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孤独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孤独概念的界定
孤独(loneliness)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所提及,然而要给它下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定义却十分困难。心理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如有人认为,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确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Jeny de Jong-Giereld,1987)。而Shaver(1987)则提出,孤独是“一种当自我意识觉察到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破裂的信号时,所造成的总体上的常常是突发的情绪体验”。也有人将孤独与独处或孤单、 孤立甚至孤僻等同而论。 Lttitia Anne Peplau 和Daniel Perlmen(1982)曾总结了一打有关孤独的定义,并且认为,尽管人们的理解不一,提法各异,然而从这些定义当中仍可以看出孤独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源自于祢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我们认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孤独的人往往社交不足或存在人际关系缺陷,并为此而深感痛苦。那种客观上似乎与他缺乏接触,或处于社交孤立状态而没表现出心理上痛苦的人,我们不能将其判断为孤独:有些人虽然客观上人际关系和社交联系是充分的,但仍因对现有水平不满而深感痛苦,那么他依然是孤独的。
孤独(loneliness)与独处(aloneliness)不同, 独处是一种避开他人而独自一人时的处境,它是一种客观状态而非主观体验。独处既可能是不愉快的,也可能是愉快的。有人独处时虽然客观上处于社交孤立状态,但并不感到自己缺乏与人接触或非要与人交往,而是精神上有所寄托,感情上与自我保持交流,内心充满令人满足的自我滋补体验,这时的独处是有益的。独处非但不会引发孤独,有时还会成为人们刻意追求的状态。许多科学家、作家、学者正是在独处的条件下有所创造和发明。Reed Larsan和Meery Lee(1996)认为善于独处是情绪上成熟的标志,独处可帮助人们建立新价值,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创造。他们的研究发现,善于独处的人应激能力强,病后康复快。独处能力高的大学生更有生活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逃脱不了孤独的痛苦,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没有人永远孤独,但却有人长期孤独。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二、孤独的影响因素
孤独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一般从环境因素,个体差异变量及背景特点等几个考察孤独的原因。
(一)与孤独有关的环境因素
孤独虽然是一种主观个人体验,然而它的产生与发展显然与个体所处的社交环境和个体的社会关系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处在孤单、陌生、封闭、不和谐或突遇挫折的客观状态时,就极易诱发人的孤独感。例如,儿童与青少年在受到周围人的冷漠与孤立时,易产生孤独。成年人爱情关系的终止和破裂、配偶亡故、失去亲人、同他人不和时,也易感到寂寞和孤独。远离家乡和亲人,就更易诱发孤独思亲的感情。那些长期处于社会交往隔离或人际环境较为封闭状态的人往往倍受孤独之苦。Peplau和Perlman(1979)认为, 社交孤立和社会关系的缺失将构成个体所期望的人际互动的不足,进而引发孤独。
Russell、Peplau和cautrona(1980 )研究了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有四分之三的大学新生自我报告有不同程度的孤独体验,并把离开家庭和与旧朋友分别作为自己孤独的主要诱发事件。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UCLA孤独量表得分与下列情况呈正相关:每天独处的时间(r=0.41),独自进餐的次数(r=0.34),独自过周末的次数(r=0.44)。与朋友交往的频度(r=0.28),好友的多少(r=0.44)。呈负相关, 有许多学者研究了个体的社交网络状况与孤独的关系,发现那些社交活动少、社会关系松散、社会结构紧密程度低的个体往往会产生较强的孤独感,心理健康水平也低,而且易患各种身心疾病。其中缺乏亲密的感情依恋关系对孤独的影响最大。
Stokes(1985)考查了社交网络变量与孤独的相关,并将个体的社交网络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网络大小,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关系的数量和经常与之交往的人数。第二是网络中与之关系密切的可以信赖的人数,他们能在个体需要帮助时给予全力支持。第三是网络中亲属的比例。第四个是网络的密度,它涉及的是个体在网络中与其他人交往的频度。Stokes研究结果发现,社交网络的这四个难度中,第二个方面与孤独的相关最为显著。其次是网络中亲属的比例。他认为个体社交网络中亲属比例少可造成个体缺乏他们所需要的亲密依恋关系因而也易孤独。网络密度与孤独亦呈显著相关,孤独的人往往会表现出社交回避行为,与其他成员的交往频率较少。而社交网络大小只与孤独呈现出较弱的正相关。Stokes还用社会支持行为问卷考查了个体所获取的社会支持行为与孤独的相关,结果也发现二者相关显著。
