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及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晓强

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及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晓强

王晓强

浙江省丽水市水文站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在人类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自然生存的最根本保障。社会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水资源问题尤显突出。面对严峻形势,世界各国格外重视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基于此,针对目前环境发展现状和特点,针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不断提高水资源、水环境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管理

引言

水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今人类用水速度远超过其净化速度。而这造成了与日俱增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这种问题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地理位置条件下显得更为严峻,尤其面对日趋加快的工业化进度和城市化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迫切的水资源需求以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为此本文将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解决和应对方案。

1 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整个世界水资源的总量约为13.9万亿m3,淡水资源总量约为4.6亿m3,我国的淡水资源量约为2.8亿m3,约占世界淡水资源的6%。但因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的淡水资源仅占2200m3。同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衡,与土地资源的分布极不匹配,分布于南方的水资源量较多,土地资源却相对较少,而北方水资源的总量较少,土地资源相对较多。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相应猛增,相关环保措施又得不到及时完善,致使部分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水质恶化导致的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危及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因此加强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2 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及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范围性水域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围湖造田、填海造房、森林砍伐等一系列行为,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流失,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淹没低洼地带,抬升河床,致使农田内涝,进而出现大批的农作物减产。水资源和水环境在生态角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早已形成了自然有机整体。充裕水资源、优良水环境将会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强有力的支撑,但水资源、水环境在不同的区域内又独立存在,是整体水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盲目的水库修建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是恶劣的,不连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相应国家机构和部门已进行了有关的调整改进,但达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区域内的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那么全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都将持续呈现恶化的态势,直至引起恶劣的水体污染事件。

2.2过度利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业用水频率日趋加大,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已出现严重的超标使用现象。并且各类水域都出现了不同的超标状况,河道断流、湿地干枯及湖泊萎缩现象也时有发生,水环境遭受肆意攻击破坏。特别是当水体总量极少时,附着污染物的污水在排入江河湖波后,将会出现水体质量的严重下滑。倘若具备充足的水量,那么所受污染的水体将会有所提高,因此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

2.3水源污染

常规而言,一条河流包含上游、中游及下游三部分,通常是工业发达和农业发达地区集中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要比其他河段较高,但水资源水环境的破坏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尤为常见的是河流的下游位置处,过度排放污水,导致地表水质严重恶化,中下游的污水排放引起了城市的用水紧张,由此可知,河流水资源、水环境受害程度的深浅和社会的影响程度成正比。中小河流的保护工作也未得到重视,年径流量较小,倘若基本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那么水体质量也将会严重下降,当遭受污染时,中下游河流河道将受到更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对策

3.1规划合理

水资源保护的科学合理规划是水资源保护的首要工作,我们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要把水资源的规划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从而保证水资源规划的实践性。提高规划的系统性,重视不同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同时也可以借鉴传统的治水经验,结合当代治水技术,逐步的强化水资源规划管理。

3.2广泛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节水。因为水资源利用关系到整个社会,同样水资源的保护更是全民、全社会的责任: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公众自身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所以从公民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要逐步的强化水资源保护社会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逐步的提升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让社会公众真正的认识到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了解水资源污染的危害,时刻保持资源保护意识常态化。强化公众的节水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要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强化公众的危机意识,从实际的生活中做起,同时政府也应当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有针对性的控制城市用水量,例如提高城市水价、合理控制用水量等措施来合理规划城市用水比例。

3.3源头保护

不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或是居民生活用水,都要重视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以及生活污水治理。从河流源头入手,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科学规划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合理分配组合性。

3.4多渠道开发

采取多种方式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对于水资源的开发,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同时更要重视污水治理,逐步的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例如通过修建大量的水库工程、大坝工程、调水工程,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逐步的优化水资源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例如使用过的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灌溉、洗车、冲洗等,追求水资源的多重利用是未来的趋势。

3.5统一管理

组成生态环境重要的部分是水资源,生态环境中水资源始终处在转换的状态。地表、地下水和各区域水资源密切联系。通常,须统一管理规划水资源,以期保证其分配方案制定的合理性。此外,要对各河流污染的承受能力进行计算、确定,对污水排放严加控制,并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加大管理力度,保证水资源的重要项目使用更加合理性。

3.6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水环境管理的投入、增大市场化程度

健全各种水务工程设施,加大水处理研发投入,增加科技应用技术,增强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的能力,用科技手段和科学方法挖掘探测水监技术和数据采集,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水资源,比方通过研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将地球上水储量最多的海水转变为人类可利用的饮用水,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将工业废水滤化、沉降,转化为工业用水,用创新改变未来水环境。

结语

严竣的水环境现状,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为了促进我国全面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公民应当切实保护好我们共有的水资源,水环境管理部门应当各执其职,共同协助,政府部门健全水环管机制,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水环境管理系统,实现水环境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荣玲.如何提高水质监测质量的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243+278.

[2]陶静,李铁纯,刁全平.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进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9(04):51-57.

论文作者:王晓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及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晓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