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陈越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陈越

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宿州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仅可以给建筑工程施工提供诸多方便,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一旦控制和处理不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就极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1.1混凝土需要量较大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的体积和表面积都要大于一般混凝土,并且混凝土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施工技术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

1.2工程条件复杂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工程条件复杂的特点,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与一般混凝土浇筑施工相比较,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条件相对比较复杂,这就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施工技术要求高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和表面积都相对比较大,且构造厚实,在浇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蜂窝、露筋、凹凸不平、裂缝等现象,因此,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连续性浇筑,充分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1.4容易产生裂缝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现浇发生裂缝的机率应该是通病发生率最高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为几个方面:①温度应力引起裂缝(温度裂缝)。目前温度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是由温差造成的。混凝土浇注初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常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为室外环境温度,这就形成了内外温差,当这种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凝结初期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另外,在拆模前后,表面温度降低很快,造成了温度陡降,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②收缩引起裂缝。首先,干燥收缩是指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硬化后,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散失,引起混凝土由外向内的干缩变形裂缝。其次,塑性收缩是指在水泥活性大、混凝土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或在水灰比较低的条件下会加剧引起开裂。因为这时混凝土的泌水明显减少,表面蒸发的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这时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稍微受到一点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裂缝,随着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大,裂缝就会进一步扩展。

2提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措施

2.1合理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合理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确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不仅可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强度,而且还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设计过程中,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尽量减低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及单位用水量;降低砂率;选用优质缓凝减水剂;掺入粉煤灰;尽可能选择粒径大一些的骨料。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利施工,保障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

2.2施工工具的准备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先要做好技术方面的准备。首先,现场人员要对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及初凝与终凝时间对混凝土的供应单位提出相应的要求。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要有专职人员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在浇筑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最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要进行连续浇筑,否则会产生施工缝,影响质量。这就要求施工现场要保证水、电、搅拌设备及振捣设备正常工作,在施工现场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看守。

2.3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

在进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相关施工作业的质量,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也是提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非常重要的措施。所以,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宜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后期强度高的水泥,并宜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高性能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及其抗裂能力;②降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初始浇筑温度,在进行拌和混凝土时可以用水将碎石冷却;③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实际温度情况,合理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

2.4做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养护时间应不少于28d;对裂缝有严格要求时应再适当延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所以,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重点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进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一方面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硬化;另一个方面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日晒、风吹、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纹及破损等现象。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应该在12h以内对混凝土表面的进行洒水作业,并用麻袋片、草帘、竹帘、锯末、砂及炉渣等对其实施相应的覆盖,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土工布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大风天气浇筑时,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柱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或受冻,采用粗砂覆盖后覆盖锯末。

2.5施工管理监理人员

在工程监管中要对工程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便要求管理人员对施工相关知识进行充分学习,以便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在监管进行时,要在不通知施工部门前提下进行监管。此外,监理小组分配也要重视,在监理队伍中,至少存在一名对监理人员纪律监管的人员,以确保监管能高质量完成。除了对施工方式和原料检查管理外,还要对施工人员操作方式进行管理。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大多是没有经系统学习的农民工,对工程建筑方面知识薄弱,且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在需进行安全保护施工环节中常忽视了安全保障,这就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安全意识单薄还表现在对建筑设备操作规范不够重视,建筑设备安全操作对建筑本身高质量完成有很大作用。因此,不重视安全问题是当今建筑中一个巨大问题。除对安全提示不关注外,建筑项目中施工者专业素质低下也会造成施工中,部分复杂施工工序不能完成,不仅对建筑自身质量有较大影响,同时对建筑按时完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做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琦.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06).

[2]王子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3).

[3]关彤.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6(12).

论文作者:陈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陈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