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是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海投公司”)在尼泊尔境内投资的首个水电开发项目,施工关键阶段发生了7.8级大地震和印度与尼泊尔口岸关闭事件,工期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点多面广战线长,项目又处在世界著名的大环线上(Nepal Annapurna Circuit),使得工程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为此业主开采取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安全“零事故”、“零投诉”并提前发电的良好效果。在尼泊尔树立了良好的中资企业形象,并为电建海投公司在尼泊尔后续投资项目创造良好外围环境及管理经验。
关键词: 水电站 建设 业主 安全生产管理
1 引言
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是电建海投公司在尼泊尔境内投资的首个水电开发项目,也是中资企业在尼泊尔投资建设首个水电开发项目,上马相迪A水电站采用BOOT模式开发,项目业主为由POWERCHINA和当地SPC公司组建的中国水电-萨格玛塔电力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0%:10%)。在业主的有效管控下,经过近4年的努力于2016年11月-12月实现2台机组投产发电,于2017年1月1日进入商业运行。在2016年9月27日举行的发电仪式上,尼泊尔国家电力开发署盛赞“见证了中国电建速度”。
2 工程概况及安全管理的特点
2.1工程概况
上马相迪A水电站项目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180公里,位于尼泊尔西部GANDAKI地区的马相迪河的上游河段,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径流引水式水电枢纽工程。电站装机容量50MW(2×25MW),年利用小时数6704h,多年平均发电量3.352亿kWh。枢纽建筑物包括拦河闸坝、引水渠、沉沙池、引水隧洞(5.07km)、调压井、压力竖井(100m)、压力管道、地面发电厂房、开关站及送出工程(19.863km的132kv)等。
项目自2013年1月开时进行 “三通一平”施工,2013年12月16日闸坝截流,2016年9月完成2台机组72小时试用行,2016年11月15日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2.2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特点
2.2.1施工区域自然环境状况复杂
上马相迪A水电站厂房到闸坝的场内道路处在世界著名的徒步游大环线(Nepal Annapurna Circuit)上,厂坝施工道路修筑前为不通车的人行道路,村民、旅游人及车辆进出施工道路,施工区域难以形成封闭管理;距离闸坝约50-300m有4个自然村,距离厂房月200-560m有两个自然村和一所学校;0#施工支洞外约300m有一处学校;调压井井口外有一条当地人行便道通过,进口距离附近自然村住户最近处约200m;厂房通往外界的约8km的进场道路为路宽6m的泥结实道路,沿路有3处大的塌方体。
2.2 2非传统安全形势严峻
尼泊尔为多党制国家,开工时尚无宪法,罢工、阻工频繁,虽然治安状况较好,但发展落后,易发传染病及易发与当地发生冲突等突发事件,项目处在自然保护区及徒步游大环线上,一旦出现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安全问题,将影响企业声誉乃至国家形象。
2.2.3当地劳务法律和安全意识差
上马相迪A水电站的施工雇佣大量的当地劳务人员,施工高峰期当地劳务达到1200人,这些人员大部分水电站工作经验少、自身素质较差、安全意识缺乏;受当地政府对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资质和交通安全管理较宽松,违规操作、安全行车是安全管理问题突出。
2.2.4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闸坝坝址河床的冲积砂卵石夹漂石层覆盖厚度大,左岸重力坝、进水闸、泄水闸等建筑物基础置于冲积砂卵石夹漂石层上;引水隧洞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丰富。引水隧洞起始段219m为砂砾石洞洞段,为6x6m的城门洞型,埋深30~55m,上面为136人的23户的自然村;其后的岩石洞段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云母片岩,岩石洞段有断层7处(其中4条沿岩性接触带发育),隧洞走向大部分与倾向NE∠20~35°的岩层走向近垂直,对隧洞拱顶的稳定不利,岩石洞段跨越多处冲沟,其中2条大的冲沟常年有流水;调压井开挖制定井身上部15~16m为崩坡积碎石土夹块石覆盖层,主要以碎石沙土层为主;厂房后边坡高66.7m,岩石边坡坡比1:1.2~1:0.75,土质边坡坡比1;1.2~1:1.5。19.863km的132kv送出工程共54级铁塔跨马相迪河河26处,跨越33KV线路16处、11KV线路8处、0.4KV线路10处,跨越通讯线4处,跨越军营和民房各1处,线路两侧附近分部较多处民房。
2.2.5重大危险源较多
上马相迪A水电站存在大坝和厂房开挖爆破、隧洞开挖(爆破、涌水、塌方)、高边坡和高空作业、特种设备管理、用电管理、交通管理、地震和道路雨季地质灾害威胁等重大危险源。由于项目在海外,受语言沟通、施工习惯、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等给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困难较大。
2.2.6 防洪度汛形式严峻
马相迪河的上马相迪A电站坝址河上游段无水文气象资料,福建院设计是根据中马相迪电站及下马电站的水文站30年不连续观测资料推算上马相迪A电站的防洪标准;由于尼布尔是多山国家,雨季短时降雨多,偶发短时强降雨概率大。工程区域场地狭小,施工生产生活区点多分散,防洪度汛难度大。
3开展的工作及效果
3.1开展的工作
3.1.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目标