也有人认为(Sermat,1985), 引起孤独的社会关系是不足既可以是数量上的,也可以是质量上的。比如,我们可能觉得朋友太少,不足以满足交往的需要;也可能觉得朋友虽然不少,但朋友关系大都浮于表面,不能与之倾心交谈。其中社会关系质量对孤独的影响更大。有关的研究(Jones,1982)发现,大沉重的孤独感与其社交频率、个体所花费的交往时间、与异性接触的比率相关并不显著。 另一项研究(Catronaand Peplau)的结果也说明,在孤独的相关因素中,与朋友、异性伙伴和成员保持满意的亲密的关系要比社会交往次数、朋友数量、约会次数、家庭距离或与家庭成员的联系更为重要。De Joung-Gierveld(1987 )的研究也发现,在成年人中,有无挚交和可信赖的配偶的支持对个体的孤独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个体社会关系对孤独的影响,不难与其社会关系有或无、多或少有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其社会关系的技师有关,个体有无亲密可告的社会关系与孤独程度显著相关。
(二)与孤独有关的人格特征
在深入探索孤独的影响因素时,人们越来越强调个人与人格的因素的作用。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孤独与人格和个体差异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格牲影响到人们对其社交情景或社会关系状况的知觉与评价,影响人们对其自身处境的理解,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孤独感。面对同样的人际情景,有的人可能不会感到孤独,或孤独的程度较低;而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孤独,或者孤独的程度较强。当个体的人际关系缺失时,有的人可能会将此视为一种挑战,试通过发展新的社交关系改变现状,或学会了愉快的独处;而有的人可能易于感到孤独或持续感到孤独。因此,人格因素中能是孤独与环境的中介变量,也可是孤独的直接原因。
孤独与很多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相关。Perlman和Peplau(1982 )的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孤独的人往往是羞怯的、较内向、人际角色被动,因而他们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变得困难,从而增加了孤独的可能。也有研究结果证明,孤独的人往往社交技巧拙劣、社交能力差、有更多的社交焦虑、更抑郁和神经质(Jones,etal,1981;Hojat,1982;Russell,1980;Clark and Solano,1992)。
Stokes(1985)探讨了孤独与外向, 神经质及自我袒露(self-discloure)的相关,结果发现这三个人格变量都与被试的UCLA孤独量表得分显示了显著相关。其中神经质与孤独相关最为显著。他认为,神经质的人往往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害怕被拒绝,使用过当的自我防御机制,因而常感到孤立无援。外向与孤独呈显著负相关。但回归分析发现,外向与孤独的相关受个体社交网络大小的影响。他认为,外向者往往乐于与人交往,因而可获取较多的人际关系,较少感到孤独。自我袒露与孤独也呈显著负相关。他指出,孤独的人往往不能有效地对他人进行自我袒露,表现得过于自我封闭,因而也常陷入孤独之中。
孤独与自尊的关系是大家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一般的研究结果表明, 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 Loucks(1980)发现,孤独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较低、自我概念差。Russell,Peplau and Cutrona(1982)研究了UCLA孤独量表与大学生的社交自尊相关,结果显示二者相关及显著。其它的调查也发现孤独者常感到自己无吸引力、 无价值、 无能和不可爱(Jong- Giereld,1987,Williams and Bomdt,1990)。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经常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个体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而孤独者又可能因为自己缺乏人际关系渴望一种归属关系而降代了自我价值感。
也有研究指出,(Gerst,1983),自我评价过高也可导致独。自我评价过高的人经常自以为是,孤傲清高,同时存在着要有不同于他人的判断和观点的强烈需要, 以此为他们社交孤立得补偿。 Sisenwein (1974)假设,孤独来源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差异,然而,研究结果与期望的相反,孤独的高低与这种差异并不存在显著相关。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热情、富有同情心、关怀、对他人情感开放等人格特点与孤独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独自能力、支配性、成熟、敌对等也孤独存在一定的正负关系。
