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萍 左四琴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NICU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的应用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流质鼻饲治疗的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高营养鼻饲治疗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采用的高营养鼻饲治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良好有效的护理方式能促进病情的好转,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鼻饲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289-02
因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损伤,且昏迷六小时以上的为重型颅脑损伤[1]。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2],由于长时间昏迷不醒,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与治疗。本文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的应用及护理要点展开了研究讨论,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
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20例,女性为30例;最低年龄20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7.45±4.38)岁;
实验组患者50例,男性19例,女性为31例;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8.16±3.59)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流质鼻饲治疗法:可根据对照组患者的饮食习惯,流食选择奶粉、米汤等,采用普通流质鼻饲治疗的方法。一天四至六次,一次二百毫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验组患者采用高营养鼻饲治疗法,包括能全力、百普力、瑞素等肠内营养支持: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之后,需要静卧两天,具体方法如下:(1)能全力(适用于具有胃肠道功能障碍且不能进食、不愿意进食以满足机体所需的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禁忌:对本品成分有先天性的代谢障碍、顽固性腹泻患者等):将五百毫升听装能全力调成二千毫升的溶液,为实验组患者进行鼻饲治疗,一天四次,一次二百毫升。(2)百普力(适用人群与能全力相同;禁忌:胃肠道功能衰竭、严重的腹腔内感染、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采用百普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每隔2h进行1次鼻饲,容量为150ml,每天鼻饲总量在1500ml左右;(3)瑞素(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营养不良或者是摄入障碍的患者;禁忌:胃肠道功能衰竭、严重吸收或消化不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肠梗阻出血等):采用瑞素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每瓶容量为500ml,从低浓度开始,将营养液、输注管道和鼻饲管相连,持续进行滴注,滴注时间为24h,并逐渐加大滴注速度,由每小时50ml逐渐增至每小时120ml,保持39~41℃。
具体的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当患者心情低落时,护理人员应摆好心态及时与患者沟通谈心。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2)技能护理:患者应尽早进行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护理人员应保持胃管清洁通畅,时刻注意鼻饲液体的温度、滴速等。每个月更换一次胃管,每天为患者清洁四次口腔,注意各项鼻饲用品的消毒与清洗,以免损伤患者的鼻咽粘膜。对出现误吸、腹泻、便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处理,立即停止鼻饲,清除气道内残留物,控制流质的量。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两组患者对这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并将该指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这三项。总满意率等于非常满意率加上满意率。
1.3.2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将该指标分为显著改善、改善、未改善这三项。总改善率等于显著改善率加上改善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改善率与未改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束后,使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为18例(36.00%),满意为20例(40.00%),总满意率为76.00%;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为25例(50.00%),满意为23例(46.00%),总满意率为96.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为20例(40.00%),改善为21例(42.00%),总改善率为82.00%;实验组患者显著改善为25例(50.00%),改善为23例(46.00%),总改善率为96.0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术后蛋白质分解[3],消耗了过多的能量,并且不能自动进食,导致体内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病情的好转,影响了病情的治疗效果。此类疾病患者一般都采取鼻饲营养支持为体内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本文选用了高营养鼻饲法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在进行营养支持的同时,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样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生理反应,患者一旦出现误吸、腹泻等并发症,应当及时处理。并观察患者的大便颜色,次数,保持患者肛门皮肤干燥清洁[4]。护士要掌握昏迷患者插管技巧,妥善固定,检查并确定胃管位置,防止脱落。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2.0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0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饲营养治疗法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卢爱琴.重型颅脑损伤行鼻饲营养15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2):85-86.
[2]郑秀先,李雪松,李琦等.改进鼻饲管置入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4):5-7.
[3]陆珊珊,莫新少,韦翠英等.智能输液泵控制性持续滴注鼻饲营养的护理[J].广西医学,2006,28(10):1661-1662.
[4]毛金娥,方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59-61.
论文作者:周华萍,左四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营养论文; 满意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