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张翔,郑天涯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张翔,郑天涯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1

摘要:复杂的地质条件的岩土性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而这些性质也会为岩土工程勘察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和精准性大幅下降。因此,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也就成为了行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从事岩土勘察工作多年的实际经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技术应用方案,希望能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研究

引言:

在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之中,应该以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作为切入点,找到能够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同时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述。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勘察质量和勘察效率,改良和优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方案,提升相关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使其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达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目的。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岩土工程勘察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充分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情况能够有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能够明确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使施工人员对于工程是否会受到周围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进行判断和把我,从而为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也有利于对于施工之中地下物质进行探查,从而判断地下物质是否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应该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对工程施工造成麻烦。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也包括对于施工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分析,进而能够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从而总结出当地地质特点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施工建设地点的岩土数据信息,为施工的可行性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消除地质灾害对于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1]。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一)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

地质测绘技术主要应用的目的在于查明地形地貌的特征以及地层与不良地质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地质划分原理进行地貌单元的划分,从而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区域进行岩土厚度,形成年代、形成原因以及性质的了解,同时对于岩层的风化程度进行勘测,在这些内容勘察完毕后,可以对涂层的特殊性与新近沉积土进行区分。

(二)岩层钻探技术的应用

在岩层钻探技术的应用之中,一般情况下会采用DDP-100型号的车装钻机或者台式钻机进行作业。在实际作业之中,要保证粘性土芯采取率在百分之90以上,同时砂土层岩心采取率在百分之75以上。在实际的作业之中,所有采用的技术必须有采芯和回转钻进的方式,同时要注意对于土层宏观特点和细节的面熟,并对于土层垂直和水平方向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2]。

(三)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

原位测试技术即是指使用原装液压静力触探探头进行探测,然后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测试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在一般情况之下,进行原位测试使用的落锤应该使用自由落体进行,同时为了确保试验结果,应该做好相应的孔隙清理工作。在原位测试的过程之中,应该确保落锤的速度在每分钟20次。

(四)室内试验技术的应用

室内试验技术即是根据模拟场地环境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以室内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式展开相应的勘察,从而对于土层之中的物理学性质进行评价,从而能够为后续的岩土工程评价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在岩土勘察试验的过程之中,应该以地下水化学组成、土层的物理性质勘察以及砂土定名为主,进而判断涂层的压缩性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应用时间较短,我国的相应技术流程还不够完善和细致,因此想要规避在岩土工程勘察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效力,提升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员水平,提升监管的力度和频率,同时,相应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向优秀的单位进行学习,从而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水平[3]。

(二)勘察和取样技术

在不同工程样式以及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程之中,地质勘查的深度和勘查间距也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来说,在6层的砖混型住宅建筑之中,一般使用15米左右的勘探孔深就能够满足工程建筑的实际需求。然而对于5层的框架结构住宅建筑之中而言,其自身的荷载相对较大,基础的面积较大,所以相应的地址勘探孔深也应该相应增加。同时,应该对于地基的复杂程度加以重视,根据不同地基的形式进行勘探点间距的选取。在复杂程度较高的地形地质条件之下,应该减少勘探点距离,同时,还要对于勘探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密封处理,从而确保提升岩土勘察的数据采集的准确程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在进行初期探点和探线的工作之中,在勘探点间距的设置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环境其探点深度应该在30到50之间,探线的间距应该在50到100之间;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在中等时,探点深度应该在40到100之间,探线间距应该在50到100之间;而在简单的地质条件之下,探点深度应该在70到200之间,探线间距在150到300之间。在不同地址状况之下,也应该采用不同的勘探深度,在地形地质环境较好且埋藏深度较浅的条件之下,勘探孔深度设置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使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在复杂地质条件之下,岩土一般粉细砂构成,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如果直接进行施工,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也就是说,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之中,应该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系数以及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提升勘察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工艺和技术被应用到复杂地质条件勘察之中,能够全面优化勘察技术手段,提升勘察的整体水平。比如说在进行勘察点布置随意性问题之中,可以采用克里格法进行问题的解决,而在面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精准程度不足的问题时,可以采用多道瞬态波进勘察技术进行问题的解决。回归分析发能够对于地基的特定值和状态进行精准的分析和确定。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能够简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计算过程,提升数据处理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可见,高新技术手段能够全面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工艺流程,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勘察质量和勘查效率[4]。

(四)加强地下水的勘察工作

复杂地址条件之下,地下水的勘察非常重要。在进行地下水位观测的过程之中,要能够确保最后一个钻孔完成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观测,同时在观测之中,能够对于地下水的流速以及开采情况形成细致的分析报告,并能够得到水位的偏深数值。地下水的勘察情况是确定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深基坑支护技术选择的重要依据,做好地下水的勘察工作,能够促进施工设计与施工工艺流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地形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存在着较多的地形复杂的特殊地质条件。在进行复杂地质条件的岩土勘察工作之中,应该能够根据相应的技术手段,查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层地貌的石基信息,从而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向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数据依据,从而使相关工程建设施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屈伟.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0(6Z).

[2]席冬冬,陈金宏.试论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与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2010-2010.

[3]孟先锋.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15):173-173,174.

[4]崔旭.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

论文作者:张翔,郑天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张翔,郑天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