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广西南宁 53000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剧,道路桥梁数量日渐增大,对项目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检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项目中桥梁工程得到了充分普及,且安全与质量问题均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道路桥梁管理中无损检测作为重要部分,为道路桥梁安全提供保障,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一.桥梁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安全质量基础上来开展工程检测,其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桥梁结构较复杂可分为多个结构,其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部件承受的应力存在差异,导致动力与刚性千差万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难度。
据此如何高效开展工程检测是建筑企业需重视的问题,基于这一方面相关人员对其展开了研究探索,对结构性能损伤引起重视,以此为研究出发点,并对其有效总结。通常来说可将损伤分为结构受力性、材料类型损伤,根据具体属性来开展检测工作。总而言之,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可确保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水平、提供基础性数据,详情如下。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通过检测技术可通过工程质量水平,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便是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数据的分析可合理判断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项目与规定要求的有效一致,进一步优化了道路桥梁。以此可就,在道路桥梁当中检测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此外建筑企业还可将检测数据作为道路桥梁质量衡量编著,同时也是基础性数据。通过检测数据分析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明显,从而对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合理调整,为桥梁工程质量提供重要保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此外建筑企业应对环境管理力度加以强化,对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象及水文情况综合考虑,对施工工期合理规划,明确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此外建筑企业还需对作业环境加强管理,按文明施工要求对生产生活需要的临时设施合理布置,并利用围栏将施工场地隔离起来,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整齐,确保材料堆放顺序,确保施工安全。
针对施工单位而言,应设置完善、正规的质量控制部门,配备专业施工人员监管工程区域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借助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方式,确保水泥、集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如果检测出问题,须暂停施工并进行整改;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聘请专业的监理单位,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管,动态监测施工进度。在质量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科学预防质量问题。
二.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综上笔者对桥梁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实际上无损伤检测技术应应用在不损伤结构质量的基础上,对桥梁部件进行检测,对部件情况科学评估。依据评定结构对桥梁的不足进行判断,对其适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加以分析。
经笔者研究目前我国在道路桥梁工程检测中,目测方法作为常用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检测方法逐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从经验角度来看,通过目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后期检测工作,通过实践发现,这种目测检测方法盲目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施风险。
影响道路桥梁质量因素诸多,对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十分不利。例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水平的限制、交通状况的影响,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检测误差的发生。在工程检测中,相关人员选择的检测仪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同。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会采取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式弯沉仪,其中落锤式弯沉仪是利用动态检测方法,贝克曼梁式弯沉仪则运用静态检测方法,采取静态或动态检测方法都会带来不同的检测后果,据此建筑企业在道路桥梁检测中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应结合多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检测结果全面分析,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桥梁在实际运行中常常需要负担较大承载力,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会产生许多裂缝。如若这些裂缝未得到有效处理,便会对桥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裂缝,施工人员可将局部修补法运用其中,灌浆法便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通过这一方法可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桥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大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可降低病害的发生,对桥梁安全性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另外还应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组织材料进场,对材料放置区域合理规划,另外相关人员还应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测,主要审查材料的出厂记录、产品合格证等,并判断材料规格、数量与种类是否与施工要求相符。此外还需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在管理工作中可联合检验与抽检方法,确保材料与工程要求符合,当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其开展坍落度试验,判断材料强度是否达到施工标准,禁止采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
与此同时企业部门还需对材料加强管理,将同一品种、同一规格材料堆放在一起,并利用防雨设施来避免材料受到损坏,尤其是钢筋、水泥材料应做好防潮处理对策,尽量避免改变材料本身性能。为了加强材料管理力度,还需将标示牌设置在材料堆放处,并将三检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材料质量在可控范围。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引进相关专业的质量管理人才,对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而为施工质量体系的实施保驾护航;同时,施工单位还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有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
三.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笔者将对频谱分析技术、图像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激光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为道路桥梁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详情如下。
(一)频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频谱分析技术指各种传输介质的传播,表面波频率区别较大,建筑企业应将传感器装置到桥梁各个部位,使不同瑞雷波频率检测出来,采取各种方法来分析相关频率,使力学指标目标有效实现。频谱分析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频率,可运用到各层次介质薄厚情况之中。频谱分析技术应用图如下:
图一:频谱分析技术应用图
(二)图像技术的应用
除了频谱分析技术外,图像技术涉及到红外成像技术、激光全息图像技术,激光全息图像技术主要采用了摄像仪器,从而得到合理的、科学的全息图,通过科学计算将项目缺陷及具体部位找出来;红外成像技术中,一切物质由各分子构建,使热量释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机构差异显著,导致热量的释放存在较大的不同,为了判断物体温度分布情况应采取先进的仪器,找出工程缺陷。
四、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
将超声波检测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可通过检测位置发射超声波,从而获得相关数据,对建筑结构中的各种不足与缺陷合理判断。在具体实施中建筑企业还应在介质各个位置上安置传感器,更换地测量超声波所处的位置及传输时间,根据传输时间、速度与位移关系来计算波速,根据介质与速度间参数联系来测量相关系数指标,例如:抗压性能、抗折性能、弹性状况等等,与此同时还可检测出材料的不足。超声波检测技术原理图如下:
图三:激光技术操作流程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我国道路桥梁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分析,在道桥建设中通过无损技术检测不仅可使项目实验年限逐渐延长,同时提高了项目工程品质,此外使项目费用成本大大节约。经笔者研究,在我国道路桥梁项目检测中,常常会采取图像方法、频谱分析方法、超声波检测方法等多种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逐渐优化与完善,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加大对工程原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合理创新原材料质量管理方案,严格按照道路桥梁质量管理制度与施工技术要求,预防道路桥梁质量问题,延长工程使用时间,为道桥工程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有利于我国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亚萍.我国道路桥梁设计的理念变更与实践进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253+295.
[2]马泉星.道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及阐述[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04):48-50.
[3]陈飞,白亚东.道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中常见问题及针对性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19):87.
[4]陈兰昌.提高公路桥梁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的策略[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12):70-71.
[5]张砷.简述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及质量管理办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132.
论文作者:黄安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频谱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