台湾学者张春兴(1993)认为,经常感到孤独的人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说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唯与下列个人原因有关:(1)缺乏社交技巧,不能在与别人接触时体察别人并适度表现自己。 (2)过分重视个人爱好的即刻满足,忽视他人的权益与要求, 无从在人际间建立分忧或共乐的亲密关系。(3)对人缺乏同情与同理心, 既不能感人之所感,也不能知人之所知,因而无法获得他人的感情回应。(4)自责倾向过重,与人交往过分患得患失, 因恐惧失败心理的影响而导致社会活动的退缩与逃避。(5)个性悲观,对人无信心, 与人交不能坦城相对,不能表露自己的特点,因而无从获取对方的理解与尊重。
(三)与孤独有关的背景变量
与孤独有关的背景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住房以及社会文化前景等。
性别: 很多研究孤独的学都探讨了孤独与性别的关,然而结论不一。大多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自我报告有更多的孤独感,孤独狮测量的得分也高。Borysetal(1985)认为, 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女性的孤独实际上高于男性,而是因为男性不愿袒露自己的社交无能和消极情绪所致。
年龄: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似乎老年人更易感到孤独。但有关的研究结果发现, 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有更高的孤独感(Clackand Aderson,1980,Cantor,1990)。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年轻人面临上学、工作、建立家庭等各种社会变迁,经历了较多的人际变化;二是年轻人比老年人有更高的社交渴望,更愿谈论情感方面的问题,也易承认孤独的事实。
婚姻状况:一般研究认为,已婚的成人比未婚的成人较少感到孤独,生活也较幸福。良好的婚姻可为个人提供依恋和感情寄托、及信任与关心, 因而能减缓孤独或防止孤独的发生(Coleman,1976,de
Jong-Gierveld,1978,1987,Lopata,1979)。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有些已婚成人由于朋友太少或婚姻不满而更感到孤独(Gove and Huyhes,1980,Veenhoven,1983)。
收入: 一般的研究结果发现,富有的人比贫穷的人较少地感到孤独。这可能因为富人有更多的金钱和机会参加娱乐及社交活动。
居住情况:居无定所、经常搬家、高层楼房、无邻居等也与孤独有关(de jong-Gierveld,1987),这种相关常受其它因素调节。另外, 个体的职业也可为人们提供不同的社交机会和社交网络,因而对孤独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探讨孤独的相关因素时,人们也非常关注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有人认为,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人们源于孤独的苦恼已达以流行的地步,孤独意识泛滥(王健 1997)。这与西方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有关。对此,弗洛姆曾作过论述,他指出,“中世纪的田园生活被文艺复兴后的资本运作打破以后,人们从封闭的世界中起出来,世界成为没有边界的,同时也是危险的。由于人们失去了过去那种固定的地位,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其结果是对自己和生活的目的感到怀疑,他遭到庞大的超人力量—资本的威胁。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人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敌对的疏远的,他自由了,但这也就表示,他是孤独的、隔离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在缩短,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把人结合为一个整体。然而,又使人与人之间高度离散,心理距离在加大,物质需要想对满足了,对感情的渴望却难以满足,人们对精神交往的渴望与这种渴望实现程度之间产生了差距,导致了孤独意识的发生。西方心理学界最近十几年对孤独的研究之所以发展较快,也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关,如离婚率升高、鳏孀居人数增加、以及迁居和都市花带来的问题密切相关。
总之,与孤独相关的因素很多。早期的研究常常存在着情境论和特质论之争,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孤独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既与环境因素有关,亦与个体的心理特质紧密相连。二者往往共同影响到个体的孤独程度。心理学家和临床工作者较为关注的是哪些人易于孤独和持续感到孤独以及孤独的诱发因素。
