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的一次设备改造效益探究论文_张海军,杨欢,王庭栋

配网自动化的一次设备改造效益探究论文_张海军,杨欢,王庭栋

摘要:一次设备作为配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着配网经济效益,成为了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一次设备老化现象严重,设备选型不合适、零部件老化问题诸多,导致配网配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大打折扣。结合区域配电情况完善配网框架,做好一次设备改造升级工作,形成高效益的“手拉手”配电体系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改造效益

一、分局带电作业开展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分局全年共开展带电作业次数113次,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9次。持续作业户数970户,减少停电时间272.75小时,作业容量达25.1825万KVA,多供电量19.9308万KWh。主要开展项目为带电断接引流线、带电更换耐张杆、转角杆等特殊杆塔绝缘导线以及带电组立电杆等。

二、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的改造方案

1、一次设备的内容

配网自动化要对断路器、母线、互感器、变压器等进行合理设计,依照实际运行需求做好线路设置和故障分析,借助自动化装置完成故障的预防和处理,从而提升配网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

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选型中需要强调断路器的选型。断路器作为智能保护的重要装置,其设计和运行直接影响着配网自动化的可靠性。常规设置过程中需要对断路器的结构进行分析,细化断路保护系统的智能识别单元、控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设计,从而确保断路器能够在在线监测基础上快速进行过流、过压保护,使配电网线路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我国配网自动化设置过程中还借助雷电监测系统、GIS状态监测等对配网自动化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借助光脉冲频率和GIS技术分析系统中的电流情况,对配网自动化异常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为配网自动化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一次设备改造设计

为进一步提升配网配电性能,在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开关柜、零部件等进行优化,依照线路设计、运行要求等适当调整上述设备装置,以保证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状态,增强配网配电的可靠性。

2.1主站方案设计

结合配网图纸、运行情况综合考虑是否能够进行配电自动化主站改造,在“手拉手”配电要求下做好“集中采集、分区应用”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构建。改造过程中首先要对一次设备、线路进行分析,设置馈线自动化装置,在线路中安装自动定位设备,分别对主干线、混合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实现“二遥”,将馈线自动化与GPRS定位结合,提升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的可靠性;其次,要对配套设备自动化监测装置进行改造,形成完整的自动化远程工作站,确保智能监控“三遥”;最后,要在主站中做好智能监测通信体系的构建,在配电房、电缆分接箱上安装故障定位装置,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全面覆盖。

2.2改造开关柜和环网柜

在配网自动化中改造开关柜和环网柜的主要关键点是:

(1)开关柜由于品牌不同、型号不同、生产批次不同,导致部分开关柜无法改造。比如梅兰日兰牌开关柜的RM6型号灰色面板属于老款,无法改造;而黑色面板属于新款,能够改造,需要在设计中注意。

(2)二次线室、开关柜面板问题。例如梅兰日兰牌开关柜的SM6型电动操作机构因柜身没有充分空间,要对环网柜面板进行配套更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RM6型电动操作结构也因柜身没有充分空间,要对二次线室进行配套更换。

(3)改造电动操作机构。开关柜的品牌虽然相同,但其电动操作机构可能不同,在对现场进行勘查时要认真,确保准确。比如某型号电动操作机构有两种不一样的电动操作结构。

(4)根据改造设备柜体内及附近的空间情况,选择户内或者户外遮蔽式配网自动化终端。

(5)电流互感器的改造。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流互感器有较大差别,要确认电流互感器的大小合适,否则无法完整安装。比如电缆头相间的间距过小,不能把单相电流互感器完整安装。若电缆头的三指套有过大的外径,会导致不能安装零序CT。若电缆的弯曲半径没有达到标准,电缆处就不能安装零序CT。

(6)安装空间合适。在配网自动化中设计和改造一次设备,也要注意DTU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确保有效的检修空间。若DTU柜后沒有空间,就只能从前方位置进行检修。然而,如果有底板故障、配线错误等缺陷故障的时候,往往要将后面板打开进行检修。

(7)改造接线线路。开关柜和配网自动化终端有比较复杂的接线线路,同时设备不同,具体零件尺寸也有所不同。所以,改造时要从整体出发,配合各零部件线路接线,选择最佳配置方案,从而将各机构有效连接到一起,开关柜内部空间得到有效利用,提升改造效率。

2.3更换柱上开关

在配网自动化中更换柱上开关的主要关键点是:

(1)根据馈线自动化类型选择柱上开关,如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柱上开关可选择断路器、负荷开关。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柱上开关应选择重合器。

(2)柱上开关采用弹簧操作机构,可以进行电动和手动分合闸操作。

(3)柱上开关需配置隔离开关,且设置操作闭锁,在线路中形成明显的开断点。

(4)二次线采用户外防护电缆,其连接采用航空插接件,满足户外恶劣的运行环境。

(5)柱上配网自动化终端外壳要求可浸水,防凝露,防风沙。

2.4更换开关柜和环网柜

在配网自动化中更换开关柜和环网柜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确认现场有无加装PT柜的条件。扩展PT柜的方向在前期设计时就要确定,不然厂家在出货后再更改的难度非常大。

(2)环网柜柜体内要预留DTU、通信终端安装空间,同时外壳柜门位置要安装门开关。

(3)新环网柜相间CT通常都是安装到绝缘套管位置,零序CT采取开口式,为了安装方便,要选择较大的直径。

(4)在更换新的户外柜时,一定要预留检修的通道。

(5)环网柜处于户外的潮湿环境内时,首先要选择使用固态继电器、密封继电器,避免在运行环境中发生氧化。其次,要使用二次线防水型接头,避免因为凝露或氧化而出现短路问题,必要时增加环网柜除湿装置。

(6)针对电源问题,要按照厂家提供的二次回路供电要求分开电机电源和操作电源,方便配置标准布线,从而实现对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控制和信息传输。

(7)配线与端子箱存在差异,不同厂家配线配置和端子箱不同,在购置物资时要着重注意。

(8)户外柜外壳,各个厂家生产的开关柜尺寸不同,尺寸不统一。因此,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开关柜厂家的资料,从而明确外壳尺寸,并将外壳尺寸提供给生产外壳的厂家,确保外壳尺寸和开关柜尺寸相符。配网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建设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建设中会有不少问题出现,需要及时解决并反馈,总结建设经验,为之后配网自动化的设计改造提供良好借鉴。

结束语

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改造能够从根本上改善配网运行质量,借助一次设备自动化改造提升智能监测、智能控制效果,对配电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反馈,减少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设备及线路故障,大大提升了用户用电满意度。上述装置的改造还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实现负荷调整和优化,降低传统配电中的线损,真正实现了“手拉手”配电、高效益用电,使我国配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晓成,陈丹琪.配网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设计改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9):12-13.

[2]陈银勇.典型电力配网自动化网络设计分析[J].通讯世界,2018(2):277-278.

论文作者:张海军,杨欢,王庭栋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配网自动化的一次设备改造效益探究论文_张海军,杨欢,王庭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