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分析论文_朱红1 冯波2

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分析论文_朱红1 冯波2

1.苏州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江苏苏州 215200 2.南京鼓楼医院重症监护室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介绍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我国PICC带管出院患者不同的延续护理方式。旨在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新形式延续护理方式,更好地满足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

【关键词】PICC 带管出院 延续护理

20世纪80年代,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自引入临床以来,因其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患者易接受等特点得到广泛地使用 [1]。但肿瘤患者的治疗疗程长,一般有3~6个化疗间歇期[2],在此期间患者大多选择回家休养。化疗间歇期患者的PICC能否得到正确的维护将直接影响到导管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2]。而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从医院到家庭的有效延续。本文从我国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现状,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式进行综述。

1.延续性护理概念及我国的应用现状

1.1概念

延续性护理(transitional care)最早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是一种提供给治疗复杂但病情稳定的患者或者有康复需求患者的有成本效益的健康照护 [3]。2003年美国老年协会将其定义为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地点之间或者在同一地点不同水平的保健服务之间转移,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经由医院制订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4]。2012年黄金月等[5] 研究认为延续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指患者从急性期过渡到亚急性期、或由医院转移到家庭的过程中,以提高患者这一过渡期的安全性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的照顾为目的的一种护理照顾和服务。延续指的是患者信息、治疗关系及护理服务的持续无间断[6]。

1.2我国的应用现状

延续护理的提出能有效满足出院患者的健康需求,使得“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生活中,更具针对性及个性化。目前,国外延续护理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其作为住院护理的延伸,能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7]。国内延续护理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2002年香港理工大学,黄金月教授将延续性护理模式引入香港[8]。2007内地护理学者分别在上海、成都、浙江等地陆续开展了延续性护理服务。文献显示延续性护理实践已经被分别应用于癌症、神经外科出院、脑卒中、高血压、糖年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结肠造口术后等多种慢性病患者中[9-11]。

2.我国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现状

2.1 PICC专科门诊式延续护理

李静等[12]指出,通过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构建,为PICC治疗间歇期患者提供维护并发症的处理、个体化健康宣教及相关知识咨询,实施预约挂号及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等。提高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专科护理门诊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降低了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更多的PICC置管患者得到便利的、优质的、高效的、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保证。赵林芳等[13]通过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中心的导管维护网,为带管出院的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使患者享受规范便捷的导管护理服务。降低因维护不当导致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带管期间的安全,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持续提升了当地医院导管维护质量,达到医院和患者双赢的效果。

2.2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

电话随访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而相对低价的方法[14]。其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继续接受疾病康复有关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有效地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谭蕾等[15]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电话随访干预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遵医行为,从而降低PICC患者院外带管期间并发症,减少非正常拔管率。蔡淑华等[16]将PICC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个月后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对PICC带管出院病人开展电话随访,使带管出院病人顺利适应日常生活,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电话随访增加了医患双方的沟通,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知识水平。

2.3社区-家庭护理式延续护理

李君丽等[17]将带管出院的68例患者,按患者的治疗需求及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化疗间歇期带留置的PICC导管回到家庭,管道由经过培训及考核的社区护士或病区护士上门护理的患者;对照组是放化疗期间均在医院住院,直至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的患者,管道护理由病区护士完成。结果表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肿瘤患者化疗问歇期留置PICC在社区护理安全可行。王冶楚等[18]将126例行化疗方案且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医院社区联动是将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社区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培训后,由社区护士常规每周家访1次,讲解PICC置管注意事项,并发症观察,定期在社区门诊或上门为 PICC 患者换药。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社区联动护理降低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健康状况。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整合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2.4网络咨询式延续护理

2.4.1 PICC护理博客的应用

闻曲等[19]在新浪网建立托管博客,由专人管理,利用文章、视频、图片形式发布PICC相关日志、答复留言等,满足了患者、家属、护士、医生等各层面人士对PICC相关知识的需求。结果表明应用博客开展健康教育和学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共享性和互动性强。

2.4.2PICC短信平台的应用

胡玲利等[20]选取带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自主设计的健康教育短信平台对研究对象实施3个月干预,根据每位患者的带管时间、病情等通过短信平台向患者手机定期发送短信。结果表明:PICC带管患者短信平台作为一个进行PICC带管者健康宣教的管理工具,能够提高带管患者对带管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维护依从性,带管舒适度,增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短信平台可作为有效的健康宣教管理工具在临床推广应用,为带管患者提供全程、连续、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服务。

