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带动了国内各行业的进步和改革,特别是建筑领域。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建设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最为重视的内容。建筑管理成为保障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建筑单位通过不断改善工程管理手段,使得国内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没有得到处理。基于此,本文结合建筑工程的管理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期望为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工程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的管理影响因素
1.1主观因素
1.1.1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建成效果、功能使用以及节能环保等内容,并且材料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通常情况下,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需要进行相关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施工材料才可以投入使用,防止伪劣材料的使用影响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使用者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1.1.2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工具,由于现阶段国内科技水平迅猛发展,使得机械设备也得到扩展。如果机械设备使用不当或则购买不当,实际进行建筑施工阶段会加重工程推动的难度,并且留下诸多安全隐患。建筑工程合理运用一体化、智能化机械设备,可以高效增强施工速率,合理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所以,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必须将机械设备管控放置于重要地位,实现控制和降低建筑企业成本费用的目标。
1.1.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因为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均需要人员参与。比如: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设计,采购管理人员需要进行设备租赁与材料采购;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作业人员,并且工程管理工作也应该交由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的最终环节。人为因素贯穿建筑工程的始终,一旦具体环节的工作人员发生问题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的建设,这要求管理人员必须高度关注人员管理。
1.2客观因素
1.2.1政府管控力度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干预提供助力,建筑主管部门也应该肩负起相关政策、规定制定和出台的职责,因此其指导作用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结合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政府和主管部门过于重视指导,忽视了管理工作,进而出现建筑单位工程监管力度不到位等问题,相关政策和规定无法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1.2.2管理体制影响
因为政府监管机制的起步相对较晚,监管单位受到自身发展特征影响,使得监理机制整体发展呈现出滞后性。针对建筑工程而言,为实现对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要求监理单位应该作为独立性第三方参与建筑项目中,代表建筑业主利益提供管理咨询的服务,进而对建筑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以及造价等目标实现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实际管理工作中却存在诸多建筑单位使用各种方式收买和拉拢监理单位,造成部分监理单位无法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应有职能,丧失了工程监理的效果。
1.2.3环境安全要素
环境因素确定性也会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正式推进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不可避免的产生大批量粉尘,进而影响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引发一些建筑工程的纠纷事件。此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会出现大量污水,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会污染周围群众用水资源,影响自然环境的同时打击建筑单位社会形象与声誉。所以,建筑工程管理阶段应该重视施工质量,也不能够忽略环境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2.1重视团队建设
建筑工程通常会涉及到多工种人员,特别是管理工作方面,管理人员工作素养和综合素质非常关键。如果管理团队可以具备较强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各个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来把所有人员妥善组织安排,进而实现对具体施工情况给予个性化处理措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均需要进行相关学习培训,确保在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学习到更多工作知识和管理技巧。在此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施工质量与工程管理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要求的服从程度。此外,管理人员也应该按照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考核制度,确保管理团队能够不断完善和创新。
2.2升级管理模式
处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现有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继续为建筑工程提供优质服务,这要求管理单位必须及时升级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比如:把电子管理技术与工程管理有机结合,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储存。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现代化管理经验,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建管理模式。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人性化理念,管理人员需要在保障工作质量的条件上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爱护和关心,重视材料设备、人员调度等管理工作。
2.3控制项目要点的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进行控制管理工作需要由多角度入手,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现场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内容。针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内容应该提前做好统筹工作,并且加强对各控制要点的管理力度。比如: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多数以上的建筑单位过于重视采购材料与进场检查的工作,严重忽视了材料入场后储存工作,造成建筑材料储存阶段发生返潮、晒化等问题,而这也表明了对项目要点的严格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
2.4健全施工管控制度
建筑单位需要按照人员情况和项目特征等内容展开综合分析,进而对现有管控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把缺乏实用效果的管控制度内容进行剔除。管理人员需要把市场机制合理引入其中,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市场机制相对理想的约束和指导作用。针对施工过程中没有遵循施工规范地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处理,针对工作负责、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表扬,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对工作的积极性。
2.5落实管理监督工作
建筑行业想要稳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支持,所以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时必须发挥出政府职能,提高各施工单位监管力度,要求建筑单位建立起监督部门和监督团队。比如:政府监督部门没有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内容,会造成诸多潜在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如果内部监管部门没有综合考虑单位自身利益,对各项工作保持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也会影响工程管理的效果。监督管理环节应该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有效结合,真正意义上做好内外兼修,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有着极强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特征,而想要真正意义上做好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建筑单位必须全面认识到施工各环节的缺陷问题。把工程管理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各过程施工建设中,高质量做好具体的管理措施。通过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建筑单位获得更多经营效益预留空间,最终实现建筑单位的可持续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俊.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措施[J]. 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6, 14(15):81-82.
[2]潘振国, 马文超. 浅议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9):290-290.
[3]张平, 任婷.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黑龙江科学, 2017(5):164-165.
论文作者:孙瑞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单位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