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县板蚌乡中心学校 663305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中小学基础性课程之一,也是丰富学生基础信息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借助于“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构建出全新的教学模式,基础性的理论程序包括有设计主题、布置任务、回顾评价。基于该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突出小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注重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主体
教学模式是师生双方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依据于科学的教育理论构建的较为稳定性的教学活动程序。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改对中小学各门学科教学理念、方法等的变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结合当前教育领域全新的思想和理念,构建“双主体”的教育模式。
一、基于教学主体视角下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纵观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理念,大多以教师、教材等作为中心加以构建,导致师生之间地位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新课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反思的机会,也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和理念。现阶段,立足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在该过程中地位平等且构成互动性的关系。另外,传统教学过程注重了知识的间接性学习和机械性记忆,而新理念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掌握知识的直接学习过程,同时强调了意义记忆的重要性。因此,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加以构建。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即突出受教育者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重视其自主探究和内化知识的重要性。
2.发现教学理论。受教育者作为学习的主人翁,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提供各种资源和资料,以引导受教育者自主发现新知识和技能。
3.探究性学习理念。自主探究和探索是获得直接经验方式之一,该种方式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生动表象,对理解和内化知识有较大的作用。
二、基于教学主体视角下教学模式的概述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构建全新的“双主体”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见下图1所示。
该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三个环节),即设计主题、布置任务和回顾评价。不同环节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各有不同。依据于该模式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环节的基本内容,其基本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突出“双主体”的不同特点。该教学模式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两个主体为中心,既注重了引导和指引性,也为受教育者自主探究提供了平台。
2.密切联系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学习具有内在联系性,该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过去的经验,为学习全新的知识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3.突出探究性。该模式的各个环节均凸显探究性,即受教育者利用已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和发现内容,进而内化知识。
三、基于教学主体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设计主题,构建研究方案。按照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或者知识间的联系性选择和确定多个主题,教学过程中展示多个主体,进而由学生按照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学习。主题确定后由各个小组设计完成该主题的研究方案,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特点。
2.布置任务,实施研究方案。各小组学生确定方案后,信息技术教师要逐一引导各个小组准备材料和资源等,基本步骤分为三方面:搜集基础性的材料,确定联系材料和主题的契合点,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主题。完成以上三步骤后即可进入实施研究方法的环节。
3.回顾评价,给予奖惩。回顾评价是该模式的最后环节,是重点性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评价和指出未来努力方向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制定出该环节内的各个子环节,即四方面:
(1)组织各个小组对上环节中作品展示进行综合性评价,重点探讨作品的优点和确定。
(2)组织各个小组自由互评,由学生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3)教师根据各组作品情况选出优秀作品并做出综合性的点评。
(4)教师根据已制定的奖惩标准对各个小组给予奖惩。
参考文献
[1]张妍 李云文 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4,(11),130-131。
[2]何海江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57-58。
[3]何向阳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4),124-125。
论文作者:赵明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教学模式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主体论文; 环节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论文; 主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