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论文_洪雷

浅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论文_洪雷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涡阳县供电公司 安徽毫州 233600)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对我国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因此电力系统规划必须具有当代性、超前性。电力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确保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可持续的发展,为目前国内的社会经济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规划;设计

一、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概述

电力系统规划主要由发电、输电、用电等几个过程组成,并且通过这几个过程把自然中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对各个领域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能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并且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就应该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加快电力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电力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地区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所在的区域,进行电力电量计算分析,从而得出该工程的具体建造规模,同时还要了解电力工程项目周围的用电情况,以及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用来确定电力工程建设能够满足当地的发展需求,在充分的掌握相关数据后,合理做出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尽可能给当地的用电人群降低电能费用。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我国的电力正在迅速发展,电网电压正在持续升高,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源的容量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电力系统工程项目的规划就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规划过程中,一些并非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就暴露出啦。

2.1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

这个问题出现在各个部门,项目所在区域的电网和电源的搜集都不充足,对于整个电力和经济状况的大环境也不能掌握,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和修复方式都不能确定,因此在后期的建设中就会暴露很多问题,对于整体的规划依据也并不是很明显。

2.2数据库里的一些数据的更新不及时

电力系统的建设会随着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带来数据变化这一问题,如果这些数据没有及时的搜集及更新,就会带来很严重的隐患,在对于今后问题的研究及预测上造成很严重的误差。一些部门忽视数据库里的数据,使数据出现了不该有的偏差,因此直接影响了电力的计算结果,更有甚者将毁了这个电力系统工程规划的设计和应用。

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分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电力系统发展设计两个阶段。前者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在方法上着重于综合分析,结论则主要体现宏观指导作用;后者是在电网发展的重大原则已经明确的条件下研究年度内各建设项目在建设进度、规模以及设计技术原则上的协调与统一,从研究方法上看系统设计虽有成熟的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理论和软件可以借助,但仍然必须以综合分析的方法贯穿始终。

3.1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1)基本条件分析

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3个,即电力负荷需要、动力资源开放及运输条件许可、发变电设备的制造及供应及时。电力负荷的增长直接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用电需要,因此预测规划年份各行各业的用电需要就是预测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未来的发展状况。对电力负荷发展预测的准确性决定于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社会生活发展预测的准确性。确定了规划期内的负荷需求量后,也就确定了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因此电力负荷发展情况是编制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负荷的预测和分析除了在量方面的预测以外,由负荷的构成所决定的负荷特性及其分析对确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电网网架结构、电源调峰、系统调压特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资源包括煤炭、水力、核能、风力、石油等可发电能源资源。动力资源的构成、蕴藏量及开发运输条件实际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能源政策及电源开发方针,实际上在宏观上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设备供应条件包括本国发输变电成套设备的制造水平和能力以及进口国外设备的可能性等等,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设备供应条件的限制。

(2)基本功能分析

分析电网的功能就是分析电网各部分以及某些大电源及主要网架的作用。对基本功能的分析要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全国供电范围、电源建设地点、电源的作用、分区电网之间的送受电关系等。其次应分析主力电源的合理送电范围、功率流向及相应的网架。最后是地区电网的情况。分析时要注意:随着系统的发展,电网各部分无论是电源、网架还是输电线的功能都是变化的。如区域性的主力电厂随着地区负荷的发展逐渐变为地区性电厂,主网架随着回路数的增加、中间变电所的不断接入以及更高一级电压的出现逐渐变为地区网络等。

(3)基本形态分析

所谓基本形态分析就是分析发电厂与变电所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就是电网结构。最基本的电网结构有辐射型、链型及环型3种。一般情况电网是由上述2种或3种基本形式组成的混合型。电网结构主要取决于电厂和负荷的分布、电网覆盖地域的情况等。电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分层分区原则,即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构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地域的下一级电网解列构成不同的地区电网,地区电网本身具有足够的电压支撑和无功储备。

(4)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即弹性分析或可变因素分析,主要是指电网实际的发展进程与设计预计有差别时规划电网的适应能力。可变因素主要是指一是负荷的实际增长超过或低于预计;二是电源建设进度或顺序发生变化;三是主要送电线路投产时间提前或推迟。因此电力系统规划要采用滚动的方法不断加以修正。

(5)限制性条件分析

在制定电力系统规划方案时要特别注意那些会影响方案成立的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性因素、供水水源条件、煤矿建设进度不能满足电厂需要、主要输电线路存在跨江、河问题以及主要电气设备的制造存在困难等。

3.2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手段

国内外已有多个电源规划的实用软件,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电源规划程序WASP、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WIGPLAN以及国内的JASP程序等。而用于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软件则更为成熟,种类也比较齐全。这类计算手段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大大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河工作量,提高规划设计的效率,提高对设计方案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研究全局性的问题,相关因素较多,单纯依靠各种计算软件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而应在上述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应的计算工具,使电力系统规划工作做得更好。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规划在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中有着相当的前瞻性,规范性,对整个电力行业甚至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有序的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是我们不断要追求的目标,把握各项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把可行性,预见性,社会性有机结合制定出一套既反映当下又满足将来的可行方案。通过调查历史数据,运用现行技术,考虑未来发展,使我们的规划方案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睿.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50-150.

[2]赵月,赵红利,左秀文.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问题探讨[C]科技研究2015.

[3]刘涛,张玉梅.论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设计要点[C]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5.

[4]沈铁军.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的简要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论文作者:洪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论文_洪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