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看:实现中国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_语义分析论文

从文本看:实现中国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_语义分析论文

依据文本:实现语文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文本论文,价值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呼唤语文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就是要摒弃注重知识与文本的表层而进行单纯的符号灌输,就是要突破由知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能力的思维范式,就是要走出仅仅关注“是什么”而忽略“怎样是”“为什么是”的课程视野。依据文本的内在构成和知识的逻辑意义,积极倡导和建立关乎人的自由精神与生命成长的“知识—精神”的实践价值观,努力实现关于“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的知识教育诉求。本文试以《月光启蒙》为例,努力探寻抒情性散文应有的知识实践。

      一、依据文本的“语体形态”,实现由“表层接受”到“结构发现”的认识实践

      曹明海教授把文本分为形式层、再现层和表现层。语体形态作为文本构成的形式层,是文本实体存在的具体化。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语体形态的审美分析,不能投注于单纯的语言符号上,而应着力于文本语体各种因素形成的内部关系结构的探讨。

      1.转变思维:从“求证”走向“发现”

      《月光启蒙》是一篇散文。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艺术的“审美构造”。这种审美不应仅仅停留在以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为旨归的“由篇到段、由段到层次”的纯粹的符号分析上。

      在一次某地举行的“全国‘两岸三地同课异构’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有六位教师共同执教了《月光启蒙》一文。但是他们却不同程度地在分析与求证着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上海的卢老师和山东的李老师循着“月光—母亲—我”的线索求证着“我对母亲的爱”;湖南的严老师、黑龙江的王老师、江苏的居老师围绕“母亲对我的启蒙”去求证“母亲的形象”;香港的王老师则以“鱼骨图”的结构形式逐一概括母亲给我的“启蒙”。这是一种主题先行的“求证式思维”,然而,我们必须改造这样的解读思维,从“求证”走向“发现”:发现作者的言语动机,发现动机下特有的言语表现形式,继而发现特有形式下的言语内容和主题意义。

      2.深入内部:问寻文本的“秩序”和“节奏”

      《月光启蒙》是根据孙友田《往事如歌——月光母亲》一文改写而成。开头通过“散去了”“出齐了”“升起来了”“撒满了”四个“了”的连贯使用,营构了淡淡的回忆与思念,犹如弱起的旋律从心中缓缓地流淌出来,文本的内在秩序和节奏形态就这样铺设了。尽管歌谣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童谣那么幽默风趣且富有旋律的美感,故事与谜语还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启迪人的智慧,但最终都要回到这样的“语体形态”上来。对“歌谣”“童谣”等既要做外部的“静态分析”,还要走进歌谣、童谣里,关注它们和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其他描写月光和母亲的文字之间的动态关联。这样就有了“动态分析”,就有了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完整”与“和谐”。

      二、依据文本的“语象世界”,实现由关注“写什么”到“怎样写(表现)”的本体实践

      语象世界作为文本构成的再现层,即作者的言语表现(言语意图)、主体具象及其之间形成的张力联系。探寻深层的“语象世界”,不仅带领学生弄明白课文“是(写)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说‘是什么’”和“怎样表达‘是什么’”。

      案例一:山东李老师在讲“歌谣”(感受母亲的形象)时的片段:

      师:(出示两首歌谣)找学生读。

      师:刚才我们是读出来的,而文中我的母亲是唱出来的。(音乐起,课件呈现月景,教师深情吟唱。)

      师: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看到孙友田幸福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听着妈妈唱着动听的歌谣。

      生:小孙友田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感受着母亲的爱。

      师: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温馨的画面。

      师:是呀,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母亲仅仅在为我唱歌谣吗?她用歌谣对我传递什么呢?

      生:对故乡的爱。

      师:是啊,我们看到了母亲那浓浓的爱。看下面出示的句子,你会说吗?

      出示:……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那样(________),像小溪的流水那样(________)。

      师:芳香是形容花的香味的,这里说“芳香的音韵”。那么,这美妙的歌声令人——(生:心旷神怡)老师把课文又变成这样,你还会说吗?

      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令人(________),这是多么(________)的夏夜,这是多么(________)的画面。

      案例二:江苏居老师在引导学生领悟“月光的意象”时的片段:

      师:明明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童谣等给我启蒙,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生1:我觉得有两点:第一是因为母亲让明月星光伴随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第二是因为小时候母亲可以陪伴他,等到长大了,遇到坎坷的时候,也许作者看到了月亮也就想到了母亲,就不会害怕。

      师: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样写月亮的,读读写月光的句子。

      生2:“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双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

      师:这是写月景的吗?

