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产业融合现象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现象论文,产业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产业融合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时期愈加明显,体育产业也不例外。产业融合(industry amalgamation)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我国,虽然体育还主要被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它的发展却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部分运动项目商业化或市场化的结果,导致体育产业的形成。但是,体育的产业化本质究竟是什么却没有在我国学术界形成一致的认识,这在理论上既影响了体育产业的研究,又在实践中不利于制定正确的体育产业政策。本文提出的命题是:体育的产业化本质是体育与其它产业融合的产物,体育扮演的是一种载体或平台的角色,体育的产业融合现象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对体育的产业融合的一般分析
对体育的产业融合的分析主要从体育的产业融合的机理、体育的产业融合的原因、体育的产业融合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进行。
2.1 体育产业融合的机理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业存在软化趋势。这种软化实质上就是产业趋向混合发展,尤其是非物质部门的产业逐渐向物质产业部门渗透,或物质产业部门中融入了更多的非物质产业部门的元素。产业的软化率越高,非物质产业的成分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业间的界限模糊,彼此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体育的产业融合是指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不同产业(物质产业部门和非物质产业部门)与体育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体育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我们知道,当举办一项体育赛事时,是需要资金的支撑。根据资金的来源,可划分为赞助性资金和投资性资金,如果对其的赞助是临时性的,无论该赞助资金背后的企业的行业性质(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是怎样的,都不会产生体育的产业融合现象;但是,一旦支撑体育赛事的资金转化为资本,并长时期地介入时,体育的产业融合现象便发生了。进一步讲,当这种产业融合化的程度发展到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规模时,便形成了某种与体育相关的子产业,它们的集合就构成了体育产业。例如,当今的体育产业就是由职业篮球、职业足球、职业高尔夫、职业橄榄球等许多的运动产业所构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非物质产业部门与体育融合所形成的基于体育的新产业,如:体育经纪业、体育传媒业、体育博彩业等等。因此,体育产业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产业为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2.2 体育产业融合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对体育产业融合的推动是外在原因。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各种稀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产品(服务)品牌的全球推广。我们知道,传统的品牌推广的路径主要依赖于各种传媒机构所提供的广告平台,特别是电视传媒机构作为当今主流的广告平台。但是,这种平台在技术上存在的致命缺陷是它的排它性(排它性:指企业利用电视媒体发布广告时,会在特定的时点及时间段强迫观众观看广告的行为。)和非连续性(非连续性:指企业利用电视传媒播出广告时,会暂时中断正在播出的节目插播广告的行为。),容易造成观众所喜爱的节目受到各种广告的冲击,引发受众在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的极力排斥,导致推广效果呈现递减态势。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替代路径或平台。由于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深受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的喜爱,群众的参与程度高。同时,利用体育赛事作为产品(服务)品牌推广的平台具有共享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寻求体育作为产品(服务)品牌全球推广的新平台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体育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是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与协调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自我现代化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体现,体育的发展也是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经济与体育的关系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的发展水平,体育也从一个侧面要反映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此外,由于各种文化之间容易彼此替代,为避免被替代,体育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因此,体育的这种与时俱进就是体育产业融合的内因。
2.3 体育产业融合的作用与意义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界限趋于模糊,同时也导致新兴产业的不断产生。体育产业融合的作用是通过突破不同产业自身所形成的条块分割,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体育产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例如,可口可乐、IBM、柯达、松下、三星等公司借助于体育,成功地在全球树立、推广和维护自己的品牌,最终成为著名的跨国公司;奔驰汽车公司通过长时期地与全球多个著名网球赛事合作,为“奔驰”品牌成为全球著名的产品品牌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体育的产业融合促进了奥运会经济、各种高水平职业赛事等运动产业的形成。
体育的产业融合具有如下的意义:首先,体育的产业融合是提升不同产业,促进其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这种产业融合的载体,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体育这种载体,非体育企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可以发展壮大自身,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管理技能。其次,体育的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形成新的体育产业。由于体育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与壮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 体育产业融合的类型
体育产业融合的类型主要分为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与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3.1 产业间的延伸融合
产业间的延伸融合是体育的产业融合的一种形式。借助于体育,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体育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体育向其他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体育向产品研发、市场调研、广告、品牌推广的信息反馈过程等展开全方位的渗透,两者之间融合成为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体育产业的形成即是这一新型产业体系的具体体现。目前,蓬勃发展的体育经纪、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康复等专项体育产业代表着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实质也是体育与其他产业广泛融合的结果。
