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 四川省邻水县城南镇解愠中心小学 638500
【摘要】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小学生各项能力都在发展等问题的影响,所以当前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不算突出,学生对语文能力的掌握据有较大的提高空间。造成学生语文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课堂缺少趣味性、学生仍存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定位,无法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较为重要的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将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教学方式忽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关注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综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融合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207-01
引言
语文教学有两点需要关注的方式,即是阅读和写作,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增加对词语、词汇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表达自身想法的重要方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合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通过观察得到的知识进行记录。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1.1重合关系
语文教学主要有阅读和写作组成,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会获得想象、理解、认读的能力培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提高,而在写作教学中,学生会经历理解、思考、分析的过程,两种教学在学生的思想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有着重合的关系。
1.2一致关系
其实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两者具有一致性,即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分析和了解教材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体会,同样在小学语文写作练习中,小学生需要构思自己的文章,所以在思想上两者存在一致关系。
1.3深化关系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着相互提升的深化关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模仿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方法,掌握词汇和词语的使用,所以写作需要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阅读有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有着深化关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1.4提升关系
阅读是写作提升的关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掌握较多的写作知识,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模仿,同时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技能、语言素材、阅读经验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写作提升的重要方法,对写作有着提升作用,两者拥有提升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融合途径与实践效果
2.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则会执着主动的追求、勤奋的探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作品,从而体会到学习新知、了解未知的满足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难度,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通常学生建立阅读的兴趣后,教师可适当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先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此外,教师应从评价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是因为小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意识,多依赖于外在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肯定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鼓舞,积极认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肯定学生之后,应该讲明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水平。
2.2深挖教材,积累素材
积累在语文写作和阅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整合阅读和写作时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历史典故和佳词妙语,使学生在长期积累中形成语感,继而在表达中妙语连珠,从而保证在作文时的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恰到好处,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另外,语文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理解文本真正的内涵。以《童年的发现》为例,当学生阅读到“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小作者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学生们展开讨论,说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回答的内容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表层原因:由于生物课老师误会了作者小时候在课堂上发笑表现,将小作者赶出了教室;另一类是深层次原因:作者内心里有感于自己更早时候独立思考到了胚胎发育的客观规律认识,更多的体现是对于自己的感慨,感悟小时候惊人的想象力。这样学生能够写出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作文。
2.3读与写相互结合
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吸收,写作的基础就是阅读,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汲取营养,这样能够从读到写,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与结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遣词造句和篇章结构方面相对合理,为学生的写作模仿提供参照对象。如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特点、结构、优美词句等,模仿这些方面来丰富写作的素材,熟悉写作思路。其次,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是指阅读书报过程中所作的文字记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提高思维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每周接触的优美词句,在长时间的记录下积累丰富的素材;而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写随笔,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学生需要反复诵读和品味这些读书笔记,加深印象的同时多一份回味,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总结
培养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明确读、写之间的四重关系:重合、一致、深化、提升等,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积累素材,通过深挖教材实例,不断丰富授课的内容和内涵,形成在读中写,写中读的良好学习习惯,相信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够更好的得以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于永博,席英.教育革新2017年04期.
[2]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邹夏英.学苑教育2018年18期.
论文作者:张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关系论文; 过程中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