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经济分析_经济论文

剩余经济分析_经济论文

剩余经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剩余论文,经济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F045.5

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逐步转入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过剩状态。从理论上考察、像短缺经济一样,这一状态的形成有深刻的体制性因素并具有显著的特性,本文称之为剩余经济。

一、短缺经济的延续

短缺经济是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纳在《短缺经济学》中描述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总需求长期大于总供给,生产者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经济。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效率损失较大,潜在总供给的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不起作用,货币的职能被削弱,经济运行主要依靠各种非价格信号来调节,计划价格的扭曲和政府的区别补贴机制,导致预算约束,尤其是器求的制度约束较软,再加上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太低,有的甚至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故存在着总需求水平超过潜在总供给水平的内在趋势,人们在初始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被迫不断调整行为,甚至强制替代适应现状。一旦需求过大,就会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通常表现为隐蔽型),增大效率损失,使得实际总供给的水平大大降低。于是,政府就压缩投资,降低生产增长。虽然过热得到缓解,但短缺依旧、甚至加剧。无法承受时,政府转而扩张投资,加速生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的高度垄断和全面控制,经济总是在过度投资和过度生产的两极中振荡。加之,计划控制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其调节反馈不够灵敏,使问题更加突出,经济波动幅度更大。经济的大幅波动加剧了经济的短缺程度。

计划控制、物资匿乏、强制替代、数量冲动、计划周期、囤积倾向是短缺经济的实质表现,由预算约束软化引致的需求制度约束软化是产生短缺经济的根源,供给的增长一般不会受到需求的限制,企业对资源的需求永无止境,甚至常常把生产推到资源约束的限制。物资缺乏取决于需求过大,不存在于供给过小。只要需求总量表现为趋向无穷大,供给总量总是小于需求总量,表现为短缺经济。在总供给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氏表现为从消费品到投资品的全面严重匮乏。即使纠正供求失衡,严格计划控制,也会出现短暂的过剩现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改革从放权让利和放松计划控制开始,在改革初期形成的分权化公有制条件下,虽刺激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潜在的生产能力得以发挥,实际供给能力大幅提高,但需求制度,特别是投资需求制度尚未得以根本硬化,短缺经济产生的根源尚未彻底根除。短缺经济仍在延续,此时消费品匮乏的短缺经济特征已不十分明显,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价格的逐步开放,该阶段的短缺特征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过度、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基础产品及其他部分投资品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我国经济在1884年、1988年、1993年都发生了由总需求膨胀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

二、剩余经济形成的机理分析

需求无约束是短缺经济产生的直接根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惯性的作用,短缺经济仍在延续,但短缺经济正在消亡,其动力来源于需求制度的硬化。短缺经济消亡,只是具备了产生剩余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当由需求与供给机制的不对称变化而促成供求总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剩余经济才能形成。

1.短缺经济的消亡

改革的推进及其效应的累积、特别是二元混合体制的形成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强化,使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制度背景和微观基础发生了进一步变化,不仅潜在总供给的水平提高,需求的制度约束也逐渐硬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已从一些经济领域撤出,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和直接干预已减少或受到限制;中央银行的建立,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不仅切断了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纽带。也切断了同财政的直接资金联系;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增大了商业银行贷款的自主权,既可拒绝效益差企业的贷款要求,也可对效益好的企业以更大的资金支持。而毋论这一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贷款约束硬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破产兼并和职工下岗失业成为经常的市场行为,表明企业的预算约束也趋于硬化;价格市场化进程已基本结束,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需求制度硬化不仅逐步发生, 其积极作用已在经济运行中显现。 1993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重大成效,物价水平在持续回落的同时、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宏观上看,这是国家调控力度加大,调控方式间接化的结果,但再好的调控措施和方式也要通过微观基础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前几次经济周期的调整没有到位,与当时的微观经济基础不健全不无关系。目前我国微观经济基础的市场化,特别是商业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成的银行、企业需求制度的硬化,对宏观调控取得良好效果起着积极作用。事实上,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1996年下半年在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就开始适度微调。增加了对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不挪用企业的贷款,1998年上半年更提出了一系列以扩大内需为动力的经济增长计划,这些措施没有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冲动,市场反应甚至有些迟钝,微观经济基础需求制度硬化是一个重要因素,授信者更讲究效益和责任,受信者则感到压力和约束,扩张规模不再是他们盲目追求的目标;规避风险、产生效益成为制约其行为决策的重要原则。另外,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微观经济基础需求制度的逐步硬化,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直接需求发生了变化。由于倒逼机制的存在,过去地方政府在需求膨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倒逼机制的消除,特别是过去盲目投资产生的负效应、使其不得不重新考虑并约束自己的决策行为。政府行为受到约束,极大地推进了需求制度硬化的整体进程。