三、孤独的评定
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孤独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并且将其视为一种不愉快的经历或状态,然而由于孤独是一种很强的个人主观体验,难以直接观察,缺少明确的表现形式,因而准确地评定和判断一个人是否孤独,或者把了孤独从其它心理现象中区分别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人们只能依靠孤独者的内部描述或从其它相关特征去推测一个人是否是孤独的。此外,人们在孤独的自我判断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由于羞于窘迫,一些人不愿承认孤独。这些也给孤独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从目前有关文献看,人们一般从孤独的感情、认知和行为这三个维度的特点来考察个体的孤独心理。
(一)感情形式
孤独是由个体感觉到社交不足或人际关系有缺陷时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是令人痛苦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经常感到孤独的人是非常不幸的。弗洛姆(1959)认为,人也许能忍受诸如饥饿或压迫等各种痛苦,然而却难忍受所有痛苦中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Weiss(1973 )也将孤独描述为一种令人无法补救与恢复的痛苦体验,他指出,孤独的大学生易感到愤怒、封闭、空虚和困窘。Perman和Gerson(1978)的研究发现,孤独的人常常报告他们是不幸福的、不满意的、感到悲观和压抑。而且描述他们紧张、焦虑、烦躁和对人有敌意。
Rubestein和Shaver(1982)曾在《纽约时报》用NYU孤独自我报告问卷公开询问人们孤独时的情绪表现以及孤独原因和应付方式。他们选用了27个与孤独有关的描述人们负性情绪的形容词或副词,供被试选择自己感到孤独时的情绪表现,根据2万余份答卷者的回答结果, 经因素分析抽出四个主要成分,依次是(1)绝望(Desperatlion), 含有孤立、 无望、 害怕、 被抛弃、 不幸福等情绪体验:(2 )抑郁(Depression),包括悲哀、压抑、空虚、自怜、忧郁等体验;(3 )烦躁不安(Impatient boredom),含有厌烦、心神不安、 愤怒和无法专注等情绪:(4)自贬(Self-deprecation),包括自卑、愚蠢、 羞耻及无力等感觉。
Scalis,Ginter和Gerstein(1984)以大学为被试, 让他们写出感到孤独时的情感体验,然后从中挑选出70个有关形容词施测于大学生,根据他们对这些形容词选择的频度和强度,经因素人析得出四个因子:(1)衰竭(Depletion),包括空虚、 麻木、 退缩等感觉:(2 )(Isolation)孤立,含有无人爱、无价值、丢人、无望等;(3)激越(Agitation),含愤怒、敌意、有罪、紧张等。(4)颓丧(Dejetion),如消沉、抑郁、自怜、迷茫等。
许多研究发现,孤独与抑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孤独常常伴随着抑郁,抑郁的人亦常报告自己感到孤独(Bragg 1979;Peplu and Cutroa,1980,Weeks,1980)。Andeson等人认为孤独与抑郁具有交叉重叠性, 孤独从属于抑郁。然而, 孤独与抑郁毕竟不是同一体验, Russell (1980)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用于测量孤独的UCLA量表得分与用时测量抑郁的Beck问卷得分的相关情况,结果发现二者评定的显然不是同一内容。孤独与抑郁虽然相关密切,但二者又具有相互独立性。
从有关文献可以看出,孤独时人的感情表现经常是弥漫性的,又伴有其它负性情绪体验,很难用某一单一情绪特征去标志它。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寂寞、孤单、空虚等感觉来描述它。
(二)认知因素
在考查孤独时,明确孤独者认知过程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孤独情绪的产生和表现强度显然要受到个体对自己人际交往水平和人际处境状况的知觉,理解和评价的制约与影响。Perlman(1982 )的观察研究发现,孤独的人在人际交往情景中常常不能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注意,过分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对微小的线索过敏感,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常加以歪曲或曲解。而且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都较消极。
Peplau and Perlman(1982)认为,孤独的人可能发展了一种不准确的人际关系标准和不切实际的社交期望,而且严重依赖这种自我标准和期望过去理解和评价自己人际关系状况及社交水平;常感叹“没有人真正理解我”。同时又害怕与他人公开比较将暴露自己的社交无能和失败,因而隐瞒自己不满意的感情或避免讨论社交问题,其结果是难以获取交往中的正常体验,造成感情上与他人的隔膜与疏离进而愈加感到孤独。