建设初期就成立了以业主总经理为主任、安全副总监及其余各参建单位领导为副主任、各参建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期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委会为项目现场的最高领导机构及指挥机构,安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参建各单位一把手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技术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体系,以生产责任人为责任人的安全实施体系和以安全总监为责任人的安全监督体系);业主与时俱进,及时建立了国家及上级要求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体系。
(2)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开工伊始业主就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分包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危险点(源)的辨识及预控管理制度、地下洞室施工安全规定、施工用电管理规定、爆破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区交通管理规定、防尘、防毒、防火、防盗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档案和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突发安全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及防洪度汛应急专项预案、当地重大传染病紧急防控救治专项预案、地震急处理专项预案、非传统安全事件(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管理办法9项专项预案及对应的处理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实施
项目建设以对人、环境、设备、管理为对象实施安全生产全过程、全员、动态化管理,以业主为主导,施工单位为主体,设计参与、监理控制,电建海投公司总部监督的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做法如下:
(1)针对上马相迪工程的特点,项目业主认真研究并开展一系列探索工作后,确定总目标“安全管理全覆盖,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指标“零故故”、“零投诉”。
(2)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总结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不足及存在的问题,部署下阶段的的工作重点,随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或参加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有调整时及时对安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及时宣传并落实中国国内政府安全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文件要求。
(3)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一级抓一级,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强化考核奖惩制度的落实,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进度节点目标实现但发生安全事故即取消进度节点奖励);实施了更细化的安全考核,每月对施工单位考核,每半年对监理和设计进行考核,年终进行安全考核兑现。
(4)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安全价值观和安全防范措施。通过开展“安全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安全培训、班前5分钟和专项安全检查“回头看”等活动等形式的强化安全教育宣传,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为目标开展对所有参建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除加强对中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外,重点抓对当地劳务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家庭幸福与个人安全的关系人性化教育使其明白水电施工的危险性,逐步解决当地员工正确使用安全用品,不断纠正其习惯性违章行为。
(5)认真落实安全例检、例会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点排查与监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对局部施工下达停工令3次)。
(6)落实防洪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每年汛前,根据设计院提交的年度防洪度汛设计报告,召开会议部署防洪度汛工作;制定防洪度汛专项措施,明确参建各方工作任务、职责。制定防洪度汛应急预案,落实防洪度汛演练;组织四方进行汛前专项检查,检查监督度汛措施落实情况。
(7)落实对特种设备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护规程及日常的维护保养、点检制度,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特种设备管理台账。