在总供给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需求制度逐步硬化的过程,也是短缺经济消亡的过程。之所以把这个过程称为消亡,是因为需求制度的硬化、短缺经济的消除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确立与发展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一过程在1997年基本结束。

2.剩余经济的突现

需求制度硬化是消除短缺经济的基础,短缺经济在供求总显对比发生提本性变化时,才会真正消亡。短缺经济消亡后、经济必然进入另一种状态:均衡或供过于求产生剩余。按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经济从短缺到剩余应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平衡时期,但我国经济却在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短缺经济的延续)后,经过一段调整(1993~1996年实施适度从紧政策),1997年突然转入剩余经济。这是在需求制度逐步砸化条件下,由消费和出口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是受计划体制负效应影响由被动投资需求形成的供给能力难以适应总需求的变化而形成的。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增长速度对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但市场千变万化,当其中一方发生变化,其他方能否顺畅实现结构替代是保证经济均衡、稳定的关键。在它们的结构关系中,投资对于消费、净出口的替代关系尤为重要,消费、净出口是一种即期需求,投资在形成即期需求同时,还会形成潜在供给能力。正是这一潜在的供给能力决定在未来市场变化中能否顺畅地实现消费、投资、净出口的结构替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需求一直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被动性上,投资需求总是被动地被消费需求和出品需求所拉动、一旦消费和出口需求不足,必然导致投资需求形成的潜在供给能力发挥不出来,形成从消费品到投资品全面的需求不足,并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基本上处于同一的低水平消费层次。改革开放使被压抑的需求空前地爆发,低水平、大批量的产品和劳动需求必然引发数量型高速度经济增长。这种消费规模、数量、品种、质量的严重趋同而没有明显消货梯次和差别的整体式推进,必然导致市场需求的突发性膨胀或萎缩,消费热点形成时需求庞大,要求投资增加、生产急剧扩张。传统上我国居民消费是节约型的消费,当生活水平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需求必然萎缩,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热点一过,就会出现产品积压和生产能力过剩(曾标志我国消费水平的“大件”消费的变化即例证)。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加。净出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1994~199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5%, 其中1997 年仅净出口就推动我国GDF增长了3.3%,其贡献率约为37%。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负效应逐步暴露出来,出口增幅减缓。消费、出口需求不足,致使以消费、出口需求为导向的投资需求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投资需求也显不足。由于投资需求具有增加即期需求和潜在生产能力的双重作用,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投资需求点推动经济增长。这是目前正在做的。

在软的约束余件下,即使产品积压、亏损严重,企业仍要生产,甚至用贷款发放工资、目前需求制度逐步硬化,企业面对的是市场,积压亏损时,只能停产、下岗,甚至破产、失业,若形成连锁反应,需求将会萎缩。需求制度硬化,使经济在发生总需求不足时,失去了缓冲的余地,消费品、投资品及生产能力过剩突发性地爆发出来。假如在推动经济增长时,认真分析研究消费、投资、出口各自的变化规律、发展潜力及替代关系,提前调整投资策略,增加公共投资需求,剩余经济就不会来得这么快、猛,有冲击力。

