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许州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 622151)
【摘要】目的:研讨慢性宫颈炎患者合用微波技术及干扰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且符合标准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归入两组(50例/组),Ⅰ组单纯使用微波技术治疗,Ⅱ组同时配合干扰素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宫颈炎症改善状况。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半年复发率明显下降,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合用微波技术及干扰素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安全,且对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微波技术;干扰素;临床价值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一种常见慢性妇科炎症,病因多与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复发有关。其在临床上一般有腰骶部痛、月经不调、痛经及白带异常等表现,且症状可累及膀胱三角区与肠道,使患者继发尿路感染及大便疼痛,对其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微波(microwave)技术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已得到大量研究随机对照证据的支持,但单纯使用效果仍较一般。为此,2015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尝试在微波治疗的同时,配合干扰素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慢性宫颈炎病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符合《妇产科学》的判断标准[1]。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归入两组,Ⅰ组年龄段24~47岁,平均(32.8±6.2)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1.2±0.4)年;Ⅱ组年龄段23~45岁,平均(33.2±5.8)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1.3±0.5)年。两组间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由统计学处理,P>0.05,适合研究试验。
1.2 方法
Ⅰ组在经期排净3d后使用微波理疗机(功率:45W)治疗,经阴道口置入探头,采取同心圆方法缓慢、平稳移动探头,由内及外,烧灼深度控制在2~4mm左右,具体视糜烂面转为乳白或焦黄色为准,每日1次。Ⅱ组同时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于首次微波治疗后开始,经注射器推送本品至阴道后穹隆部位,每2d注射1次,共注射7次。两组均持续观察及治疗1个疗程(合2周)。
1.3 评估项目
半年随访统计两组的复发例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临床疗效:①治愈。完成治疗后,无相关症状及体征,复查提示宫颈表面光滑,无糜烂现象;②显效。治疗后相关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复查提示糜烂病灶较前缩小≥1/2;③有效。治疗后相关症状及体征有一定好转,复查提示糜烂灶较前缩小<1/2;④无效。治疗后未见相关症状及体征变化,糜烂灶与治疗前基本无差别[2]。
1.4 数据处理方法
由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0.0)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类数据利用X2检验,以[n(%)]描述;计量类数据利用t检验与(x±s)描述。P<0.05(或>0.05),判断数据的比较是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取得的临床疗效分析
Ⅱ组经方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提高至96.0%(48/50),优于Ⅰ组的70.0%(35/50),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注:相比Ⅰ组数据,#P<0.05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分析
观察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半年调查显示,Ⅰ、Ⅱ组的复发例数分别为11例和2例,两组的复发率(22.0%vs4.0%)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影响现代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病之一,多见于既往有急性宫颈炎治疗史、盆腔手术史、分娩及流产等女性,主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杆菌等。微波技术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其能够发射1~10mm波长的电磁波,通过非热效应、内生热效应灭杀病菌,同时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加速各种炎症产物及致痛物质的排出,有利于修复宫颈组织,促进组织再生。但相关资料称,单纯使用该物理技术治疗的次数较多,可能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且频繁使用还可能导致糜烂面周围正常组织受损[3]。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是一种由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药物,其对病毒的复制有抑制性,能够干扰病毒的繁殖,同时具备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能力,经注射给药后可发挥较好的抗炎、抗病毒效果。此外,本品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阴道内微环境,对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使用微波技术的基础上配合干扰素治疗,能够取得较单纯干扰素治疗或单纯微波技术治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组研究试验中,我们合用上述两种疗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Ⅱ组经微波技术、干扰素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高达96.0%,而单纯使用微波技术治疗的Ⅰ组仅为70.0%,与上述资料观点一致;同时,结合两组的不良反应分析,两组观察期间均未产生严重性不良反应,说明上述两种方案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均是安全可靠的,但从半年随访调查结果来看,Ⅱ组的复发率(4.0%)明显低于Ⅰ组(22.0%),提示联合微波技术、干扰素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除了近期疗效有保障外,其远期价值也较高,整体治疗优势较Ⅰ组明显。
综上所述,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合用微波技术及干扰素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安全性有保障,且对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推荐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马红霞.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6):121-122.
[2]李艳宁.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8):32-33.
[3]李荣琴.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4):191-192.
论文作者:曹晓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干扰素论文; 微波论文; 宫颈炎论文; 两组论文; 技术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