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第三世界迅速崛起的发达国家——考察新加坡观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观感论文,发达国家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有幸参加中组部举办的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于1996年11月19日至12月3日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在新加坡期间,考察了该国经济管理的一些主要部门,并与这些部门的官员进行了座谈,参观了工业区、集装箱码头和城建、商业设施等。该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科学、高效的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新加坡独立以来的巨大变化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有641平方公里的岛国,全国人口300万,1956年正式独立。独立以前,新加坡的经济主要靠港口贸易,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岛内遍是沼泽和荒地,人民生活贫困,种族矛盾突出,社会很不稳定。独立以后的40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60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为第二阶段,主要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80年代为第三阶段,主要发展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90年代为第四阶段,以成为国际经济枢纽和东南亚经济中心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本输出,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生产、销售,提高整体经济功能。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新加坡国民经济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在1996年世界最具竞争力国家排行榜上,新加坡已超过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列第一位。
2.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发展及投资环境优越。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创造一个投资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新加坡的国土不如中国的一个小县的面积,却建设了3个机场。新加坡是世界五大海港之一,1995年,船运数列世界第一,是仅次于香港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汽车多,各种车辆约60万辆,但交通顺畅,一般不堵塞。该国共建高速公路109公里,其它道路2900公里。有3条环岛地铁线,全长67公里,每日载容量达60万人次。新加坡也是一个国际通讯中有6条海底电缆,两个地面卫星通讯站,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通讯联系。新加坡的能源供应也十分充足,有6家天燃气加工厂,4家以石油为燃料的发电厂,年发电能力达3000万千瓦。
3.科技教育有长足进步,人民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全国有2所大学,7所工艺学院,13个科研研究院(研究中心),并为公务员专门设立了培训学院。目前人口识字率92%,每万人中有高科技人员47人。
4.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富足。新加坡职工平均月收入达2219新元(1新元相当于5.8人民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低工资是月薪2000新元,家庭月收入低于1500新元为贫困户,政府要给予各方面的照顾。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绝大多数居民都有自己比较宽敞的住房,人均住宅面积达25平方米。目前,新加坡的失业率为2.7%,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
5.社会政治稳定,国家凝聚力比较强。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历史很短、受周边国家影响较大的小国,但近30年来,从未发生过大的政治动荡,社会治安比较好,犯罪率比较低。人民行动党(李光耀创建的党)独立以来一直执政,现仍牢牢控制政治局势,人民对现政权比较信任,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
二、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新加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许多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1.实行国家积极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是很高的,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西方国家。他们实行自由港的政策,货物可以自由出入,汇率自由浮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经济联系,转口贸易占总贸易额的40%。金融市场高度开放,目前在新加坡注册的外资银行有129家,金融公司22家,证券公司81家,期货经纪商11家,逐步形成了亚洲美元市场。微观经济也是完全放开的,企业多数是私营的,成立公司只注册不审批,付2元钱手续费就可开张。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与私营企业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在实行经济市场化的同时,政府对经济生活积极引导和干预。一是政府积极参与投资。一些大的骨干工程和项目,由于投资较多,私人资本有限,往往是先由政府投资,建成并取得效益后,再逐渐转让给私人。二是政府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环境。最突出的是建立工业园区,为国内外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各项配套服务。目前,政府已经在国内外建立的工业园区有33个,包括我国苏州工业园,无锡工业园等,进入园区的企业有6000多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三是政府利用经济杠杆进行调控。新加坡拥有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保持新币汇率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不搞赤字财政,并实行公积金制度,国民储蓄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由于大量的钱掌握在国家手中,政府又不滥发货币,这就使政府能够有力地控制通货膨胀。四是制订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新加坡政府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对企业进行引导。由于政府的积极干预,新加坡经济虽然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强,但总能躲过危机,赢得机遇,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2.实行全面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力吸收外资。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用他们的话说,“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属于他们的,其余都要依赖进口”。从各种工业原料到粮食、蔬菜、淡水……甚至填海造地的土石,都是从国外运进的,离开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新加坡就难以生存。独立初期,新加坡的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而发展工业的资金、技术、设备等也需从外而引进,因此,新加坡以全面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千方百计地引进外资。目前,在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74%为外国资产,全球有4000多家跨国公司来此投资。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共有200多家金融机构,而本国银行仅有12家,外国银行的资产约占新加坡境内全部银行的85%,存款额80%,净收益约占75%。新加坡是两头在外的经济,其对外贸易额高达2438亿美元,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倍,国外市场超过了国内市场。新加坡能够大规模地吸引外资除了具有优越的硬环境以外,该国制定了许多优惠的吸引外资的政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新加坡正是通过优越的软硬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并主要依靠外国资本的投入,奠定了工业基础,发展了商贸、运输、通讯等第三产业,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在东南亚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