2.4.3网络视频的应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带管出院患者网络视频提供了便利。赖丽芳等[21]将79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按离医院距离远近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出院后常规每周回医院维护1次,观察组采取网络视频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导管观察并指导护理。结果显示采取网络视频观察、指导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是可行的,它可取得与定期来院复查同样的护理效果,节省时间与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络视频可以直观地观察导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家居远的患者通过网络视频可将医疗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延续护理方式。

2.4.4微信随访

微信是一款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手机聊天软件[22]。其交流方式多样、互动性强、操作较简单,是目前国内普及性最广的网络信息交流手段之一[23]。王伟[24]将PICC 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及离院后的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个月后对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微信健康教育有利于PICC置管病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病人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赵洁等[25]将微信群应用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知识宣教中。微信组组织群内患者学习PICC自护知识,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帮助患者更好地维护PICC管道。结果表明建立PICC微信群模式可提高PICC出院带管患者对自护知识了解,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宣教工作的满意度。王松峰等[26]在出院前将患者或家属加入专门建立的PICC延续性护理微信群,并指导微信群使用方法,使其具备在微信群内收发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PICC维护指导的满意度。

3.小结

综上所述,对PICC带管出院的患者提供延续护理,降低了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维护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患者带管期间的安全,使带管出院病人顺利适应日常生活,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顺应了我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国内延续性护理刚刚起步,每种延续护理形式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方法单一、人力物力花费较大等问题。如建立微信群存在患者人数的限制;使用电话随访用语言表述无图片、视频的感官性强;由于社区力量薄弱,上门服务并不能普遍开展等。所以应结合各项延续护理的优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形式延续性护理行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为今后的居家护理构建桥梁,是我们护理人员目前迫切面临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Roslien J,Alcock L.The effect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the RN'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knowledge, confidence, and psychomotor skill.J Nurses Staff Dev,2009,25(3):19-27.

[2] 李静玫,李海峰,马萍,等.PICC置管导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45-347.

[3] Kathleen MG.Evolution of transitional care settings:Past,Present,Future[J]. AACN Clin Issues, 1998,9(3):398-408.

[4] Coleman EA,Bolt C,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Health Care Systems Committe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 Am Geriatric Soc, 2003,51(4): 556-557.

[5] 黄金月,周家仪,王少玲,等.高级护理实践导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 Sutcliffe D,Lester H,Hutton J,et al. NICE and the Quality and Outcomes

Framework(QOF)2009-2011[J].Qual Prim Care,2012,20(1):47-55.

[7] 韦性丽,魏才娟,税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45-146.

[8] Wong F K,Chow S K,Chan T M.Evaluation of a nurse-led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mer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J].Into J knurs Stud,2010,47(3):268-278.

[9] 李淑霞,李亚洁.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6-20.

[10] 张敏,汪友兰,刘蕾,等.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J]. 护理学杂志,2015,30(5):30-32.

[11] 夏姣燕,李丽,张克娜,等.延续性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82-1584.

[12] 李静,田丽,郝莉,等.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79-81.

[13] 赵林芳,叶志弘,朱陈萍.以我院为中心的导管维护网的建立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41-43.

[14] Cusack M,Taylor C.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of telephone follow-up in colorectal cancer [J].J Clan Nuts,2010,19(17-18):2394-2405.

[15] 徐赛秀,汪华萍.电话随访管理降低PICC带管出院患者拔管率的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218-219.

[16] 蔡淑华,张兰凤.电话随访在PICC带管出院癌症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4):1366-1368.

[17] 李君丽,黄芳艳,韦桂源,等.肿瘤患者留置PICC在社区护理与院内护理的对比观察[J].右江医学,2013,41(2):223-225.

[18] 王冶楚,程娟芳,倪静燕,等. 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 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1802-1804.

[19] 闻曲,成芳,陈莎,等.PICC护理博客的建立与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11,26(19):86-87.

[20] 胡玲利,王红红,谭江红,等.PICC带管患者健康教育短信平台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11):39-41.

[21] 赖丽芳,毕小娥,胡爱珍,等.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 PICC 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81-82.

[22] 郝丽梅.阅读在身边-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J].现代情报,2013,33(11):159-161.

[23] 张惠萍.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8):15-17.

[24] 王伟.微信健康教育对 PICC 置管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28(12):4302-4303.

[25] 赵洁,郭佳华,周敏,等.微信群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3):1537-1539.

[26] 王松峰,英静静,刘志明,等.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患者PICC院外自我维护中的应用[J].2015,15(3):215-216.

论文作者:朱红1 冯波2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分析论文_朱红1 冯波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