      生:“……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联系这里月景的描写,想想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母亲像月亮一样纯洁无瑕。

      生:母亲和月亮一样,月亮是把光明无私地献给了大地,母亲是把她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

      师:是呀。月亮是无声的,母亲给我的爱也是无声的。这里把月亮和母亲结合起来写,这种写法叫做——“情景交融”。

      1.营构张力联系:从意象走向意象

      张力联系,就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联系,这种组合因为打破“线性的”“平面的”思维范式,所以才具有了某种张力联系。李老师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画面的呈现,还有本人的深情吟唱,让学生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情形象。

      居老师则以“明明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童谣等给了我启蒙,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这一问题切入,从母亲的形象走向月光的意象,又从月光的意象走向母亲的形象,营构了张力联系。所以学生马上就有了“我觉得母亲像月亮一样纯洁无瑕”“月亮把光明献给了大地,母亲把伟大的爱献给了我”的发现。教师从月光和母亲意象之间的关联总结出“情景交融”的内在知识形式,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还知道了“怎样是”。

      2.注重整化分析:从意象走向意境

      “整化分析”就是以整体的意识和“完形”的观念观照意象及意象之间的关系。“象”是指单个自然物,“境”,即众象,指由多个自然物构成的艺术图画。美妙的夏夜里有柔和的月色景象,有穿着白布褂子的美丽的母亲形象,还有母亲搂着小作者轻轻吟唱歌谣的意象等。这几种意象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月亮升起来了”的再现性意象,到“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的表现性意象,再到“凤凰落在梧桐树上”的象征性意象,在这样一个柔和的月色里,一位美丽而勤劳的母亲搂着孩子唱歌谣、讲故事的意境就建立了。月光和母亲是两个主要意象,月光是照耀聪颖智慧母亲的月光,母亲是沉浸在如水月色里的母亲。月光是柔美的,母亲是柔美的;月光是神秘的,母亲唱的歌谣、讲的故事也是神秘的。此时月光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月光。月光有色、有形、有情,一如有情、有爱、有“芳香”的母亲。

      从意象走向意境,就是走向“情景交融”和“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李老师开始营构了比较好的情境,可之后应该让学生充分“描述”这样的“意境”,而不是“概括”。描述的过程就是结合美丽的月夜、结合母亲的形象去感受“芳香”的过程,就是深化整合意象的过程。这样有“景”亦有“情”,在“情景交融”中走进文本“这样写”的心境与情境。居老师从感受“我”对母亲的“情”出发,意在结合“月景”的描写进行“情景交融”的知识实践。居老师对生1和生2的回答不太满意,潜意识中就把意象与意象分开了。其实他们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在有“情”有“景”的“情景交融”上,从“看到了月亮也就想到了母亲,就不会害怕”“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的回答来看,已经达到了“意溢象外”的美感形态,已经有了“怎样表现”的意识与实践。此时月光不只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象征,这不正为我们深入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提供了可能吗?

      三、依据文本的“语义价值”,实现语文知识的“普适性”到“个体性”的完满建构

      语义价值作为文本构成的“表现层”,即指引导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事物形象、场景以及背后的情感、思想和意义。这是从文本“表现什么”的视角,在多维对话中探寻多层次的语义内涵,实现语文知识“个人意义”的获取与建构。从知识的内在生成看,这实际上是强调语文知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性价值,也体现了文本语义所彰显的公共审美意蕴向学生个性涵养的转化与升华。

      案例一:山东李老师引导对“长歌谣”的“长”字多重意义解读的片段:

      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师:这句话中两个“长”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不长五谷”的“长”是生长的意思。

      师:“长歌谣”里的“长”是——

      生:创作歌谣。

      师:(故作疑惑)为什么说创作歌谣就是长歌谣呢?

      师:这里的人们你也唱,他也唱,所有的人都会唱。这叫——口口相传(生接)。

      师:外婆会唱,妈妈会唱,小孙友田会唱,这样一代代地传递下去,这叫——代代相传(生接)。

      师:这里的人们洗衣服时编歌谣,看着月亮升起来也编歌谣……从中你又能体会出什么?

      生:这里的人们会创作歌谣。

      师:你看,从一个“长”字大家能体会这么多的意思,真了不起!

      师:(投影出示“贫瘠的土地”的画面,补充《茉莉花》等民谣)再来看“长歌谣”,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呀?

