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传统开腹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戚海山

(益阳市大通湖区北州子镇卫生院 41300)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术式应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开腹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小切口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具有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传统开腹切除术;小切口切除术;临床效果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急性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达8%-12%,临床表现为阑尾点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等,严重时会造成穿孔、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1]。多由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等因素造成,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阑尾进行临床治疗,常见术式有传统开腹切除术及小切口切除术[2]。我院为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现结合临床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及小切口切除术,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为临床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07月到2017年0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分析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均分各组20例。

观察组患者由9例男性患者与11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在19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0±4.50)岁;发病时间在10h-42h之间,平均病程为(22.50±5.50)h。参照组患者由10例男性患者与10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在21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5±4.25)岁;发病时间在10h-42h之间,平均病程为(22.50±5.50)h。

通过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组成结构、年龄均值、病程均值),比较结果显示P>0.05,表示2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发病时间均不超过72h,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此研究。其中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通过小切口切除术进行阑尾切除。

1.2.1传统开腹手术

首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在麦氏点中心作一条长约5-7cm的切口,切口位置可根据患者压痛点进行调整,切开患者皮下组织,然后顺着肌纤维切开腹外斜肌腱,随后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切开腹膜后,吸干腹中渗液,沿结肠带寻找阑尾并切除,对残端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0号肠线对腹膜予以间断缝合,再依次对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进行缝合。

1.2.2小切口切除术

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后,在麦氏点中心作一条长约2-3cm的切口,根据压痛点可适当调整切口位置,依次切开患者者的皮肤、皮下组织,沿着肌纤维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然后用甲状腺小拉钩拉开腹膜,沿结肠带在盲肠末端探寻阑尾,将网膜分离后,使用组织钳切除阑尾,切口闭合方法同参照组。

1.3观察指标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1.4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之后,将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通过例表示,应用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通过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比较

表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情况对比[??±S]

 

3、讨论

阑尾位于人体右髂窝部,是一根外形形似蚯蚓的管状器官,内径较窄,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急性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达8%-12%,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阑尾穿孔、腹膜炎等疾病,严重时可引起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3]。在基层医院,手术治疗主要以传统开腹手术为主,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改良的小切口切除术也逐渐被被应用于临床[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生存率的情况下,对外在美观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开腹切除术在阑尾治疗中应用次数较多,由于手术切口比较大,视野开阔、能防止阑尾残端残留引起的肠粘连现象,避免形成憩室或肉芽肿[5]。但该术具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切口较大,加上手术时间长,患者容易留下手术痕迹,美观性较差且术后恢复比较缓慢,术后并发症较多[6]。

小切口切除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切口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较小,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手术痕迹较小,不会对患者美观度造成太大影响;由于切口较小,腹腔内部器官与外部空气接触时间较短,不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等症状,术后恢复时间快[7]。

从研究结果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数据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两种术式均能有效作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但传统开腹手术具有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能有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谢存印.传统开腹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08-1509.

[2]王俊增,宋尉官.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9).

[3]邹德新.小切口阑尾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002-1002.

[4]艾日岱.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0例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4):289-290.

[5]周贵斌.小切口阑尾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36-37.

[6]马洪生.小切口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257-2258.

[7]徐东生,田国荣.开腹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130-131.

论文作者:戚海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对比传统开腹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戚海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