孤独者也常为他们的社交不足和人际缺陷寻求因果解释。 AnnePperlman 和Maria Micoeslis 等用多维度归因量表研究了大学生的孤独与归因的相关,结果发现孤独分高的大学生常将社交成败归因为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如运气和背景等。Andeson(1980)认为, 经常感到孤独的大学生常用一种自我挫败归因风格解释他们的社交结果,将自己的社交失败和孤独归因于不可改变的人格特点如自插和羞怯以及能力低,而将社交成功归因于人格控制以外的环境因素。Cutrona(1982 )比较了较快从孤独中恢复即短期内克服孤独的大学新生与持续孤独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不同,结果发现,持续孤独的大学生多将自己的孤独及不能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归因于人格,害怕被拒绝,缺乏交往知识和能力等。这种归因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个体降低自我评价,并影响个体对孤独的应付方式。
(三)行为表现
人们也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和线素来确认一个人是否孤独及孤独程度。比如孤独的人往往社会接触偏少,社交技能拙劣,被动交往,经常对现有的人际关系表示不,关系易破裂等。虽然独自一人的时间并不一定预示孤独,但亦可作为孤独的一种评定指标。
Jones,Hobbs和Hockenbury(1982)研究了在UCLA 孤独得分高的大学生与孤独得分低的大学生的交往情况,结果发现孤独的大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有较多的自我关注,较少注意对方, 很少向同伴提出问题。 Horowitz,French和Anderson(1987 )观察了孤独和非孤独的大学生在解决假设的人际问题中的反应,结果发现孤独的大学生表现的人际无能,几乎不能有效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案。也有研究发现,孤独的人对非言语信号理解性差,表达不准确(Quintana,1984), 在交往中易受他人的控制与影响。
Pook和Peplau认为孤独的人行为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交往行为不当,社交技巧差;二是自我袒露方式易真诚极端;三是交往中表现的易羞怯、焦虑和退缩,交往信心不足。
孤独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角,其评定标准和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只是根据有关文献区分出三种成分。由于人们对孤独的概念理解不一,因而在孤独评定的标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强调孤独的感情成分,有的重视自我评价。早期的研究较多关注孤独的情感成分和行为表现,着重考查直接导致孤独的各种社会缺陷,如人际关系缺失和社交不足。后来的研究开始探讨孤独的认知线索,强调孤独者的人格和个人因素对孤独的影响。Young(1980)认为, 对孤独的评定应包括孤独当事人的孤独史、情绪特点、思维状况、自尊、社交技能及个体对孤独的应付方式等。评定核心就是将孤独视为一种个体对社交不足的主观反应。
四、状态孤独和特质孤独
Young(1980)指出,在对孤独这种现象进行评定和考查过程中,时间维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探讨孤独的时间特征对孤独的病源学研究和孤独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很明显,一个长期感到孤独并缺乏满意人际关系的人和因离家上大学最近才感到孤独的人对研究者而言是应区别对待的。为此,Young和Beck 曾将孤独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Young认为, 长期孤独源自个体长期以来一直感到缺乏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或长期衬交不足和存在社交缺陷:情境性孤独则产生于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的破裂和瓦解及改变时,或人处在陌生、封闭、孤单的社交环境中:暂时性孤独则涉及的是我们的绝大多数人都时不时体验到的偶然的孤独感。长期孤独的人难以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感到孤独无援或与他人疏离,并为此而深感痛苦。情境性和暂时性孤独只是对环境变化的暂时性反应,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亦可转化为长期性孤独。 Young研究了大学新生及成年住院病人的孤独感, 发现因对新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孤独的大学生与长期具有孤独感的住院病人,在孤独的表现形式如情绪、认知和行为上有明显的不同。他指出,如何帮助长期了孤独的人尽快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另其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咨询和治工作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
