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浅谈冬季施工要点论文_郭世恩

基于水利工程浅谈冬季施工要点论文_郭世恩

郭世恩

湟源县水务局 青海湟源 8121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冬季施工存在的问题、施工准备要点及冬季混凝土施工要点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冬季施工;存在问题;准备工作;混凝土

前言

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碍于温度条件、工程状况等,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很多问题,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不受到影响。由于目前的技术、材料方面的限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提升冬季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混凝土裂缝以及钢筋材料发生锈蚀。因为钢筋材料出现氧化锈蚀情况,其体积发生膨胀,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沿着箍筋、主筋方向形成裂缝。由于水泥具有的安定性差,并且混凝土材料水灰比例太大,导致失水速度快,早期强度相对比较低,从而造成开裂现象。混凝土结构中有部分水分沿着边缘结构移动到中心位置,从而产生压力形成轴向裂缝。

1.2 水分转移以及混凝土结构疏散情况。混凝土结构疏散、混凝土水分转移,表现为混凝土表面为土黄色或冰晶,并且砂浆骨料声音空哑巴、结合脆弱等。另外,因为混凝土内部结构具有的湿度差、压力差以及温差,造成水分从边缘移至中心位置,形成空隙结构。

1.3 混凝土表面出现起灰问题。混凝土中由于粗骨料和砂浆料发生脱离,从而造成“表面起灰”情况,表现为骨料裸露在外,表面起灰。其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混合物材料中水灰比例过大,其存在泌水、离析严重,具有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差,另外养护温度过高,使水泥材料几乎停止了水化作用,水分蒸发快速,从而造成表面起灰。

1.4 混凝土出现结晶腐蚀问题。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返霜情况,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一些外加剂会渗进混凝土表面中,加上混凝土表面水分不断蒸发,从而对混凝土结构和饰面层结构的结合产生影响。

2、水利工程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要点

2.1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内容总体分工规划、施工工序的确定、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材料用量预计质量标准的确定、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配备与培养方案、冬季施工保温材料的选择、确定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以及操作要点。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指定是确保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2 施工前的生产准备工作。通过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可以对工程施工建设任务加以明确,为此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应对工程建设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安排,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要事先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保温防护,例如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供水管道做好保温防护工作;需要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以及原材料运输通道的畅通等。

2.3 水利工程施工前的资源准备工作。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行冬季施工需要对冬季施工所必备的生产资料资源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例如需要对工程施工所需的外加剂与保温材料进行选择与准备;对施工工作人员所需要的保暖用品进行采购,要确保冬季施工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资料的质量符合冬季施工的标准。

3、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 重视施工选料工作

①采用的水泥应具备强抗冻性能: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是硅酸盐水泥,选用的水泥标号不能小于32.5号,因为这两种水泥具有的抗冻性能均比较强。水泥用量最小不能低于300kg/m3,并且水灰比例应<0.6。②配置施工材料时应熟悉并掌握各种掺合料对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冻性等性能的影响,从而严格控制掺合料的用量。③确保使用的骨料不含有其他杂质,如冰雪、矿物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含有钠、钾离子的防冻剂物质的混凝土材料中,其骨料不能含有活动材料,防止其与添加剂产生化学反应。

3.2 施工混凝土的搅拌工艺

①搅拌采用调整配合比方式。A为了加强混凝土具有的抗冻性应采用适合的水泥品种,可选用强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具有较高的水化热,处于早期时强度很高;通常情况下,三天时具有的抗压强度值等同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七天时的抗压强度值。B最大限度的减小水灰比例,适当提高水泥用量,提高水化热,从而缩短达到一定强度水平所需时间。C可以通过添加引气剂物质,在确保混凝土配合比一定的前提下,添加引气剂之后产生的气泡会使水泥浆体积增大,也相应改善了拌和物具有的流动性能,提高保水性及粘聚能力。还能帮助降低混凝土内水形成冰过程产生的压力,从而增强混凝土材料具有的抗冻性。D可以添加早强外加剂,从而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改善早期强度。采用掺有2%水泥量的硫酸钠以及掺有5%水泥量的早强复合减水剂。

②混凝土搅拌环节中的蓄热技术。适用条件为外界气温低于-10℃,并且工程结构较厚的施工。具体措施是针对选用的砂料、石料以及水实行加热处理,确保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过程、运输过程以及浇灌之后,还残留有一定的热量,促进水泥水化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从而确保新浇混凝土材料在温度下降至0℃之前就具备一定的抗冻能力。该工艺方法具有施工费用低、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重视内部保温处理,防止外露表面和角部位置受冻,并且需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②搅拌施工中的外部加热技术。该施工工艺适用施工环境温度为不低于-10℃,工程构件厚度适中。施工方式是对混凝土构件结构四周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使热量传送至混凝土中,也可以对混凝土直接进行加热处理,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在常温环境下硬化。方法1:通过火炉加热,这种方法只适合应用在小范围工地施工中,其方法简单。缺点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并且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CO2会对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影响。方法2:通过蒸气加热方法,其能确保混凝土结构处于湿热环境下硬化,这种方法控制比较简单,并且加热也比较均匀。缺点是需要使用专门的锅炉,所以所需费用较多,另外热量损失严重。

3.3 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工作及浇筑技术

①施工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合理确定搅拌机设备的摆放位置,从而缩短混凝土的运输路程,并且制定最优的运输路线。所用运输容器也应从容量大小、容器类型以及保温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确保装运混凝土容器具备良好的保温作用。

②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进行浇筑之前,先将钢筋及模板表面杂物进行清除干净,尤其是对新、老混凝土衔接部位的垃圾、冰雪物质进行清除。外界温度不低于-10℃时,可以采用暖棚方法对钢筋(直径≥25mm)进行加热。确保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混凝土浇筑温度均高于5℃,对于细薄截面结构的施工,灌注温度应高于10℃,实行分层连续灌注施工。每一层结构的灌注厚度不小于20cm,利用机械帮助捣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防止出现漏振及过振情况,防止出现离析、分层或泌水情况。

3.4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养护要点

①实行晚间浇筑混凝土,尽可能进行两边的人工振浆及混凝土表面初抹施工,实行压砂整平之后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层,并在第二天外界温度达到不低于0℃后再次进行压纹机抹面施工。

②完成混凝土铺筑施工后,通过蓄热法对混凝土周边进行保温养护。

③针对采用抗冻剂物质的水利工程,利用草袋和彩胶对外露结构进行覆盖,不使用浇水养护。

参考文献:

[1] 沈丽华,浅析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2(31):408-409

[2] 战奎柱,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3(3):218

[3] 袁国强,关于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

[4] 金泽,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论文作者:郭世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基于水利工程浅谈冬季施工要点论文_郭世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