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严青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区)神经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治疗的患者,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简单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长,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89-01

缺血性脑卒中[1-2]是指患者的脑组织局部供血突发发生灌注减少甚至是血液完全中断,进而出现脑部组织缺氧、缺血以及供糖不足等现象,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以及血管损伤等导致的,而下肢筋脉血栓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因而加强对患者的责任制康复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治疗的患者,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31人,女性有69人,年龄区间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62.34±2.5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42人,女性有58人,年龄区间在41~83岁,平均年龄为(64.63±3.66)岁。所有的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且不存在精神疾病、传染疾病以及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在详细为患者与家属讲解本次实验后,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愿意承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研究人员将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将数据进行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取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在科室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每位护理人员负责相应的床位,为患者实施责任制康复护理,首先应整理好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每隔两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加强皮肤、口腔以及饮食护理,对于出现痰液的患者,为其实施叩击排痰护理;护理人员应为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在开展心理护理时,应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培养患者的乐观心理,让患者能够积极勇敢的面对疾病,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3-4]。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根据科室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主要包括患者在本次住院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是否有给予患者入院宣教及人员介绍、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是否与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满分为100分,80~100为患者十分满意,60~80分仅为满意,60分以下则为患者不满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同时,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出现的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在收集好上述资料后,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收集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处理后,使用SPSS20.0数据包展开数据计算,将数据分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再使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P<0.05)认为本次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为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康复训练,以达到恢复神经系统的代偿宫泽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发挥改善残余细胞兴奋度的作用;而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由于科室接收的患者人数较多,无法做到为每位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将责任制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其中,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皮肤、口腔、排痰以及饮食护理,为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积极勇敢的面对疾病,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观察组患者所获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将责任制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长,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敏,王新燕,张诚.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67-170.

[2]牟春英,屈彦,曹娜.氯比格雷治疗局限性缺血性脑卒中致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39-242.

[3]林奕,张月娟,廖若夷,余艳兰.五行音乐之角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肝气郁结型抑郁患者干预效果的护理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2):216-219.

[4]李艳丽,方晓霞,张伟,王欣.品管圈管理式延续性护理前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家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4):450-453.

论文作者:严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严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