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郑洞明

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郑洞明

广西安澜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还在不断的丰富。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场地的不同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同时,我们也应该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汲取其长处,为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

1 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

1.1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不稳定

随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项目周围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施工的干扰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目前常规获取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途径主要是项目建设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但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只会在勘察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钻孔,通过钻孔点以点代面来获得整个勘察区域的岩土体分布情况,又或者是使用钻孔加物探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勘察,以上手段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判断勘察区域内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当建设项目周围岩土体性质发生变化时,再使用前期勘察获得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于此类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体,应该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采用现场原位测试的手段来掌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过程,最后根据获得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过程来随时调整工程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

1.2 岩土工程技术的隐蔽性

由于岩土工程项目(如地下连续墙、地基与桩基础处理等)的施工均在地表以下,待整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岩土体会将其掩埋在地下,这些项目的运行及使用条件较为隐蔽,不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往往等到能发现问题时,其造成的损失已经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预防该问题,现阶段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工后常采用检测与监测的手段来及时获取工程的运行状况,以确保岩土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

2 岩土工程的难点

2.1 准确判断岩土力学特性

目前判断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的方法仍然是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和岩土室内试验,这种方法只能粗略地计算出施工区域内的岩土特性,并对试验位置和采样的代表性有较高要求,室内试验需要取试样,而土样在采样、运送、保存和制备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因此,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力学指标,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必须进行一定的相应数量的野外现场原位试验。但原位测试技术发展历史较短,对测试机理及应用的研究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难以控制测试中的边界条件,如排水条件,应力条件;目前为止,原位测试数据和工程力学性质关系仍建立在大量统计经验关系之上。

2.2 很强大的隐蔽性

由于岩土工程多是在地下一定深度才实施的,实施过程具有一定隐蔽性,所以这就存在了一个缺点,在地下实施的工程包括地基处理、桩基处理、地下连续墙和锚杆,如果发生工程地质问题,那么调查起来就很困难。地基是用来承受基础传递过来的载荷,它对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桩基础的作用是将载荷传至地下较深处承载性能好的土层,用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这些项目一旦施工完成,这些地基、桩基就会被掩埋在地下。掩埋在地下的工程安全隐患很大,为了处理这种安全问题,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很多技术已经研发出来用于岩土工程的检测,比如常规的桩基检测试验有三种,分别是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单桩水平静载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岩土工程技术与其他工程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

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在其他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受到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真空预压法技术是在真空泵和射流泵出现之后受到二者的发展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液压技术问世之后,大吨位的静压桩也随之出现;超声波技术问世之后,用于检测工程桩质量的超声波检测法也随之出现。由以上的实例可以看出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多技术的协助,目前岩土工程的技术水平很高,看似是一门独立的技术,实际上又受到其他技术的影响而不断的发展。

3 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3.1 地基处理技术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起步较晚,施工技术相对落后且技术不成熟。现阶段我国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地基处理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相关施工处理技术已经获得了一定进步,并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3.2 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经由我国研究人员开发研制的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能够起到强化地基桩与土质之间、地基桩与桩之间的合作,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地基整体的荷载能力,并能够有效解决岩土工程的沉降问题。除此之外,我国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现状与土质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研发了名为“托换技术”“钢渣桩复合地基”等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岩土工程的成本,节约了大量的工程资源,同时还有效缓解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

3.3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岩土工程软土地基的主要加固技术,应用广泛。具体应用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工程施工时所用的施工材料,要选用粒径在8~25mm范围内的碎石、硅酸盐水泥或者是含泥沙量小于5%的砂料与粉煤灰。②在向地基基础中灌注混合料之前,先要对地基管道进行清理,以免注浆管道内有杂物影响灌浆施工。另外,在钻杆内融入混凝土之后要进行提钻操作,而且要将阀门的高度控制在30cm以下,提钻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匀速,提钻高度要小于等于25cm,直到混合料将钻具没过。③混合料要在搅拌均匀后尽快使用,以免长期放置对混合料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或使水分挥发,混合料的材料配比与搅拌混合时间也要严格控制。④在对岩土工程地基进行钻孔时,如遇到淤泥层或砂土层,要尽量放缓钻具的提钻速度,并严格控制好混合料的灌注时间,从而提高地基桩体的整体强度,避免出现断桩问题。⑤在地基桩体成桩后,要加强桩头以及桩身的养护工作,待养护工作完工后再将桩头剔除。

3.4 地基碾压与夯实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对地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工程地基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相关要求,在施工前可以对地基基础进行碾压或者夯实加固,一般使用各种碾压或者夯实作业器械来加强地基基础混合料的紧实度,从而有效提升地基基础的强度,使其达到岩土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常规的碾压与夯实技术主要分为振动夯实技术与机械碾压技术2种。其中,振动夯实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电机的电力带动下,利用振动机对地基基础进行垂直机打,实现夯实的目的,夯实效果良好,但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一般在透水性好或者砂土地基、松散地基中使用;而机械碾压技术一般是借助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作业器械来完成碾压夯实作业,碾压层一般在20~30cm厚,需碾压8~12遍,在大面积填土碾压施工中经常会用到机械碾压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当中地基处理技术和桩基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先进的技术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同时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由于各个地区的施工环境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选择施工技术时,要因地制宜,不能操之过急。以此来保证后续的施工的进行,做好施工前期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毕大君.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分析[J].安徽建筑,2019(8):169-170.

[2]杨海巍.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21-122.

论文作者:郑洞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郑洞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