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论文_李世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论文_李世玉

李世玉 湖南省湘乡市金薮中心校 湖南 湘乡市 411443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是顺应数学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引导小学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提高他们整体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52-01

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从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用兴趣激发创新动力、引导自主探究三个方面,探索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分析

(一)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环境、课堂气氛、教师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等。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具有自发的学习意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新学习思维,提升他们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提升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引导他们更好认识和理解各种新知识,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无论在数学、语文主要科目还是在其他科目学习上,都会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其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小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学习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获得创新思维,逻辑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解,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紧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只是按照老师的布置安排机械的去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独立的思考,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创新环境的影响下放松心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创新思维,自发的去学习新知识。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形成知识的双向流通。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创新方法,形成一个创新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教学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我就提前准备了各种图形模型以及能够标识图形运动轨迹的道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图形模型形状各异、各不相同,有的具有“轴对称”的特性,有的可以安装在道具上进行有规则的移动。这些模型、道具的运用极大活跃了课堂氛围,引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操作或者观察模型道具的组合、分解、运动过程,小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形成创新学习的氛围。在利用模型、道具教学中,把“图形运动”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如圆形、长方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在平移之后的变化等。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并去理解这些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用兴趣激发小学生创新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小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出他们创新的动力。把学生真正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兴趣的引领之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大胆提问、积极创新,主动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形成一种创新的学习意识。

例如,在《负数》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负数”这一数学概念,激发他们创新学习的动力,我就用“正反走”的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随机从全班找出“A”、“B”、“C”三名同学,以其中“A”同学作为“0”基点,“B”同学从“A”同学处往右走,视为正方向运动,每走出一步累计一个正数。“C”同学从“A”同学处往左走,视为反向运动,每走出一步累计一个负数。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们观察这三名同学的位置变化,经过“B”同学、“C”同学的运动,他们之间“A”同学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顺势引入“负数”的概念,在趣味的教学活动中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让他们准确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进而激发出创新学习的动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支持他们在学习中敢于突破、敢于创新。运用启发教学的方式,鼓励小学生勇于打破固化思想,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创造性潜能,发展创新性思维。结合数学教学目标,让小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在学习中总结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引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究,还要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摈弃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用兴趣的引领使他们始终保持对数学知识的新鲜感觉,消除在数学学习中的厌烦心理。还可以利用具有悬念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给他们安排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数学题,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数学问题解决中来,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去学习获取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来说,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挖掘小学生的创新潜力。

参考文献:

[1]龙继发.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63.

[2]何春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6):122-123.

[3]丰国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师,2018(S1):21.

[4]陈亚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34):33-34.

论文作者:李世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论文_李世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