三、剩余经济的表现与特性

剩余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体制惯性生成的一种经济状态,它有以下表现与特性。

1.剩余经济的表现

(1)各类商品供过于求,企业开工不足

消费品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内贸部的调查表明,1997年第二季度主要商品供给过度增加。调查的613种商品,一季度只有5.3%是供给过度的,二季度增加到31.8%;36种家庭设备供给过度的比率从5.6%增加到55.3%。投资需求不足。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25300亿元, 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低于工业增长, 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持平。投资需求不足使生产资料,甚至长期供给不足的煤炭、电力、铁路运输等瓶颈部门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两年下降。国内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不旺。1997年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顺差403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各类商品需求不足, 致使企业生产能力放空,产品积压,相互拖欠现象进一步加剧,亏损增加。国家统计局1997年对17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调查表明,低于60%的有8种,工业企业的产销率只有96.2%, 企业应收账款净额近12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国有企业亏损高达45%。

(2)失业问题严重,剩余劳动力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底城市登记失业人口3%,比上年增长0.3%;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减少了农村就业机会,城镇下岗待业的职工人数有较多增加。据劳动部快报,1997年全国企业下岗职工人数1151 万人,比上年增加339万人,增长41%,其中国有企业767万人,占68%。剩余劳动力增加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3)物价和消费零售总额同时下降

按一般规律,需求量同市场价格成反比,但目前我国却存在物价下跌、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下降的反常现象。1997年11月商品零售价格涨幅进入负增长区间,且一路下跌,到1998年6月跌至-2.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出现负增长。价格下跌没有刺激需求量增加。元旦和春节1至2月份一直是消费旺季,但1998年1、2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只有12.9%。旺季也比往年时间短,从3月份开始,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迅速下降,到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仅为6.9%,增幅比上年同月回落丁7个百分点。价格的降低并没有刺激消费的增加。

2.剩余经济的特性

(1)剩余经济的相对性

剩余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并不一致,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供过于求现象也有不同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剩余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相对剩余。首先,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闷家。第三次工业普查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及1180种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个的只占26.1%。属国内落后水平需淘汰的占12.8%。我国目前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较多,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少。其次,找阎人均收入水平低,恩格尔系数高。目前我国人均GDP约合680美元,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社会财富还没有充分涌现。故商品市场物资供应过剩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它只是相对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过剩,是低收入水平上的相对过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但仍徘徊在50%左右。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标志着消费仍属低水平。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是初级、低层次的,还不健全,市场分割、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商品流通不畅。

(2)剩余经济的结构性

既然我国的剩余经济是在低生产力水平、低收入水平和低层次市场水平上的相对过剩,那么问题肯定是出在结构上,结构失衡是产生剩余经济的直接根源。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特有的整体梯度推进消费模式和固有的节约型消费传统造成目前的消费需求不足、需求制度硬化使投资需求不再盲目膨胀,投资需求相对不旺。从供给角度看,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即规模上的过度扩张和比较竞争力的下降造成了多数产品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共存。从供求的平衡机制看,当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发生矛盾时,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供求之间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表现为供给机制的过分僵硬。具体来说,一是需求的市场化、货币化进程大大高于供给的市场化、货币化进程,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二是供给的创造力被长期忽视,供给也能创造需求,但我国生产能力的形成长期受制于计划或即期市场消费热点,生冲能力的产生缺乏远见和创造力,不能自主创造需求;三是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区域指向,发展规划缺乏统一协调和法律效力,地方本位主义严重,投资体制缺乏约束力,致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仍十分普遍。

(3)剩余经济的阶段性

我国剩余经济主要是由于长期为解决经济短缺现象而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数量扩张和粗放经营形成的,是体制转轨、市场约束(特别是需求约束)强化后计划体制负效应的爆发。因此,它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面临的新的发展问题,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已达65%;商品市场化程度约为80%;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约为50%,其中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在75%左右,资金市场化程度在25%左右(《中国证券报》,1997年12月3 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总体水平,特别是包括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生产供给体制性负效应的消除,带有转轨特质的剩余经济也将消失。

可见,剩余经济是体制转轨过程中需求制度逐步硬化,供给体制受计划体制负效应影响仍过分僵化而引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一种经济状况,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必经的历史阶段,具有相对性、结构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收稿日期:1998—11—02

标签:;  ;  ;  ;  ;  ;  

剩余经济分析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