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刘献芝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刘献芝

刘献芝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雷锋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因此为了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也是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利用生活化教学融入数学教学中的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和了解学科知识和生活事物的联系,就目前情况来看,研究内容围绕小学教学生活化展开的比较多,学界对此十分重视。主要内容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展开,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89-01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数学亦是如此。它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一门学科,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具体有哪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呢?

一、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作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进行有价值的思考活动,因此,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中,努力营造的都是一种极为严肃的气氛,教师所塑造的形象也是高高在上的“严师”,似乎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情也有所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现在这种相处之道俨然已经不再适用,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往往更加倾向于有亲和力的教师,喜欢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小学低段,不宜用过于严苛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压垮,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放低姿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认识,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最后,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科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转述出来,使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我一直追求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相处之道,当然,是建立在树立自己的威严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该认真时认真、该严肃时严肃、该说笑时说笑,界限分明,底线明确。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习惯成自然。于是,我不仅是他们可亲可敬的老师,也是他们活泼可爱的大朋友,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一直坚信,这是一份使人倍感幸福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打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与数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深入挖掘教材,明确编者意图,探索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了然于胸,知道什么样的话题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善于找到数学教学与生活间的契合点。

三、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正因为数学并不只存在于数学课上,所以我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也要延伸到课后。更何况,相对于一成不变的课堂授课而言,学生显然对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出更高涨的热情,我们不妨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多开展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赋予数学学习更多的趣味性,时不时地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更能够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之中的道理,让学生自己体会,要远胜过苦口婆心的劝导。因此,我们要做到:首先,优化活动设计,保证活动与数学紧密结合,并且能够促进课内知识的学习;其次,创新活动种类,能够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实现实践活动价值的最大化;最后,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应该成为学生释放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与其大包大揽,不如尽可能地放权,将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反馈等等都交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不要顾虑学生年龄小,其实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大很多,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数学教育发挥着重要职能,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课程,更是其他综合科目学习的基础。但传统教学模式,很多时候不能获得预期教育效果。新课程改革已对小学生数学教学提出新要求,明确指出应积极加强教学与生活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削弱数学知识概念抽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正比的,我们不能一味地、盲目地去努力,而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会停留驻足,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积极的思考,其实存在问题是正常现象,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才会臻于完善。其中,生活化教学既能够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又能够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我们要将其充分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7)

论文作者:刘献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刘献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