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李妖兰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至本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采用全成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疼痛程度以及SAS、SDS评分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配合情况与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AS、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还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利于手术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甲状腺切除术;疼痛程度

甲状腺切除术会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应激反应,不仅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还会导致患者因疼痛而出现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进而会降低手术配合度与治疗效果。近年来,我院所实施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20例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至本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30.1±4.8)岁;26例为甲状腺瘤,24例为恶性淋巴瘤,9例为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研究组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在17~75岁,平均(32.3±5.0)岁;25例为甲状腺瘤,26例为恶性淋巴瘤,8例为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就手术流程、需配合事项等向患者作简单介绍,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1.2.2研究组护理方法

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包括术前护理干预、术中护理干预及术后护理干预。

(1)术前护理干预:手术前1d,医护人员应前往病房探视患者,通过病历了解患者情况,以耐心亲切的态度为患者讲解本次手术的流程、手术必要性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医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内容。为避免患者因对手术室环境陌生而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应于术前为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并就手术体位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于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疼痛的因素,如情绪、注意力等,护理人员可教给患者一些慢节奏呼吸、交谈、想象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术前紧张恐惧等心理较为常见,因此护理人员应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心理变化,可结合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用温和的语言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2)术中护理干预:由于甲状腺切除术是局部麻醉,所以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会处于清醒状态,陌生的手术环境与手术器械与各类仪器所发出的声音均会造成患者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对此,护理人员需以温和、亲切的口吻安抚患者,尽量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0~25℃,还可播放一些优美的背景音乐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在手术中有任何不适都应及时告知,同时应将麻醉流程与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一告知患者,以提高患者配合度。为避免患者恐慌,在铺无菌敷料时应及时暴露患者的眼鼻。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需站在患者头侧,当出现体位不适时应及时提示患者并指导其纠正。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面色、肢端血运、皮肤温度等指标变化,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晰、昏迷等状况,需立即报告主刀医师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3)术后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将手术顺利完成的消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其安心。与此同时,还应将麻药消退后感受到的切口疼痛、呼吸不适等症状提前告知患者,避免其产生恐慌。患者转至病房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回访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1.3评价方法

1.3.1配合程度

配合程度评价分为配合良好、配合欠佳两个等级,主动配合,手术过程中不乱动且全身放松、无肌肉紧张,顺利完成手术者视为配合良好,反之则视为配合欠佳。

1.3.2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评价主要依据WHO所制定的4级评估法:无痛或稍感不适为0级;轻微疼痛但可忍受为I级;明显疼痛但仍可忍受为II级;痛感剧烈,无法忍受乃至大喊大叫视为III级。

1.3.3SAS、SDS评分

本研究采用科室自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得分越高表明其抑郁与焦虑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39.0进行分析与统计,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比较

经统计,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配合良好,45例则配合欠佳,研究组共有52例患者配合良好,8例则配合欠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比较

2.3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经统计,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46±5.27)分、(46.28±5.53)分,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7.61±4.19)分、(38.66±5.4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是局部麻醉,因此患者手术全程都是清醒的状态,手术室陌生的环境以及器械的撞击声、设备的声响等均会造成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状态。对此,医护人员应于术前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手术配合度。在手术过程中,除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外,还要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并以温和、亲切的语气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当患者出现体位不恰当时,应及时指导患者更换体位。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告知患者麻醉药效退去后有可能会出现的疼痛感。本组实验结果表明,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组手术配合程度更高,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前SAS、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陈孝英,梁飞雁.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03):6-7+29.

[2]曾志军,欧迪鹏,杨连粤.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0):867-870.

[3]何敏滢.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5):185-187.

[4]樊倩.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3):63-64.

[5]孙振,孙岩,陈颖.护理干预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5,3(01):62-65.

论文作者:李妖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李妖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