3.2 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是体育产业融合的另外一种形式。这一形式主要发生在体育产业内部的重组和整合过程中,如职业性体育赛事,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不断产生的新需求。与一般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体育产业内部的这种融合最终会产生新的子产业形态,例如,NBA是职业篮球赛事通过技术创新(如:比赛规则修改)的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的结果;又如我国足球职业联赛通过制度创新(如:不同级别的职业足球赛事的推出),其结果是形成了“中超”、“甲A”和“甲B”多种职业赛事的层次。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足球的产业重组融合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4 实证分析:四川省体育的产业融合与体育产业
据统计,2001年四川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为6.74亿元,创造增加值2.87亿元,体育产业从业人数为1524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0%。(数据来源:四川省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报告.四川省体育产业统计调查组,2002年)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四川体育产业基本情况表单位:万元、人
营业收入(产值) 增加值 从业人员
2000年 2001年2000年
2001年 2000年 2001年
总计61699.0 67380.6
23472.3 28669.012668.0
15247.0
体育服务业 59427.5 64422.7
22055.3 26923.811610.0
13925.0
体育用品业 2271.5 2958.01416.9
1745.2 1058.01322.0
四川省的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融合的结果,它必然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四川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其他产业相比较虽然还很小,但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统计结果表明,四川省体育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4.1 政府独家办体育逐渐退出,体育产业融合的程度提高
随着四川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独家办体育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01年全省体育局系统体育产业活动创造的增加值为5642.8万元,约占总数的19.7%;非体育系统的体育产业活动创造的增加值为23亿元,约占总数的80.3%,充分说明了四川省体育的产业融合的程度迅速提高,为国有资本在体育领域的有进有退奠定了良好的产业融合机制和市场环境。由于产业融合程度的提高,所有制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按照不同类型经营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四川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机构有:行政事业单位(23.9%)、国有企业(8.7%)、集体企业(8.7%)、联营企业(3.8%)、股份合作制企业(23.1%)、港澳台投资和外资企业(1.1%)、私营企业(12.9%)、个体户(6.7%)和其他类型企业(11.1%)。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股份合作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居前3位,它们之和为59.9%。
4.2 体育用品贡献偏小,体育服务业贡献成主角
根据统计结果,体育服务业在四川体育产业经济总量的贡献远大于体育用品业。2001年,体育服务业的营业收入为6.44亿元,其中增加值2.69亿元,分别占全省体育产业营业收入和增加值的95.5%、94%,而体育用品的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为0.29亿元和0.17亿元,仅占4.5%和6%。由此可见,四川体育产业集中于服务领域,表明产业内部重组融合的类型是市场的主流;而与其他产业领域关联度高,市场营运能力强的体育用品业贡献的影响还比较有限,说明体育用品业是典型的产业延伸融合类型,不仅产业边界模糊,难以获得精确统计数据,而且还受到地区具体情况的约束。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体育的产业融合的类型在四川省的体育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既取决于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又取决于其特有资源条件(如:人口状况)。
4.3 竞赛表演贡献下降,健身娱乐业贡献上升
四川是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大省,1995年—1998年之间,全省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年平均为4984次,居全国前列。四川有较为丰富的体育场地资源,据1995年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表明:四川省体育场地总数达37559个,所拥有的各类体育场地数位居西部地区第一。根据统计,从产出总量的构成看,在体育服务业中,健身娱乐业居主体地位,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2001年四川体育服务业的构成(按总产出计算)
分 类产出量(万元)
占总量的百分比(%)
健身娱乐36046.2
56.0
竞赛表演 5335.88.3
体育中介 25.8 —
体育培训 5084.57.9
其他体育 17930.4
27.8
从表2可以发现,四川省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在体育服务的总产出的贡献在减少,按照产业融合的原理进行分析,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市场条件来支撑竞赛表演的产业融合过程,其产业融合(产业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当然,有些问题可能是全国性的。而健身娱乐业的迅速发展,我们认为主要取决于四川本地的社会发展情况、经济结构,它属于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一般不受体育竞赛表演业衰退的影响。
4.4 城市规模影响体育的产业融合
据统计,四川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城市化水平(注:一般来讲,城市规模与城市化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城市化水平越高,体育产业的发育程度就越好。2001年,按照增加值排序,对四川体育产业发展贡献前8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乐山、德阳、南充、攀枝花、绵阳、泸州和资阳等市,而城市化水平的排序与其对体育产业增加值贡献的排序是一致的,它们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体育产业的90%以上。这说明了体育产业融合的结果与城市规模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城市规模对四川省体育产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城市化的加快将促进体育的产业融合进程。四川省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将有更多的新城市涌现,它们将给体育产业化提供更大的舞台;其次,城市郊区与中心城区逐步趋向共促共长、协调发展,必将为体育产业的融合提供更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第三,经营城市新理念将日渐主导四川省城市实践,体育成为这种理念的主要元素之一,体育将成为经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由于体育产业化的载体是城市,所以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5 结论
首先,体育的产业化本质是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体育扮演的是一种载体或平台的角色,体育产业融合的现象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其次,体育产业的融合类型是由产业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重组融合组成。在实践中,具体采取哪种类型取决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
第三,与体育进行的产业融合的部门,既可以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产业部门,也可以是非物质生产的产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