Gerson和Perlman(1979)及Shaver等(1985 )也对孤独从时间上作了区分。他们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可能为一时性、境遇性的:也可是长期性或特质性的。前者即Young所说的暂时性和情景性孤独, 统称之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质孤独。特质孤独可能是一种慢性和长期存在的慢性孤独,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质。Perlman和Shaver的研究发现, 状态性孤独较特质性孤独者在人际交流中表达的更充分,状态性孤独努力尝试与人交流,在交流中也更主动,而特质性孤独则否。另外,特质性孤独与社交技巧拙劣、应付能力差以及归咎于社会性失败相关显著。
五、孤独的测量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心理学和临床治疗的文献中已有有关孤独的研究报靠。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测量工具,以至少有贡献的研究。七十年代末,UCLA 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Los Angels)问世,有关孤独的实验研究才有所进展。
UCLA孤独量表首版于1978年(Russell et all),曾经在1980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分别为第二版和第三版。第三版已有中译本(刘平“孤独的评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增刊,299-230)。 该量表自评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频度评分:4=一直有此感;3=有时有此感;2=很少有此感觉;1=从未有此感觉。其中有9个条目反序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孤独”一词未见于任何条目之中。Russell(1980)认为, 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被试回答时的偏性,因为孤独是一种名声不好的状态。第三版已用于各种人群的研究。Russell(1988)等人对487名美国大学生的的研究结果是平增多分M =40.1,标准差SD=9.5。内部一致性被受试者接受和掌握, 在孤独的评定中优于其它量表。第二版和第三版问世发来已被国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领域。我国虽有第三版中译本,然而未见有研究报道。
UCLA孤独量表并未给受试者规定的时间范围,因而不清楚它测量的主要是状态抑或是特质。间隔两月重测相关为0.73,七个月重测相关为0.62,提示该量表具有特质成分。另外,该量表没有直接提到“孤独”一词,这虽有助于消除被试者的反映倾向,然而一些研究发现,明确的孤独自我标签对评定孤独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Shver等(1985 )又编制了用于区别状态孤独和特质孤独的两个平行量表,即状态一特质性孤独量表(State versus Trait Loneliness Scales )每个量表包含12个条目,其中8条来自UCLA第二版,4条来自NYU孤独量表(Rubensteinand Shaver,19822),之所以加上后面4条是因为它们直接提到孤独。 每个量表都采用五级评分,状态评定的指导语是“最近几天”特质评的指导语为“最近几年”。两个表的人值均可从12到60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报道较少,其信度和效度尚需近一步探讨。
六、孤独的干预与治疗
从有关文献看,孤独的干预与治疗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Rook和Peplau(1982)认为孤独的咨询与治疗之所以被心理学工作者和临床治疗者所忽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们一直没有把孤独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问题或症状加以对待,许多人仍将孤独视为是一种与其它心理痛苦形式相互交重叠的成分,如有些人认为孤独从属于抑郁等。二是孤独与共它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问题相比,还没有此起他们足够的关注,人们尚存在不用专门的治疗和干预孤独可以自我克服的偏见。三是受社会学家们的影响。社会学家们一般将孤独视为社会问题,认为孤独是由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引发。因此要防止或减缓孤独需要改变社会环境而不是进行心理治疗。最进几年,有关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对成年人或青少年的一般孤独问题的干预与治疗的报道并不多见。
Young(1979)曾以Beck的认知行为法为基础, 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较早提出了一套针对长期孤独者进行个别治疗的模式。他们为人们的孤独情绪与行为改变与其认知密切相关,通过改变孤独者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帮助其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可达到改善孤独情绪及社交行为障碍,并能预防复发。Young总结了长期孤独者在独处、自我概念、 社会交往期望、人际信任等12个方面的典型的不正确思维,和在此基础上产生和不合理假设,行为及情绪表现。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设法让孤独者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孤独源自这些不正确的思维和假设,并帮助他们尽管变这些不正确思维方式,矫正不良行为,最后达到治的目的。Young 的治疗过程一般分六个阶段:(1)克服有关独自时的焦虑与悲哀;(2)尝试结交新的朋友;(3)与值得信赖的朋友进行自我袒露; (4 )与伙伴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5)与们伴发展成相互依恋的关系;(6)维持长期的友情关系。