3.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新加坡独立以后,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工业上升为25%,商业降为19%。在工业内部,他们也十分重视并狠抓了产业的升级换代。60年代,他们根据失业率比较高,劳动力成本低这一国情,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纺织业、服装业等;70年代,就业问题基本解决,他们就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发展石油化工业、造船、修船业等;80年代,面临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新加坡政府提出要进行“第二次革命”,转移、放弃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电脑、信息咨询等高科技产业;90年代,为了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新加坡鼓励本地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并向海外发展。1995年,在新加坡的工业结构中,电子、电器业所占比重最大,为54.5%;其次是石油化工业,占17.5%;金属制品占5.8%,交通设备占4.5%,机械产品占4.5%,其它占13.1%。高科技产业占主导地位。
4.建立公积金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建立起来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制度要求无论是雇主和雇员都必须向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55岁以下者总缴交率为本人工资的40%,即雇主和雇员各缴纳20%,55岁以上者缴交率逐渐降低。每月的最高缴纳额以月薪6000新元为顶限。新加坡的公积金制自1955年推行以来,经过不断完善,现已成为人民自觉接受的社会保障制度,运作是成功的,效果也比较好。一是政府通过强制储蓄的办法,倡导人们勤奋工作,勤俭节约;二是退休后有了可靠的资金保障,老无所忧,老有所养;三是通过建立公积金制度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宏伟计划,目前有86%的居民已购买产权;四是形成了良好的医疗保健机制,既保证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又防止了过滥的开支;五是为死亡和伤残提供了保险;六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照顾,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七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由此可见,推行公积金制度,国家、家庭、个人均能受益,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5.重视法制建设,实行以法治国。新加坡的经济社会能够快速发展,健全的法制体系起了很重要的保证作用。新加坡的法制体系,主要是参照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法律及立法、司法机关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特殊。我们在新加坡期间,正赶上电视转播该国主要反对党的领导人,因对国会的一个文件阐述有误,被起诉为诽谤罪而开庭受审,最后,被判罚2万多新元。二是法律规定很多,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加坡制定的法律法令有500多种,法律不仅涉及到社会生活大的方面,而且在许多细小方面也不放过。三是执法很严,决不姑息迁就。在新加坡,凡是法律上有规定的,就必须认真执行,说到做到。有一位美国青年到新加坡旅游,因在别人的小汽车上涂鸦,被罚处鞭刑,美国总统克林顿曾为此专门向新加坡总统求情,但还是挨了4鞭。李光耀说过,不但乱世须用重典,盛世也须用重典。
6.倡导“人才立国”,建立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新加坡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因此特别重视人力资源,他们要用后者弥补前者的不足。在新加坡期间,我们接触到了许多该国的公务员,这些公务员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精干、年轻并富有活力。他们说,公务员应该由国家比较优秀的人才来担任,尤其是高级公务员,必须是国家的精英。他们还十分重视对公务员的培训,专门设立了一个公务员培训学院,并规定,平均每个公务员一年至少培训12.5天,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每年度他们都要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划分等级,确定奖罚。
三、几点启示
新加坡虽然社会制度与我们不同,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方面却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思考、学习借鉴的东西。
1.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强国富民的根本途径。新加坡刚独立时基础并不好,工业薄弱,城市破旧,资金紧缺,技术和管理人员贫乏,种族矛盾尖锐,在国际上的地位十分低下。该国独立以后,始终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不动摇,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是由于把经济搞上去了,人民生活提高了,资金问题、人才问题、城市建设问题以及种族矛盾等问题,都能够比较好的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改善了,国际地位也提高了。说千道万,发展生产力是关键。这不但是新加坡的经验,也是被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实践所证明的,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2.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开放步伐,是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这次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都来自中部地区,这几个省改革开放以来都有比较快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要缩小差距,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就必须象新加坡那样,积极大胆地引进外资。广大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目前,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也有从沿海向内地延伸的意图和趋势,只要我们努力创造一个好的软硬环境,千方百计做好工作,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到内地来投资,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新加坡虽然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控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些经济命脉和骨干企业如银行、港务局、航空公司、电信公司等,均由国家或国家控股的企业所掌握,政府每个时期的经济政策和投资趋向,对经济发展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微观经济要进一步放活,另一方面,国家从宏观上要加强调控,这二者都是发展市场经济应有之义,不可偏废。特别是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社会主义的脊梁,是国民经济的骨干,要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和加强企业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新加坡的经验也证明,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是能够搞好的,对此要坚定信心,并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
4.两个文明建设要一齐抓,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加坡不但经济发展很迅速,他们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十分重视。该国总理吴作栋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我们就必须提升非物质的和精神方面的文明,这样生活才能充实。”该国不但自然环境优美,在思想道德、文化生活等方面也是比较健康、比较干净的。西方社会充斥的黄、赌、毒的问题,在这里很少看到,人民比较文明、礼貌,社会比较安定。这也是国际财团愿意到此投资,各国游客喜欢到此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新加坡在国际上的地位才不断提高。我们国家也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得比较好的典型,如张家港、天津和平区等。最近,各地都在认真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和措施,发展势头很好。这项工作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使两个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5.一党长期执政,能够实现社会民主、经济繁荣,并能克服腐败,保持廉洁。西方国家把我国看成是“一党统治”,并认为这是造成不自由、不民主,政府腐败现象严重的根源。这些别有用心的指责和攻击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新加坡独立40年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该国的反对党力量十分单薄,根本形不成气候,只能作为政治生活中的点缀。实践证明,该国通过加强廉政建设,能够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通过加强法制建设,能够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得到民主和自由。如果说我们国家当前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话,主要原因不在于“一党统治”,而在于我们的法制还不健全,执法还不严格,反腐倡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