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题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斯兰论文,题记论文,中国文化论文,教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元7世纪,一个奇迹出现在东方大地上。
伊斯兰文化的发轫者、缔造者穆罕默德,幼为牧童,及长受雇经商,继而静默沉思。他遵照《古兰经》的教导,身体力行,在蒙昧的阿拉伯人中移风易俗。他倡导学习知识,追求智慧,崇尚理性。为此,还推出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就是要人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天地的形成,日月的运转,四时的更迭,社会的兴衰治乱,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社会、生命现象的观察思考中,寻求迹象,探索规律,获取知识,谋求现实幸福。这是暗夜中的闪电,夏日的雷鸣,黎明的启明星,振聋发聩。一个粗野无文的人群终于被教化成了有道德、讲文明的民族。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经伍麦耶王朝,特别是到了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拔斯王朝时期,经济发达,国势强盛。在这长达500年的黄金时代,历代哈里发继续追求煌煌文治。穆罕默德的“你们求学吧!哪怕去遥远的中国”这句名言,被帝国上下所熟识默记。以知识为财富成为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阿拉伯人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域外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文化营养,经过长达百年的翻译运动,把古希腊文化的各种书籍翻译介绍到阿拉伯帝国来,传承交融,形成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文化是阿拉伯帝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兼收并蓄,广泛继承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希腊古典文化,把东西文化熔为一炉。伊斯兰文化不是古代文化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新的创造,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各种古代文化被融为一种新文化,以伊斯兰文化的形式出现,这个新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伊斯兰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综合体,它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它包括宗教的、世俗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还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各学科,各学科互相渗透,彼此吸收,又独立发展。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它又完善和创立新学科,产生了创造性的新成果。它又把通过实地观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了科学和生产的发展。它在研究方法上,把传统的经验描述与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成为中世纪古典科学的集大成者。
伊斯兰是一种宗教,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制度。在伊斯兰文化史上学人辈出,他们往往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伊斯兰文化的学者群体,象群星一样照耀着中世纪人类文明的天空。伊斯兰文化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世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曾做过卓越的贡献,它在世界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伊斯兰文化向西方传播,便成为黑暗欧洲的文明曙光,它对西方科学文化事业的复苏和繁荣起了先导和促进作用。欧洲人从伊斯兰文化接触到了古希腊文化,从而重建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杰出代表、穆斯林科学家伊本·西那等人被誉为现代科学的先驱。牛顿说:“如果我看得较笛卡尔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他的肩上。”自从伊本·西那以来,现代科学至今有所发展,因为它是站在许多先驱者的“肩上”的,也包括伊本·西那等伊斯兰科学文化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伊斯兰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文化。当它离开阿拉伯本土向四方传播,必然与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从而形成具有各地区、各民族特点的伊斯兰文化。这就为研究者提出了伊斯兰文化研究中的新课题。
文化是开放的,跨国界的,不是封闭的。中世纪,阿拉伯人从遥远的西方沿着漫长的丝绸香料之路——这条“开放与对话”之路,来到陌生的东方,来到中国。他们一手拿着珠宝香料,一手拿着《古兰经》,在物资贸易过程中使中国和阿拉伯人民有了跨文化的交际和社会文明的交流,最终把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中国,这是一个文化的开放与交流的进程。蒙元帝国兴起,大批的回回穆斯林向东方迁徙,伊斯兰文化普遍地在中国传播。明清之际,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更深层的接触、对话和交融,出现了中国伊斯兰的汉文译著,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源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又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它与中国社会历史相关联,尤其与中国10个穆斯林民族的社会历史紧密联系。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世界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这本书旨在探索伊斯兰文化渊源成就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内涵、特点和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二、三章写由唐代经宋代至元代时,中国和阿拉伯帝国的交往,回回人的东迁,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和东传;系统地论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及东传的历史大背景。第四章概括地写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四次高潮,这是一种新鲜的见解。以上由杨怀中先生执笔。
第五章写伊斯兰天文学的输入及对中国天文学的贡献,写出了千年的回回天文学史,并以几何学原理解析了回回历法中日月位置及日月食,由陈久金先生执笔。
