。
论文作者:宋金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