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智的“传家报”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周文君
刘玉智与老伴蒋学美在他们的家庭藏报馆。(受访者供图)
一份报纸,浓缩了时间、浓缩了社会、浓缩了世界,尘封着历史的价值。但有谁会把报纸当成传家宝一样典藏?在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有一位藏报人,便是如此。
水池底板和池壁厚度均为0.25m,顶板厚度0.15m,均为C 25钢筋混凝土材料,底板下设0.1 m厚C 10素混凝土垫层。水池中设32根支撑柱,柱中心间距为3.8 m,柱子尺寸为0.3 m×0.3 m。水池边设圆形吸水坑,尺寸为直径1.2 m,深1.5 m,主要用于出水管路的接出,便于检修时水池的放空。
他就是年近80 岁的刘玉智。“一开始我也只是为了读报识字。后来发觉报纸简直是一本‘百科全书’,就开始收藏,藏了50 多年了。”刘玉智的这颗藏报心,执着了半个世纪。
1963 年,21 岁的刘玉智在原贵阳市面粉厂当通讯员,这份需要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让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的他倍感吃力。“看到办公室订阅的那些报纸,我想着可以通过读报的方式来识字。”刘玉智说,一开始他只是手抄或者剪报贴在小本子上,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整张报纸收集。
刘玉智的写作之路,也从那时开始了。几十年来,他在《贵州日报》《贵阳日报》等省内外党报党刊上发表了上百篇集报心得。
“报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图案,都带着时代的气息。藏报,就是在珍藏一段历史。”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分享这份“历史的馨香”,刘玉智产生了“办一个藏报馆,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念头。
我和教练落在沙滩上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呈大字形扑倒了。摔得挺狠,手机、鞋子、衣服里都灌满了沙子。我不想抬头,埋在地里像只鸵鸟一样呜呜地哭,眼泪和着沙子在脸上汇成了泥石流。
说干就干,他向亲朋好友筹钱,在老家永乐乡买下一块荒地,自己动手拉电线、架水管、当监工......2012年,这个由300 平方米展馆、200 平方米收藏馆和100 平方米仓库组成的藏报馆建成了。“没想到藏报馆很受欢迎,全国各地的报友都跑来找我聊天,连外国朋友都来了。”开馆以来,刘玉智的藏报馆接待参观者已超过8000 人次。如今,藏报馆里有各类报纸5 万余种。《国民日报》《救国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晨钟报》《晨报》等珍贵的老报纸,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而“丝绸报”“伞报”“3D 报”“请柬报”“生肖报”“福报”“寿报”“中国第一小报”等更让人大开眼界。
刘玉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人不读书看报是不行的。当年有人嘲笑他:“你想读出什么啊?”他憨厚地说:“只是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罢了。”在刘玉智眼里,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个:一家五口的温饱和孩子们的教育。
为了收集报纸,几十年来,刘玉智到过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和上海的文化街捡漏,到过机关、学校的资料室翻找,去过旧物市场淘过“宝”,甚至成天窝在废品垃圾站和废旧书报市场里。“一去就是一整天,家里大小事情,几乎都找不着他。”老伴蒋学美说,刚结婚的时候,家里除了一张床和几个装衣服的纸箱,剩下的全是报纸。“报纸越集越多,都只能睡在报纸上了。”每每“抱怨”起这个固执的老头,蒋学美更多的其实是心疼,“有时候他宁愿饿肚子,也要把饭钱攒下来买旧书报”。
发生于古元古代末期的中条运动,是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大量伟晶岩和伟晶状花岗岩,为龙首山早期形成伟晶状花岗岩型铀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强烈的中条运动,使铀活化并迁移,形成早期铀源层和贫矿化。中条运动后期,地壳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龙首山发生普遍海侵,形成了以稳定型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盖层沉积建造,到震旦纪末期,兴凯运动导致龙首山地壳抬升,形成阿拉善台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刘玉智的家中,只有一个家规,那就是:规规矩矩做人。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宽容别人、善解人意的良好品行。而父亲对文化的执着和信仰,更是深深影响着这个家庭。
在藏报馆里,刘玉智经常手捧报纸,翻翻看看,闻闻墨香。他希望自己收藏的报纸能被永久珍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国家的变化。
(责任编辑 / 袁燕)
标签:刘玉论文; 报纸论文; 报刊论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