      生:那里的人们很乐观;他们热爱自己的故乡。

      案例二:香港王老师引导学生创作童谣的片段:

      师:平时妈妈唱童谣给你们听,你们有没有唱歌谣给妈妈听呢?接下来请同学创作一首童谣。(师先出示《好妈妈》示范,接着学生边听音乐边创作。五分钟后交流。)

      生:《我爱您妈妈》——妈妈我爱您/我的好妈妈/工作了一天的您/已疲惫不堪/但还要辅导我学习/妈妈我爱您/我的好妈妈/当我小的时候/您总是抱着我/无论有多累/妈妈我爱您/无论天长地久/您都是我的好妈妈

      生:《我们爱妈妈》——花儿爱阳光/朵朵齐开放/鱼儿爱大海/游得多欢畅/鸟儿爱蓝天/展开金翅膀/我们爱妈妈/爱您直到永远(掌声)

      生:《妈妈》——妈妈 妈妈工作忙/出门上班天不亮/晚上踏星回到家/又做家务又煮汤/午夜整整十二点/妈妈她才上了床/妈妈血红的眼睛/永远刻在我心房/一天下来闹头疼/洗碗拖地却不忘/妈妈妈妈歇一歇/让我来帮您的忙/今晚早点躺上床/我来给您讲故事/祝您早点找到/那美好的梦乡(热烈的掌声)

      师(激动地):徐州的孩子非常能干!大家的诗都很有感情!你们把母亲对你的爱,你对母亲的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全国各地的老师面前了,真棒!

      1.运用偏转:促成语义内涵的深化

      抒情性散文是以表现内心为主的,它呈现的是作者“情感流动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常常是非直线“流动”的,而是有意识地通过制造一种偏转(语义或意象的偏离),在言与意、象与道之间形成某种不确定域,以达到“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审美境界。

      李老师引导对“长歌谣”的“长”的多层意蕴的理解,正是运用了偏转。当学生回答“长歌谣”的“长”是创作歌谣的意思后,老师即以“为什么说创作歌谣就是长歌谣呢”进行反问,学生通过思索、想象、填补,逐步领会了“长”字的多层内涵,直至领悟出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家乡的爱。如若联系语境顺着再往深处想,还有生他养他的“黄河故道”特有的家乡文化。母亲是我们的根,故乡也是我们的根,作家孙友田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文化里“长”出来的吗?所以,“月光启蒙”不仅是“文学启蒙”,更还有“爱的启蒙”!有了这些爱,才使“混沌的童心变得豁然开朗”,也才有如今的感想与怀念!这样就把“偏转”做足了,语义也更加丰满了。

      “偏转”还包括“形式”上的。“艺术大师的独特艺术秘密在于,他要通过形式来消除素材。”“……对待最严肃的素材我们也必须把它换成最轻松的游戏。”文本明明在表达一种深沉的思念、感激,甚至还有些伤感,可作者为什么选择歌谣、童谣如此活泼的内容,而恰恰又以轻松风趣、甚至幽默的情调和形式来表现呢?这就制造了一种“偏转”。王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大多数同学都是“写实”,写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感受。可有一学生写“花儿爱阳光/朵朵齐开放/鱼儿爱大海/游得多欢畅……”这里就有了一定的联想与隐喻,这种形式就有了诗歌的意象。此时若能引领其他同学进行这样的创作,由“意象偏转”而促成的语义内涵不就更深刻了吗?

      2.视界融合:构建自我的精神世界

      语义的最大价值是构建“个人意义”,语文知识实践的最终诉求也是构建“个人意义”。而这种构建要走在多重“融合”之中——文本语言、意象的融合,文本的客观价值与个体主观理解的融合,文本的核心语义与自我精神世界、公共文化世界的融合等。

      王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以创作抒写对母亲的爱,就把孩子从“文本的世界”带到了“生活的世界”。“写作”及在写作中“表达对母亲的爱”是对母亲最好的感恩方式。在静静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进行了对接,把自己母亲的形象与孙友田母亲的形象进行了比较,把自己对母亲的感情与孙友田对母亲的感情进行了联系。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在短短五分钟里,大部分学生把那份爱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了,写得情真意切,真实感人。这是童谣创作,也是诗歌启蒙,更是学生个体自我精神世界的完满。这是文本与生活的、他人与自己的多维视界的融合,在融合之中实现公共的普适价值,同时也积极建构着个人的精神世界。

      李老师通过对“长”字多重语义的引导品悟,就把母亲、故乡和“我”之间的爱通过“月光的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尽管学生现在对“母亲情结”“故乡(故土)情怀、做个有根的人”没有多少深刻的体验,但有了这样的知识建构,有了这样的意义领悟,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感受到“月是故乡明”“母亲永远是自己心中珍藏的一轮明月”“我们都是有根的人”等如此深远的意蕴!

标签:;  ;  ;  

从文本看:实现中国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