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前投融资改革具体对策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投融资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结合国际上投融资的一些办法,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从投融资的角度看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一点。这里讲三个问题:一是关于筹资的方案;二是相应的管理要求;三是目前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进。
为什么把筹资这一条摆在第一位?
资本金最宝贵和首要的作用是增进出资人的责任,也是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基础。搞项目不负责任,掉以轻心地去干,最后不行的话,出资人的资本金首先要赔掉。所以,大家都从自己口袋里真正掏出钱来投资,从而负起相应的许多责任,这是一种重要的机制。国际上曾有过统计,在工业生产领域,企业资本金的比例一般能反映出资人的责任强还是不强。当资本金比例占到整个项目投资的39%及其以上时,研究行为科学的专家发现企业的出资人代表(董事会集体)遇到风浪时,表现得非常坚决,而且在风险一出现时就努力去消化之。但当资本金充足率低于39%时,在企业遇到风浪时,所有者抛弃企业,宣布破产的概率呈二次曲线上升。用资本作为纽带,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才有基础。产权的终极所有者,股份制企业里面是股东,有了股东才有股东大会,有了股东大会才会选出董事会和监事会,有了董事会才会认真选聘有经验的经营管理者,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制衡机制下发展的。
另外,资本金也是项目抵御财务风险的一堵墙。否则,借贷财务成本高,还本付息负担太重,再好的项目也会被拖垮。所以说资本金制度要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那么比例多少才好呢?统计表明,新上的基础设施和大型扩改项目40∶60比较理想,就是资本金占40 %, 借贷等占60%。正常生产的工业型项目60∶40也算理想,就是资本金达到60%,借贷占40%,当然,行业不同,企业大小不同,比例也不一样。没有资本金当然不好,全部是资本金,百分之百靠自己的钱滚动发展也不好,因为这样企业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遇。现在有些书过度表扬企业完全是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这是对我们金融制度与金融职能毛病的一种掩盖。自身滚动发展非常缓慢,而且风险很大。比如,搞一个大型项目靠自身滚动要五年或十年才完成,中间万一遇上问题,经营利润波动,项目完不了工,怎么办?也会失去很多机遇,本来一年就可干完,从而抓住了市场。可你干五年或十年,市场需求不存在饱和了,等项目建成之时,那就是亏损之时,亏损之时就是破产之日。要学会负债经营,但不能过度负债。在我国,国有企业资本金问题因财政的制约,成了一大难题。一讲就要求退税,我认为不好。那么怎么解决呢?第一,一定要面向市场。财政有困难,又不能乱集资,那么必须面向资本市场。第二,要通过股本融资产品多样化来进行补充。具体地讲,就是把资本金进行分类,应该把大型企业的资本金按照国际做法分成两块:一块叫核心资本, 也叫一级资本; 另一块叫做二级资本, 或者叫做准资本, 英文叫Quasi—equity。如果资本金要出30%,核心资本可以拆半,15 %就行,还有15%可以叫准资本,它的来源不一样。核心资本指永久性的股东权益,这里面不能含有所谓商誉。商誉叫goodwill。就是无形资产,比如商标、专利、专有技术折价等,这些不能算入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必须是各股东按股权比例实交的资本,如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则指已经发行的,并且已经到位的普通股的股金。准资本,一是包括资产重估的储备,重估的资产的储备可以算一块;二是包括混合资本工具下的筹资。什么叫混合资本工具?就是具有股本资本性质,但又是借来的钱。特点是:一是不能有企业法人担保;二是处于从属地位,借来的钱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也是具有股本性质的。就是说一个公司如要清盘的话,这块借来的钱也要服从先还银行债权;三是足额到位,也就是不能只是规例中看到的钱;四是不可以由债权人主动赎回。另外,混合资本工具还可具有债券的特点,如可以还本付息,也可以参与分红,但二者只居其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企业赢利不够还本付息,还本付息可以推迟。象以上这样一种性质借来的钱,都可以算二级资本。第三块叫次级的长期债务,是指没有担保的,一开始就定下来是长期不变的,而且是不允许期中主动赎回的债务工具,叫做次级长期债务。这一块大到可以占到整个资本金比例的50%,但不许超过。这个概念对我国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符合国际惯例。在企业清盘时,二级资本的特点在于清偿次序优先于股本投资而次于银行债权。核心资本这一块也不一定要自己拿出钱,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现在可以做的,有中中企业参股、中外合资参股、中外合作、发行股票上市、利用国际上各种投资基金等。现在国际上各种投资基金很多。例如,我行现在所管理的一个基础设施基金,每年可供4亿美金来帮助基础设施项目降低负债率。 此外,国际上还有很多工业建设基金,还有政府基金。朱镕基同志批准我们管理一个中瑞合作基金,由瑞士政府和中国政府出资。国家开发银行代表中国政府方面拿20%的钱,瑞士政府募集80%的钱。这就是我在报告第二部分中所讲的公有制的引导作用,用政策性银行少量的钱引导国外资金投向我们需要的领域中去。国外有很多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我国也有不少保险基金。这种长期的资金可以筹过来搞建设。刚才讲了,根据不同的领域,我们来决定国有控股的比例,这些基金的特点,一般只占25%,最多占到33%,绝少数要求控股,而且它不太参与经营管理,只是给钱,然后一年开两次董事会或理事会,具体经营管理还是由中方掌握。
