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检查中规范化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论文_张小玲 王晓芳 杨文清

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 目的 探讨CT/MRI检查中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则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诊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后的护理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造影剂渗漏率和重复造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T/MRI检查时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护理,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并且还可以降低造影剂的渗漏,避免重复造影,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CT/MRI;规范化护理;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对于一些疾病的快速诊断有了极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确诊时间,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在影像技术和设备方面,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检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但是,经过临床大量研究和应用经验表明,经过CT/MRI增强扫描的结果同时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检查结构因人而异。因此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对患者进行一定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检查过程中的不良情况,确保诊断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CT/MRI检查中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科室在2018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了需要进行CT/MRI检查的患者随机选取196例,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98例,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72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为22~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4.5)岁;试验组患者中男68例,30例,患者的年龄为26~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3.7)岁。两组患者检查前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研究意义(P>0.05)。本次试验均在患者和家属知晓下进行,且经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如在检查时注意询问患者的患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造影剂的剂量、速度,以及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确定扫描部位,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注意事项普及。而试验组则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诊断[2],包括:①加强对我院放射科护理人员的个性化培训,使其准确掌握CT/MRI增强扫描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检查技能。②患者检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消除其负性心理。③对造影剂的选择应尽量选择等渗、非离子型碘做对比,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存。④规范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造影剂外渗,同时注意注射时造影剂的速度和剂量。⑤检查时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情况,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在30分钟内是否有异常,若无异常,方可离开,临走时告知其注意事项。

1.3疗效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后的护理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检查时严格记录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及造影剂渗漏和重复造影的患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结果显示: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可知,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造影剂渗漏率和重复造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某些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精确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并将其转成电信号输入进数字转换器中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构成了CT图像[3]。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了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不同,根据外界磁场所发射的电磁波可以判断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从而在计算机上形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4]。CT/MRI是CT与MRI联合的影像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MRI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分期具有明显的优势。CT和核磁共振成像都因具有安全性高、精确度高、无辐射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CT/MRI是利用静脉注射的碘造影剂[5],通过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在平扫的基础上进行增强断层扫描,明确判断出病变阻滞的大小、范围等,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提高临床检出率和精确率。

本次实验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探讨规范化护理对于CT/MRI临床检查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造影剂渗漏率和重复造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试验组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以便更好的利用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规范化的护理,比如在检查过程中详细介绍检查步骤和注意事项,及时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检查完毕后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告知注意事项等,都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对CT/MRI检查时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检查效果,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明英.CT/MRI检查中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1):117-119.

[2]黄小玲,武虹娥.CT、MRI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18(02):111-112.

[3]顾小丽.优质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漏发生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4):89.

[4]余静萍,卓水清,吴慧瑜.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意义[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7):121-123.

[5]陈秀梅.全程护理干预在提高螺旋CT增强扫描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247-248.

论文作者:张小玲 王晓芳 杨文清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CT/MRI检查中规范化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论文_张小玲 王晓芳 杨文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