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较于新课改而言,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课程系统性强、管理规范和师生间交流充分,然而长久以来,传统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一问题凸出的弊端就在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制衡,限制住了他们的潜力开发。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能力 现状分析
一、背景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不得不承认的就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有闪光点的,是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的,有的地方是依然适用于当前教育环境的。总的来说,有这几点,课程系统性强,管理严格、规范,传统课堂模式下师生间的交流充分,学习效率较高。然而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一问题凸出的弊端就在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制衡,限制住了他们的潜力开发。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1.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1)创新意识不足和创新思维缺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本土文化基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一直以来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的情况,究其根本,是在于缺乏创新思维。个体“思维”的形成,大致受先天遗传、后天知识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三方面的影响,遗传决定了因人而异的大脑神经系统,知识决定个体对外界事物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生活环境最终造就个体内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结果。遗憾的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缺乏创新型教师队伍,使得我国学生在后天的知识学习上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和创新成果贫乏。这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①创新知识基础薄弱:一来课程设计不合理,存在知识重复,交叉知识不足,创新知识不足的情况;二来知识陈旧,存在学生不主动学习,封闭式教学,教学不注重知识的扩散性等情况。②创新成果贫乏:一来创新环境不完善,存在学校办学压力大,实践教学环境少,学生不重视社会生活环境的情况;二来创新技能不强,存在设计能力不足,操作能力差,表达能力不强的情况。
2.问题分析
(1)高等教育现状不容乐观。①高校办学条件与招生规模相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34.5%,全国共有近2500所高等学校,其中高职院校1300所。相对于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规模,我国高等院校高校的普遍情况却是:办学条件紧张,经费短缺,投资不足规模效益较差现象严重,校舍、图书、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不足,都短时间赶不上发展的需要;教育质量难以保障。[1]②人才培养理念与社会人才需求类型相矛盾。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偏向于“创新型人才”,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则偏向于智力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2)高校缺乏“创新气息”以及大学生缺乏创新的“舞台”。创新思想的孕育和发芽,寄托于适宜的生存土壤;创新能力的产生依赖于宽松、进取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2]。因此,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孵化出什么样的思想。”我们应当积极营造、注意培养适宜的“创新环境”,有了好的环境,创新型人才就不难孵化、成长。大学生缺乏创新“舞台”。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设立“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委员会”,带头建立相应的创新团队,负责对学生创新项目指导、策划和监督。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开展创新能力竞赛,对优秀成果给予表彰。
(3)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①评价指标体系导向不明确,过程不规范。高等教育全国普及以来,评价指标体系却依旧是“老办法”,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成为了我国现有大学生的统一评判标准,而高校的类型却不是统一的,我们有专科学校,有师范类学校,有理工科学校,有综合性学校。坦白而言,“一刀切”的评价体系是欠妥当的,是不合适的。这些评价体系应试成绩为核心,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单纯划分为德、智、体、劳四个方面,忽略“劳”,将另外三个方面分别赋予权重,最后用总得分高低来对学生进行排名,以此得出评价。[3]这样一来,学生的差异性被抹杀,有特长能力的学生被限制,犹如锦衣夜行。同样,创新能力再强的学生也只能“泯然众人矣”。因此说,当前的评价指标体系导向不明确,过程不规范。②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仅仅通过开设课程,然后学生选课,接着传统课堂教学,最后考试,学生获得学分。这一套单调的评价体系只能被动的根据标准来摸索发展方向。③缺乏阶段性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跟随统一的“期末考试”进行,针对类型不同、能力各异的学生采取统一的评判模式,不能体现“创新能力”是在过程中浮动变化的,不利于个体及时发现、改善自身缺点,进一步成长。
参考文献
[1]董海林 易真龙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前途和出路[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l)。
[2]彭宗祥 徐伟 徐国权 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49。
[3]赵世安 高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咸宁学院院报,2011,(7)。
论文作者:夏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创新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大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评价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环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