国内外资本市场有很好的前景,一定要面向市场,面向财政是没有办法的,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国家财政实现支付转移实际上也很难做好。沿海地区上交很多税收,中西部地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转移,因为开支和浪费太大了。所以一定要面向市场。我举一个例子,南方航空公司负债率几乎100%,没有资本金, 不堪重负。1997年7月30日上市后,一天就改变了模样。 上市充分利用了香港和纽约的股票市场,募集了7.2亿美元,占整个盘子的35 %(我国自己占60%以上,公有制处于绝对地位)。该股票市盈率达到15.2倍,令全世界为之瞩目!15.2倍是什么意思?就是外国股民买我们的股票,如果等分红还其买股票的钱的话,得等15.2年才会收回本金,就这样他都干,因为他寄希望于增值。从负债率100%,一天之内下降到77%。200亿资产的公司,负债率整整下降了23个百分点。
再举一个例子,广西平果铝业公司的一期工程1991年开工,1995年建成,是我国生产氧化电解铝的重要基地,总投资41亿,除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以外,开发银行贷款20亿,建设银行贷了10亿,负债率几乎也达100%。现在企业非常困难,投产以后就是亏损, 每年光还利息就达5亿。现在每年没有利润,怎么办呢?就把折旧拿来还贷, 折旧每年可折3亿,由于不能全部消化到成本中去,只能摊1亿。 每年就拿这1亿还利息,欠4亿利息,利滚利,这还得了,企业不是要完蛋吗? 设备是全新的,国际水准,产品也有市场,现在就是背着重债。实际上,公司完全可以通过我以上讲的途径去转让和上市。上市改制后,管理加强了,平果铝业公司具有责任约束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不说别的,单上市就可筹集20亿的资金这一点来说就有现实意义。这样,国内的负债可还去一半,仍然还留下5亿人民币可用作马上发展第二期30 万吨/年氧化电解铝的资本金,使一级资本可以占到15%,然后再用我刚才讲的二级资本筹措方式,再来一个15%,资本金就是30%,较易在银行的支持下,把第二期工程搞上去。第二期上去了,形成了规模效益,人又不增加,却可增加30万吨的产量。市场平衡不平衡?每年我国进口30~60万吨的氧化铝,而平果铝业公司能再生产30万吨,就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进口。解剖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资本市场运作,至少负债率可下降二十几个百分点。所以一定要解放思想,政策、措施一定要对头。
再看看借贷资金这一部分。股本金、资本金有了后,剩下还有一大块要借钱。现在借钱难,传统的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制约太大。资本金的筹措受到财政制约,借贷资金受到银行制约,所以现在很多企业连流动资金贷款都不能保证,怎么还敢去想要搞技术改造与基本建设。厂长有句顺口溜;十个杯子九个盖,厂长天天跑还贷,根本没有精力集中在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上。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第一,银行的贷款在量上根本不能满足大型项目需要。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一是贷款和存款比例挂钩,二是单个项目的贷款与资本金的比例挂钩,三是过去银行有很多绕规模放款,这两年加强管理,把绕规模的和融资外的纳入融资里面来,它原来的可贷定额就被内部消化掉一部分,现在所剩无几,爱莫能助。这是量的限制。第二,期限的问题,银行也不能完全适合客户的需要。贷款期限,象水电站、核电站,国外可贷到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现在我们银行在期限上不匹配,一般只能贷到八年或五年以内。一方面由于企业产品没有市场,造成不能还贷,另一方面我们在银行服务方面也存在差距。第三,我们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如风险评估、组织银团贷款等复杂耗时。第四,银行贷款一定要有抵押、担保,可大型项目建设谁能担保,政府财政又不允许担保,今天的社会上谁能担保?而找不到担保,贷款就不能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国际惯例,结合创造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投融资制度客观需要的贷款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可利用无追索权贷款。何谓无追索权贷款或叫有限追索权的贷款?就是说银行对一个项目的贷款,不是取决于第三方的担保,而是取决于该项目建成以后未来的现金收入。按照未来的现金流量来决定贷款,因此银行和项目发起人共同承担风险,而不是用担保。我国目前已有几个项目是这样做的,可是很少有人总结和推广这种经验。比如:合肥第二电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外国人给了很多钱,开发银行也给了很多钱,合肥第二电厂是2×35万千瓦的火电站, 光开发银行的贷款就有3.87亿,送出部分再贷7.68亿,然后还有新加坡商业贷款以及其他外国政府贷款的好几亿美元。全都不需要担保。按照项目融资的条件,要求把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抵押过来,把未来形成的资产进行抵押。