第六章写伊斯兰医学的输入。重点破译了尘封数百年的海内孤本《回回药方》一书,揭示了回回医学与希腊医学、阿拉伯医学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及其对中国医学的影响,这在回回医学的研究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由宋岘先生执笔。
第七章题解了百余部中国伊斯兰教数百年来传习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典籍,开拓了中国伊斯兰教典籍研究领域。由丁克家、杨万宝、杨怀中先生执笔。
第八章写中国伊斯兰教的汉文译著,论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学文化的结合。由余振贵先生执笔。
第九章写《古兰经》的翻译,译介了翻译成中文的14种《古兰经》译本,是一篇中国译经纵览,由林松先生执笔。
第十章综写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概括其为大文化的、宗教的、民族的三大属性。在民族属性中又分内地回族等伊斯兰文化与新疆维吾尔族等族伊斯兰文化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有历史和地区两方面的把握,由马启成先生执笔。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文化上呈现出一种多元结构的格局。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终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使多元文化一体化,这种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化构建了中华灿烂文明。回回等穆斯林民族把先进的伊斯兰文化介绍到中国来,它是回回等穆斯林民族的民族文化,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伊斯兰文化无疑开拓了中国文化研究领域,展示出各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贡献,有助于各民族间的了解,有益于民族间的团结,从而会增强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如果放眼世界,这也是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窗口。
本书揭示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回回民族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它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历史让它担负着向东方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使命,是它把先进的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它第一次较系统全面地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但在曲折坎坷的历史道路上,它又从文化的高起点上逐渐跌落下来了。特别是清末咸同之际,回民起义失败,西南、西北回族农业经济基础被严重破坏,千百年的回回商业优势也失势了,劫后回民大都流为穷乡僻壤的佃农或城市贫民,出卖苦力之余兼以小商小贩糊口。经济上的穷困,更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回回天文学、回回医学这两门回回独有的学问无人过问了。就连象清朝初年给马注《清真指南》赠诗的精通阿拉伯文又能写一手漂亮的五七言诗的这样的伊斯兰教长也不多见了。回顾历史,瞻仰先辈,我们当自识、自悟、自尊、自强,追踪先辈以知识为财富的传统,在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振兴民族的经济文化,以求民族繁荣昌盛。
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原申请题目为《中国伊斯兰思想文化研究》,后来考虑能较全面地把握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内涵特点当更有意义,经呈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办公室,将其改为《伊斯兰与中国文化》现在这个题目。本书是该课题的最终成果。按照我们的课题申报计划,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还要完成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即一个子课题,要先写出《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在这部阶段性成果中,我们从上起唐宋、下迄当代的有关中国伊斯兰的众多著作中选择了580部文献著译,按内容分作17个类别提要说明。这17个类别即:《古兰经》学,至圣言行,教义哲理,礼制仪规,民事刑律,教派门宦,论辩释疑,概论纵观,时势社会,述闻纪行,科技文化,丛谈论集,歌词故事,启蒙常识,史志研究,新疆古籍,中阿交通等。对每部入选著作的提要,大致包括书名、定义、题解、著(译)者、写作年代、编写宗旨、著作经过、出版年月、版本情况、篇章目次、内容概略、序跋附录、著译特色、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方面。书末附录有《中国伊斯兰文化著译(汉文本)问世年表》、《中国穆斯林译著家简介》、《中国伊斯兰历史报刊简介》、《书目汉字笔划索引》和《近代国内伊斯兰书刊出版机构简介》等。这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伊斯兰历史文献、研究著作与翻译作品的工具书,凡67万字,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6月正式出版。
历来把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通称为世界四大文化。我国学术界对四大文化的研究,其进度也不完全一样。其中,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基本上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是一个新课题,它有丰富的内涵。这是一个集历史学、宗教学、哲学、民族学、中西交通史、语言学、天文学、医学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课题。它涉及东方各国人民间多边的、广泛的联系与交往。伊斯兰文化覆盖了阿拉伯、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中国等广袤的东方各国,是东方各国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对象,不仅有历史价值,更有现实意义。培养一代伊斯兰文化研究新人是摆在国际学术界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它又有很多难点。它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当的理论修养,广泛的文化知识,懂得阿拉伯文、波斯文,熟悉伊斯兰教,了解回回、维吾尔等穆斯林民族的社会历史、民俗风情。生也有涯,一个人要具备上述各种条件,谈何容易。在我们完成《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这两部书稿时,深知其苦,甚知其难。现在当把这两部书一齐推向学术界,推向读者的时候,我们衷心地欢迎各方面的批评与指正(《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即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请读者与宁夏社科院发行科联系,邮编750021——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