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钰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游仙分院<游仙区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对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组在吸入用布地奈德基础上加用雾化干扰素α1b,比较两者治疗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儿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出现可能。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用布地奈德;干扰素α1b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28-02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病理变化主要为气道发生急性炎症性变化,引起气道堵塞,表现为喘憋,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病情将快速发展,对患儿胃肠道、心脏和颅脑带来极大损害,严重者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本病患病人群多为2.5岁以下患儿,80%以上的患儿于1周岁内发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于肺部细小支气管组织内,多在感冒后期出现并发症状,以病毒感染常见,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最主要病原,占比达到80%以上,还可能因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等一系列因素所致,临床也有研究中显示少部分患者可能因肺炎支原体及细菌感染所诱发病变。对于病毒感染患儿而言,毛细支气管出现水肿以及不同程度的充血症状,黏性分泌物明显增多,导致患儿出现肺不张、肺气肿等一系列典型症状。也有报道中认为,由于毛细支气管炎炎性症状会导致肺间质、肺泡以及肺泡壁受累,故属于较为特殊的肺炎病变,临床症状与肺炎高度类似,但症状表现多以喘憋为主,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良的以影响[2,3]。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依据,临床有咳嗽、喘憋、三凹征及气促表现,肺部听诊有喘鸣音,年龄在2月至2岁之间,初次发病,住院时间在3~10天。(2)排除标准:有肝肾及心肌损伤者,有免疫功能低下者。84例患儿按随机单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联合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在3月~1.5岁之间,平均年龄(0.8±0.5)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3天,平均疗程(5±2)天;联合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2月~1.5岁之间,平均年龄(0.7±0.5)岁,病程最长8天,最短3天,平均疗程(4±2)天;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控制感染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商品名:普米克 令舒,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40475,1mg/支),给予1mg雾化bid;对联合组加用干扰素(商品名:运得素,生产厂家:北京三元基因,国药准字号S20010006,10微克/1ml/支),给予1ml 干扰素加生理盐水2ml雾化qd。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治疗后咳嗽缓解情况、喘憋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出现等情况进行观察。
1.4 疗效判定
通过治疗,患儿在72小时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且无并发症,为显效;通过治疗,患儿在72小时内临床症状好转,无并发症为好转;通过治疗,在72小时内,患儿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出现并发症,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时采取χ2,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是73.8%,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是95.2;两组患儿的有效率相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所示。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因变态性炎症和感染性炎症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文献报道,毛细支气管炎的患病可能与机体内免疫功能失衡有关,患病患儿其血中和气道分泌物内存在大量炎症物质,这使得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吸入用布地奈德作为一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可局部抗炎,减轻气道高反应状态[4]。
毛细支气管炎存在一定的流行可能性。对于我国而言,本病先后在山西、北京、天津等城市地区流行。上世纪70~80年代,临床针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还不够明确,病原分析不够肯定。近年来,随着卫生部组织的大量监测与研究,将毛细支气管炎初步命名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在有关本病病原体的分析过程当中,首次于1997年分离出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鉴定出了本病最为常见病原体亚型分布,即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而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的低分子蛋白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内,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及病毒颗粒的装配,并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反面而起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干扰素α1b治疗后的有效率是95.2%,单一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后的有效率是73.8%;两组患儿的有效率相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干扰素α1b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明显,可明显缓解患儿咳嗽症状,减轻患儿喘憋,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值得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涛.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1-162.
[2]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pp219-221.
[3]方敏,史源.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概况。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第13期.
[4]张龙英,姚其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J].江苏医药,2015,41(7):833-834.
[5]王红宇、李雪梅、吕媛玲等,重组人2吧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8例[J].中国药业,2001,10(8):36-37.
论文作者:林瑞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支气管炎论文; 患儿论文; 毛细论文; 干扰素论文; 症状论文; 有效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