第二种办法就是基础设施可以搞专项的长期基金贷款。这种贷款比例不会很高,可以达到项目总投资的15%—25%,但这是一条重要渠道。
第三种方法就是要允许发行企业债券。目前企业要在国内外发行债券非常困难,这里当然有很多原因。由于国有企业缺乏责任约束机制,所以发债不还债和赖帐也是有的,这也增加了发债的困难。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允许企业发债。过去是有不履约的情况,但要相信企业在改革和发展当中会前进和进步。而且金融就是要给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当然企业发债要有严格的手续,按法律办事。
此外,还有一种债券,叫收入债券。什么是收入债券?就是在项目本身建设时或正在筹划当中时,就可预测该项目建成后,会有多少收入,并用严格的合同确定各方责任与关系,然后把未来收入通过证券的形式出售变现,这种办法很成功。中国已有先例,在珠海修一条公路就是这么运做的,中远公司也是这么做的。国际上的例子更多,这叫资产证券化。韩国开发中东地区的油气田并建设大型石化基地,需要40亿美元,还没有正式开发前,在勘探完成、报告做好、合同订好的前提下,把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故事”很负责地推出债券,一下子筹集了30多亿美元,从而项目顺利开展。这种办法的前提在于:一是开发者要有实力;二是项目有严格的合同可循;三是发债国发债一定要有健康、稳定的大环境。目前我国以上三项前提都具备。我以上讲的,还不包括采购外国设备借贷的情况,项目全部用国产设备就有这么多渠道。如果采购外国设备,就有出口信贷、政府贷款等多种形式。
融资形式多样,相应的管理也复杂。在这里我给大家在现代管理方面介绍一些粗略的思路。总的精神是在基建技改投资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严格落实责任。
一是严格招投标,工期、工本包死搞建设。投标人必须去保险公司办理保险或由银行担保,如果不能履约,就索赔,可以赔到承包商破产。
二是项目建成后,供货和销售合同必须按照“照付不议”的条款来写就,英文叫Take or Pay。这就不会出现现在的一些怪事, 如高速公路造好了,因重复建设边上又修铁路,运量没有了。其实可以事先定好,让几个大的运输公司,在修路之前就签好协议,保证在这条路上有多少的客流量,如达不到这个量,少一辆车,按一辆车的过路费交。定得明明白白,然后到银行去开一个托管帐户,部分收入在还贷期不得随意挪用,还需办妥各种保险。我们现在的保险公司还缺少很多服务品种。按照国际惯例连营业中断都可以保险,企业不能还银行贷款出现差额的可有差额补足保险。所以说,金融服务改革后可提供很多有效服务。
最后,我简单地讲讲当前我国投融资改革思路。
第一,政府一定要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要迅速改革改进宏观管理的手段,不能象现在这样选项目、定项目和管项目。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建设合理的法律构架,建立一套严密的信息系统,依法监督,营造一个大致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主要是要重点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既要防散防乱,但更要防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
第二,中介机构一定要依法办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一定要搞好,不能见小利而忘大义。政企一定要分开,不要搞挂靠,不能形成垄断。
此外,市场的建设要抓紧。我们的生产要素市场很不发达。
最后,银行与保险业的服务要大大改善,要增加产品、提供服务。如提供防范汇率和利率风险的产品、股本融资服务、备用担保服务、备用便利服务、投资基金服务、融资顾问服务等等。总之,通过许多改革使得企业能够独立自主,即内部建立在责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之下的独立自主,而外部营造一个很健康的、大致宽松的和由法来管理的环境,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政府完全可以换个方法,把固定资产建设和行业结构调整管好,而不需要象现在这样管。我举我在英国工作时的一个例子。英国政府在每年初就指导说,今年总量是多少,今年哪些产业结构要调整,哪些产业要得到发展,哪些产业的技术要得到提高,请银行和企业朝此方向发展和努力。到年底,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对各家银行的贷款去向进行查证,看是否各家银行的贷款在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之下有所倚重。如果有某家银行是逆向运动而不能言之有理,则将受到警告和限期纠正,严重的还会被吊销银行营业执照。这种监督和管理办法就解脱了大量的政府行为,同时又不致失控,这对我们是一个好的启发。
(注:本刊今年第14期刊登了刘明康同志关于投融资改革问题的报告稿。近日,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几条对策性思考,特予刊载,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