Peplau和Perlman(1982)从其孤独的认知观出发, 也探讨了孤独的应付与干预策略。他们认为,孤独的干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 )改变个体的现实人际关系,如帮助个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设法义分利用个体已有的社交网络。(2)调整个体的社交期望水平, 如让孤独的个体重新考察其交往标准,重新确立期望值,甚至降低期望水平。 (3)让孤独的人正视自己的孤独体验,改变不良的应付方式,如曾加交往的主动性等。他们特别强调孤独的人认知构成的改变,重视对孤独的人进行人际归因训练。而且他们认为,既然大多数人不能从专业人员那里获得帮助,那末建立孤独者的自我帮助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几年,有关孤独者的团体咨询发展较快,如Murphy 和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的人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其他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关尝试,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拙劣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并综合动用其他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因对孤独的含义理解不一,其侧重点也不尽一致。
总的看来,近些年来孤独的研究在西方发展较快,许多心理学家和临床工作者对孤独概念、测量与评定、影响因素及干预和治疗等方面做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然而从有关文献看,有些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一是在孤独相关因素的研究中,人们多将视点放在诱发孤独的客观因素方面,较多关注影响孤独的环境变是和相应的情感表现,相对忽视与孤独有关的个体差异变量和认知因素:二是在许多研究中,孤独概念的界定并不相同,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也有不同,以致出现一些不正确定甚至相互矛盾的结果。很多因素如自尊、外控、社会支持等与孤独的关系可能存在着双向的相互影响,何为因何为果,仍无定论;三是研究对象年龄阶段的不平衡,大多研究针对的是社交孤立者,如孤独寡老人、丧偶或离异者的孤独问题,面向青少年的孤独感研究偏少;四是孤独的干预治疗不亦未引起足够重视,已有的干预也缺乏特有的模式。
从有关文献着手我国对孤独的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虽然不少人经常用孤独一词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已认识到它的危害,然而很少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探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多变,人们对交往的渴求日益强烈,随之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与之有关的情绪困扰,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令人痉的孤独感。许多人感到目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相互沟通困难,隔膜与疏离增加,交往的渴望不能满足,并为此深感孤独苦闷。这种情绪不能及时加以调探,久之势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失常。因而孤独的研究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未来的研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1)相关领域的研究。因为孤独虽然只是个体社交不足或对人际关系缺陷的主观体验,然而,它的涉及面很广,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对孤独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本土化研究。国外对孤独的研究颇多, 而国内很是欠缺,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国外的理论、量表及方法并不能直接套用于国内的研究,这就需要有个本土化的过程。国内学才有必要结合我国特点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