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3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种类的要求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整个建筑行业也因此而成为了朝阳产业,作为房尾建筑组成部分之一的砖砌体施工与整个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说提高砖砌体施工技术水平十分重要,但是在我国,房屋建筑中砖砌体仍然缺乏标准化、合理化和系统化,本文首先探讨房屋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然后分析砖砌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最后提高砖砌体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加快,房屋建设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砖砌体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砖砌体结构具有优良的性能,例如耐火性、持久性、保温隔热性、节能环保性,所以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在砖砌体施工环节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而应当更加重视砖砌体施工技术。
二、砖砌体施工的材料准备
在砖砌体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顶埋件、拉结钢筋、水泥以及砌体,即便是在建筑工程中,砖砌体施工技术最为普遍,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并且这些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在实际的准备工作中,有两样材料是必备的,即砌筑砂浆和砖。
在施工过程中,砂浆传递上部荷载进,从而增加墙体的强度,砂浆的调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保证砂浆具有良好水性,要合理控制砌筑砂浆的分层度、砂与灰膏的范围以及机械搅拌时间,机械的搅拌时间在调解剂前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砂浆一般有水泥砂浆和石灰砂浆两种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气温来判断砂浆的存放时间,不可过长,一般要做的随拌随用,及时使用完毕。在选择砖使,基本要求与砂浆一致,那就是必须要保证砖的数量、品种要符合施工要求,并且满足国家标准,由于砖本身过于干燥,假若是吸收了砂浆中过多的水分,就会导致粘结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所以在施工前最好是将砖浇湿,把握浇水时间,保持水分。
三、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步:抄平及放线。在砖砌施工开始前有一系列准备工作要做,在抄平水平面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楼层的层标高,标准高度的确定依据基础顶面,抄平工作使用的是细石混凝土,当然,水泥砂浆也可以代替细石混凝土,以此来砖墙高度达到一致,然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位置做好基础顶面,最后确定墙身的边线和及中心线。
第二步:摆砖样。摆砖样主要是为了确定组砌的形式,使之符合砖的调整竖向灰缝或者是模数,尽量调整位于门窗位置的砖,一顺一丁法、三顺一丁法和梅花丁式是实际施工中运用较多的组砌形式。
第三步:立皮数杆。在建筑中常用皮数杆,因为它能够精确的控制砌体竖向的尺寸上,一般情况下,皮数杆立于房屋的内外墙交接处。
第四步:盘角和挂线。一般来说,盘角在墙角通过皮数杆低于五块砖,砌筑墙身依据准线挂在墙侧,单侧挂线应用于24墙及其以下,双侧挂线应用于37墙及其以上。
第五步:砌筑方法。砌筑方法因地而异,一般来说,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三一”砖砌法和挤浆法,除此之外,还有满口灰法也比较常见,满空灰法质量较好,但效率较低,挤浆法效率较高且能连续组砌。
第六步:清理和勾缝。墙面的清洁以十块砖为一单位,该项工作完成后,再统一清理落地灰,勾缝可分为原浆勾缝和加浆勾缝,是墙面清理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对墙面有保护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砖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将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六级。为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前提是砖的质量必须要符合要求,根据施工现场需要,砖应当达到一定的抗弯强度要求。对于不同用处的砖理应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就要对其边角整齐程度及色泽要求比较高。除此之外,由于在一定范围内,砂浆强度和砌体强度成正比的,所以对于砂浆强度也有一定的质量要求,至于具体的要求质量标准,要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应用规范
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的重点对象是人,施工人员如果没有真正掌握“规范”要领,在具体操作中又如何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呢,所以对于广大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必不可少,只有使他们都熟悉了“规范”,才能准确施工。
3、加强砖砌体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检查
要检查的关键工序主要有:地震设防区不允许临时间断处留直槎,组砌形式不允许有严重缺陷,构造柱不允许有夹层与断柱,砌体使用的砖要符合要求等等,已经发现关键工序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4、强化班组的技术交底
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要合理控制施工的质量与进程,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5、关于留斜槎与留直(阳)槎施工
正常情况下是选择留斜槎,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致使留斜槎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选择留直(阳)槎,但是选择留直(阳)槎时,必须要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方能进行。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留直(阳)槎必须保证: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后塞砌筑施工时,先要处理干净接茬处的浮浆,再将其用水湿润。
五、砌砖施工中的相关技术要求
1、上下错缝
所谓的上下错缝是指上下两砖的缝隙相互错开至少25%,之所以采用上下错缝是为了避免通缝现象的出现,以保证砌体的稳定性和强度,通缝现象会影响到砌体的强度是因为它会让整个砌体失去原有的整体性。
2、控制砖砌体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
构造柱混凝土的要求是必须有采用一定等级的商品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将混凝土拌好后并浇筑完成,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将构造柱内的模板用水浇湿润后再浇筑混凝土前。为提高房屋的整体性能还需要对砖砌体墙体进行加固施工,要按一定的高度分段浇筑混凝土构造柱。
3、楼层标高的传递和控制
对内墙进行抄平采用水准仪的要求是墙面与室内地面的高度为500mm,每层楼的墙体砌筑要达到1.2m 左右,乃至在后期装修过程中,标高可以得到合理的控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砌砖体施工技术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虽说砌筑方法的选择是依据具体工程情形而定的,但砖砌体施工技术在现阶段的工程施工中运用十分普遍,但是,对于我国建筑领域来说,砌砖体技术因为不够成熟,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让砌砖体施工技术更加完善,为了让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更加成熟,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1]韩玉德,金东杰,衣永栋.砖砌体施工质量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30).
[2]汪丁海.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1(16).
[3]纪晓蓉.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论文作者:罗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砌体论文; 砂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砌砖论文; 砌筑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