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块化教学作为一种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学方式,虽然与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教学目的十分契合,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对中职电气自动化人才在专业技能上的需求。但是模块化教学作为尚未成熟的职业教育方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模块化需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考核。
关键词: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
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从定义上而言,模块化教学以现场教学为主,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1];若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则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模块化教学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各种劳工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中,其主张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教学模块,而所有的教学活动围绕着各个教学模块开展。模块化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教学方式,降低师资人员流动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进行教学引导、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技能强,具有强劲的动手能力,能有效处理各种问题,培养实用型人才。
2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2.1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
模块化教学原本就出自于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讲究的是根据具体的专业岗位进行模块划分,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操作技巧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学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劳动职业培训的目的非常相似。
2.2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的有效结合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模块化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2]。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沉闷呆板不一样,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学生不再处于被灌输的地位,而是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2.3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
模块化教学将各种专业内容进行模块划分,以任务驱动为基础内容有多有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帮助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各种教学资源也能灵活地调用到课堂中。总体来说,教师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学生也能在课堂中及时的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效反馈。
3中职电气自动化模块化教学
3.1设计出具有实用性教学大纲
在中职电气自动化课程当中应用课程模块化教学,必须按照模块化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大纲,再编制出相关的教案。理论知识教学大纲,应重点围绕知识的实用性以及等级考试涵盖的考试内容来展开,强调学习的实用性原则;实际操作知识教学大纲,则要按照职业岗位与学生专业水平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实际操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3.2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将电气自动化课程进行模块化之后,在公共必修的模块当中,所有教师来进行统一授课,一起对此模块的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如此一来,即可在教学当中进行开放式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选修模块当中,教师在教授此模块所有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让教师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技能,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另外,中职学校应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当中进行工作岗位的学习与培训,也可邀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讲座与实训指导,让教师在与外界的交流学习中,获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3.3构建任务指引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应用实际案例来进行学习指引,在教学的实际案例当中合理的导入模块知识点,并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出相关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高效的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依据此模块的目标任务来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在相关任务的指引下,自主学习此模块知识;在教师适时地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紧密结合实际案例与任务指引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高效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4建立健全的模块化课程体制
在探索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对于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要有深入的了解。通过研究探索相应岗位的人才能力需求,了解企业对于该岗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中职院校就能够合理科学地制定出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的模块化教学课程,相信这部分教学课程是真正适应中职学生未来就业的。因为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设计模块化教学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协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课程的难度一定要有梯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一定要明确,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使得整个模块化教学达到目标设置。通过制定这类模块化教学模式,中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也能够科学合理地结合相应理论知识进行正确的实践操作。
3.5形成完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中职院校在设计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模块化教学有着非常具体化的课程。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实际岗位工作,可以对就职人员要求具备的能力标准有个明确的了解。对于模块化教学,需要按照专项能力进行区分,同时需要对每个教学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方式等内容进行评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吸收、消化专业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设计安排模块化教学内容时,需要协调专业、态度、技术、知识之间的关系,确保彼此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3.6将校内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有效结合
中职学校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出学校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所以学校在进行教学模块设计时,不能只限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强化训练,还需要充分结合电气自动化岗位实际需求。学校可以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准确获知电气自动化行业对电气自动化工作人员的要求,及时调整模块化教学方向:一方面邀请其专业的电气自动化工作人员来校讲课,分享自身电气自动化岗位工作经验[4],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工作岗位,学生可以在学校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有机会尽早接触电气自动化工作,在接触中了解自我的不足。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很必要。该专业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不仅有计算机技术学科、电气技术学科,还有工控技术学科等等,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卫教学模式,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学生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焦峰.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J].知识经济,2016,04:156+158.
[2]杜萌萌.浅析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3.
[3]茅亚红.模块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才智,2016,33:143.
[4]顾旭松.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166-167.
论文作者:王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学生论文; 中职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模块论文; 专业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