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一直和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在上个世界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突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城市近郊的都市农庄模式是值得研究的养老新模式,通过完善社会服务配套、养老配套,为老人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加强老人身心健康。文章通过研究城市近郊都市农庄养老模式的规划功能布局、活动策划等研究,浅述城市近郊都市农庄养老模式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都市农庄;养老社区;规划;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该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2017 年人口相关普查数据,年龄超过60的人口已经占比近18%。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高龄人口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目前,老人受政府相应政策影响,其主要的养老形式为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农村作为我国发展的广大腹地,应充分挖掘农村潜能。城市近郊都市农庄模式的养老社区的设立,既能缓解城市养老压力,也能增加农村配套服务的多元性。
一、都市农庄的含义
都市农庄是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示范与教育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功能,包含有农业生产、餐饮住宿、观光采摘、生态农业示范、科普教育、活动体验、保健休养、文化传播等各项活动[1]。从都市农庄模式的角度出发构建养老社区,有利于提取前者的优点及特点,满足大量具有都市田园情结老龄人的养老诉求。
二、现阶段我国养老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定位不清晰
—方面是城市家庭无法选择到满意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却是已有的养老机构无人问津。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全国平均达到48%,养老机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养老机构存在定位不清、结构失衡、服务滞后、监管乏力,形成了养老机构服务产品的滞销项目名字叫养老社,但多数开发商并没有预料到后期运营的复度实际变相成了地产项目。
2.2陈旧的设计规范与现有的设计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与养老建筑相关的规范就有六个版本,彼此间有交叉而缺少统一标 准,造成各地施行时对策的理解不同,有些规范已严重陈旧。与现行的社会发展和需求不接轨,需要与时俱进[2]。这些规范有些年代久远,不同的规范有些内容有交叉部分但是规范的条文不同。造成各地执行时无法有统一的标准,有些地方按照最严的条例实施,但是其实有些规范由于陈旧本来就应当更新,因此实际中给设计带来了许多的困难。
2.3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
一方面养老社区的供应量不足,另一方面是供应的社区地点,设施,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丰富的需求。中国养老床位占老年人总数比例仅占1.8%,远低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的5%-7%的规模。整体床位不足,某些城市却空床无人入住,供给和需求对应。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呈现豪华的和设施简陋的两个极端化,而中档次的养老机构反而比较少,呈现哑铃型,导致大量有这个需求的老年人不能满足[3]。这是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结构性失调问题。
三、都市农庄养老社区的发展机遇
3.1都市农庄养老社区的发展优势
近郊乡村养老是城市老年人居民通过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之美,体验农耕文化魅力,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实现生理、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随着2018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国家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都市农庄模式的养老社区使老年人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传统说的“颐养天年”正是这种生活方式。既能缓解城市养老压力,也能增加农村配套服务的多元性,有着广大的开发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近郊都市农庄养老社区适用的老年群体
都市农庄模式的养老住宅适用两类老年人群,一类是向往乡野生活的老年人,他们身体健康条件普遍不错,愿意过田园生活,种种菜、浇浇花,干干农活,甚至还能从中获取收益,体现人生价值。另一类是面向高端老年人群,配备高端的乡野养生或所、老年护理系统等,并配有细致周到的医护服务,借助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及优美的景观,使老年人身心愉悦,快乐养老。
四、都市农庄养老社区规划要点
4.1都市农庄养老社区规划选址
近郊都市农庄养老社区强调的是“近郊”概念,宜选址靠近城市民居住城市的郊区,老年人可在市区之家与田园之家轻松往返,距离是城市50-200km路程,大约1.5小时车程。即可享受到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可辐射到城市完善的医疗服务。
4.2都市农庄养老社区布局及配套
近郊都市农庄养老社区借助良好的田园风光,与大自然高度结合,形成老年康养社区,这种布局一般依托原有村落,布局在村落边缘,通常是中低密度为主,贴近自然,有天有地。容积率介乎于0.5-1.5之间。形成了“社区“+”农场”、“社区”+“牧场”以及“社区”+“森林”等多种结合模式。社区被自然环绕,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老人能在社区中吸收新鲜空气。并与原有村落中心较好的结合,步行5-10分钟便可享受配套服务。
都市农庄可以提供两代居产品,两代人在同一小区,周末城市子女到乡村生活,方便情感联系。70岁老人有部分需要康复和护养的,居住在养老住宅可以集中护理,建筑标准符合老年人生活设的需求,并且集中预约保健医生,小时护工保姆等,这种养老住宅可以在小区集中在一栋建筑设置,花园等公场所和青年人混居,甚至靠近幼儿园小学等。有利于不同人群的互相关怀和交往[4]。80岁以上或者是部分失能的老人则可以集中居住到养护配备更完善的养老院中进行专业性的护理。
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是近郊都市农庄养老模式不可或缺的条件。
都市农庄养老社区还应该提供各种自然的医疗、预防和健身等服务。形成健康体验中心、康复疗养中心,并配置植物疗养特色园、老年人俱乐部等特色区块,为“银发族”群体打造一站式的“共享农场+抱团养老”的基地。绿色农庄为老人提供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让老人吃得安心。
4.3都市农庄养老社区的精神层面服务
养老精神层面的服务是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心理慰藉,是养老服务的思想基础。近郊都市农庄养老社区可以提供老年大学,让老人接触当地原乡艺术文化;为老人提供适当的农事活动,充实老人在乡间的生活。也可以根据老人阅历让其担任某领域专家,讲解生活技能。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为了充实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可以让老人在愉悦的心情下养老,提升身体健康程度。
结语:都市农庄模式的养老社区的建设既可有效的缓解老龄化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亦可振兴乡村。虽然我国目前都市农庄模式养老社区建设仅仅处于初级阶段,但整体符合大众亲近自然的价值观,也随着政府对其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其发展只会更加迅速,愈发彰显多方共赢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柳胜利.新时期养老社区规划的分析与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08.
[2]李菁,白雪,袁心平.农村参与式养老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7(12):110-112.
[3]于欣波,齐琦.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社区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121.
[4]杨思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龄混合社区养老地产模式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陈燕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农庄论文; 社区论文; 都市论文; 近郊论文; 城市论文; 模式论文; 老年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