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事业逐渐健全,人们生活水平的富足,使家电类型和种类各不相同,而在电量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保证用电安全是变电站首要思考的焦点。若要更好落实此目标,则可在创新变电检修技术的前提下,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予以审核,以便可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运行,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检修流程;优化措施
引言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行业背后承载着庞大的用电需求。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变电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维状态,实时跟进变电检修技术不可或缺。在变电检修技术趋于成熟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对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流程加以优化,就值得变电检修技术人员着力研究。
1 变电检修概述
在变电系统中,经常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为变压器、隔离开关以及互感器。其中,变压器故障主要分为变压器异常响动、负荷超载故障、开关故障以及引线故障这四种;隔离开关故障主要是指回路超负荷引起的过热故障,隔离开关故障主要出现在线桩或者接头位置;互感器故障主要是互感器因为受潮或者局部放电影响其正常运行。变电检修人员主要通过状态检修与设备检修两种变电检修方式解决上述故障。其中,状态检修包括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放电监测以及可燃气体监测等内容。对于不同的电气设备而言,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出的状态特征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需要通过传感器来完成,传感器能够采集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将其传输到对应的检测设备中,以此实现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设备检修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故障检修,使用多种先进技术与方法实现设备的故障检测,避免故障的出现,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检修方法为比较诊断,比较诊断法主要通过射线、振动与噪音等相关技术,测算出电气设备的相关运行数据,并将该数据与其参数进行对比,如果两者存在较大的出入,则表明设备出现故障,如果两者数值相差无几,则表明设备运行良好。
2 对变电检修技术的思考
2.1设备故障检修技术
隔离开关:作为展现隔离作用的核心部位,能够在有效隔离电气设备、带电电网的前提下,保证电网检修工作的安全施行。即在隔离开关检修时,应对连杆、机构箱、开关等构件予以检测,以便可鉴别开关和托架间是否持平、引线绝缘子是否垂直、金属防腐层和地线是否良好等。设备发热:因设备温度对供电安全存在极高的影响,往往需要密切监视和定期检查的形式,预防接头过热问题的出现。即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巡视其是否存在无光泽点、漆料颜色变深等部位,再通过电力复合脂的使用,起到防氧化的目的。变压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多面临零部件坏损或松动、负荷增加、线路短路与接地等问题,甚至还会存在异响的现象,可通过对故障成因(例如三相负载不平衡、引线故障、分接开关故障)的思考,拟定有效的检修方案与策略。断路器:作为电网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往往会出现误动、拒动和过热、异响、氧化爆炸等现象,可通过对直流电压、合闸保险、二次接线、远动同路、蓄电池容量等参数的把控,预防各类故障的出现。
2.2状态预测技术
基于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若能加强状态检修技术使用,则能保持变电设备良好的检修工况。实践中应配合使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三维空间中构建出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状态预测模型并加以使用,且在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获得应用价值大的变电检修结果,以满足检修工作要求。
2.3故障诊断技术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上,首先要做到对设备进行预检,掌握变电设备故障易发点,然后针对性地提前预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践中,常用的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借助于振动技术、噪音技术、射线技术等,测算变电设备元件的相关参数数值,然后将其与常规值进行比较,根据其参数差来断定设备的故障所在。
3 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策略的几点思考
3.1优化检修标准
针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则应以工作标准为前提,通过准备工作的有序施行,使其可在做好动态控制的前提下,保证检修现场的整洁性,以便可落实检修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意义。若要做好此项目标,则可在拟定变电设备检修标准的前提下,对其工作要求予以精准衡量,用以保证检修作业的高效性与高质性。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更应确保人、物、技术和工作流程等资源的紧密融合,辅之标准化工作管理的形式,确保设备检修工作的有序施行。
3.2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工序
信息技术的涌现及发展,给各行业的生产及服务内容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电力系统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极为密切,将信息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工序加以深度结合,是实现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必然之策。借助对变电设备的信息化人机交互平台的应用,系统能够凭借信息输入及信息输出功能,达到变电检修流程工序的再造技术优化。应用检修流程的优化,让变电检修技术的工作在形式上获得很大的改良,可以将变电检修的效率提升很大的空间。
3.3优化业务流程再造工序
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在流程之上,以进行全面管控。业务流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基于确定形式与次序等方式制定。在各活动项目中进行输入输出,输入经预设流程成为输出;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数据库技术平台,建立网络平台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再造业务流程需面对营销流程和设备运作流程,当前的主要趋势是定期对检修流程进行优化。同时,要全面分析检修流程和合理调整检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审核时间和重新规划、设计的检修流程。
3.4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主要是指对于工程项目实施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及控制的先进技术,该技术的有效实施主要依靠于网络图。在变电检修流程中,网络图的应用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检修工序之间的关系以及检修的监督,检修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检修工序之间的时间参数,科学合理地分配检修时间。与此同时,电力企业检修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图了解关键性路线,从而实现统筹管理,并根据网络图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变电检修计划,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变电检修人员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反馈了解检修工作的进度。另外,检修部门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图将传统的串联工作转变为并行工作或者交叉工作,使变电检修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减少检修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变电检修的网络图中,每一个工序中的关键工作都含有时差,工作的开工时间与持续时间具备弹性,管理人员需要调整非关键工作时间来减少检修资源的损耗,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时刻保证其可靠性、安全性的运行状态,对电力事业、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但是,因变电系统和变电设备故障类型较为复杂,往往需要借助状态检修与故障诊断的方式,才可在增强变电管理力度的前提下,对各项管理流程予以优化把控,不仅可增强其检修效率、检修质量,还可保证电力系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龙,钱蕾.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4,(11):39.
[2]苏亨富.变电检修技术以及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1):68-69.
[3]陈兆兴,杨少帅,左然飞.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分析[J].工业,2016,(8):176.
[4]吴章平,陈立功.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134-135.
论文作者:张超,邵德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设备论文; 流程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状态论文; 工作论文; 工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