(8)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和非传统安全的防范管理。落实与大使馆和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机制,每年定期组织防护度汛、消防、地震等应急预案演练。业主协调组织协调成立了在当地注册的由不同党派和社会组织参加的上马相迪A电站协调委员会,协调工程所在地不同团体、居民和尼泊尔员工的诉求等,并不定期开展对当地居民的工程建设方面宣讲,有效防止因工程建设对当地因利益相关者应起的突发事件和非传统安全时间的发生。
(9)聘请上马相迪A水电站项目的环评报告原编制公司对项目建设的环保和职业健康进行监管,并对当地人民开展项目建设中安全、环保等的宣讲,有效消除当地人民对项目建设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疑虑,减少了当地人民阻工。
3.1.3重视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审核,发挥专家作用,严控重大安全隐患
(1)总进度计划导流洞为当年开工、当年导流。由于施工单位进场迟于计划和当地人民阻工等原因,业主组织参建各方在调研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确定增加施工支洞、优化导流洞走向及进水口闸室,在导流洞贯通后,根据地质揭露情况又组织四方会议3次,对导流洞衬砌进行了优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截流的目标。
(2)针对6x6m的城门洞型,埋深30~55m,上面为近130人的23户的自然村的砂砾石洞段,召开3次专家现场会,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取消设计洞脸的高边坡开挖、优化原施工方案的村民搬迁、井点降水改为洞口前移。既确保了安全又节约了投资约120万美元;召开2次专家现场会对引水隧洞砼衬砌串糖葫芦式的砼衬砌进行了优化,增设了双层挂网喷砼加灌浆的衬砌形式;取消砂砾石洞段的固结灌浆,依据岩石洞段3种典型岩性的生产性灌浆试验,对岩石洞段的固结灌浆进行了优化,减少灌浆量57.5%;增设了厂房后边坡变形监测及冲沟治理。项目建设实践证明设计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调整不仅确保了施工安全且节约了投资(初步估算,扣除设计和施工方案增加费用后,节约投资约800万美元)并缩短了施工工期约1.5年。本工程所处河流的下游约20km中马电站同为径流式电站,装机7.0万,建设工期长达90个月,实际投资达3.97亿美元,均超出上马相迪A水电站一倍多。
3.2安全管理效果
上马相迪A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经历4.25强地震、长达5个月的印度与尼泊尔的口岸关闭和多次尼泊尔国内罢工等,于2017年1月1日进入商业运行,运行至今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实现安全“零事故”、“零投诉”的总目标。从开工至今,尼泊尔加德满都经济日报、拉姆郡日报等报纸和24小时新闻电视台共报道宣传上马相迪A水电站项目为尼泊尔带来益处400余次。
4安全管理特色
4.1强化理念,打造特色,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1)业主 “一把手”高度重视安全。坚持“以人为本、警钟长鸣”的安全理念,业主加强对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理念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讲进度,必须讲安全”“讲效益,必须讲安全”的思想。
(2)业主安全管理总目标和安全管理指标充分展现了坚持了“人本”理念。因地制宜协助成立了地方不同党派和社团的协调委员会;聘请当地专业公司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等的监督。
4.2认真领会,做好宣传,规范安全生产管理
(1)加强安全学习,增强安全意识。业主通过各种会议、qq群、印发宣传材料、宣传月(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学习中国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文件和尼泊尔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的环评协议。
(2)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及各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严格执行,落实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定期安全管理考核奖惩,是项目建设取得安全成果的重要保障条件。
5 结束语
海外投资水电站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识别和分析项目工程的安全风险及需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照工程所在国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只要业主铁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针对性建立适合项目工程特点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及办法,实施全过程预防控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能够实现海外投资水电站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陈文、宋荣礼.海外水电站投资项目建设期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与探索.水利水电施工,2015(5)76-77
论文作者:戴吉仙,宋荣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尼泊尔论文; 水电站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业主论文; 项目论文; 隧洞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