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北宋后,诗画便出现了新的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画作的特点之一。如今,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国画中独有的诗意似乎在逐渐减少,这促使着众多学者从各个方面追寻中国画的韵味。本文主要通过以小景见大景,以小生活见大社会,以小事件见大主题这三方面分析以小见大在中国画中的诗意性体现。
关键词:以小见大;中国画;诗意性
以小见大,即以一点观全面,常用于艺术创作方面。在绘画中,画家通过小题材反映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看画人从局部的画面联想到整体并对此加以语言描述,赋予画诗意般的美好。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画中表达出来的诗意性。
一、以小景见大景的诗意性体现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最妙之处在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帆船小景观春潮涌张,江水浩渺之大景。沈括认为:“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这意思是说:要将山川河水画入画中,需将其大化小,而看画者要在画卷中将山川河水尽览眼底。但是,绘画的载体是有限的,而景物是连绵不绝的,画家要做的是在有限的画纸上描绘出局部的景象,而看画者就要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联想能力,从画中到画外,从局部到整体。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风景的一部分为画像,通过笔墨的皴擦、浓淡来诠释画面的意境,即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以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在画面的正中央是一座巍峨大山,山体之势扑面而来,震撼之感冲击着看画者的感官。而另一边是与画纸整片浓墨重彩形成鲜明对比的瀑布,黑白之间的碰撞冲击体现了瀑布的流动。在厚重的山中还有这样一条充满活力的瀑布,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山之厚重以外的空灵幽寂之感。此画妙在以山之局部展现大景之气势磅礴,典型的以小见大之作。元代画家吴镇所作《渔父图》描绘的是江南水乡景色,画家将野外小景铺于画纸之上,画家运用墨色浓淡描绘出远山近水之景,水上一方小船,船上一船夫乘船而行,使静态画有动态之感。悠然一船一人行将山间的清冷幽静表现得淋漓尽致,看画者自有远离喧嚣、回归自然之感。
中国画选景之妙在于取景象的局部,典型的以小见大,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从另一面也能将看画者引入画中,感受画中的诗意。
二、以小生活见大社会的诗意性体现
艺术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它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话的另一诗意性体现是通过选取生活中的某个时期某个片段,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宫廷生活和政治的动荡变幻。
(一)以小景象写生活之貌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丰富多姿的日常生活。该画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小摊贩、骑马者、挑担者、买货人等,每个人姿态神情不一,再现了当时热闹有趣的社会生活。另外,画中精美的建筑、车水马龙等都再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给看画者身临其境之感。此画最经典的就是取自汴京城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当时丰富多姿的生活风貌和风俗习惯,而看画者也可从这生活图景中对整个北宋的生活情景产生联想。
(二)以小片段看宫廷之态
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的《汉宫春晓图》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将宫廷中后妃、宫女、皇子、太监、画师共150人描进画纸内,描绘了汉人的宫廷生活。画中林木、奇石、宫殿之间穿插掩映,展现了一幅瑰丽的宫廷景象;宫女或凭栏望孔雀,或饲喂孔雀,或领孩童游玩,或灌溉牡丹,或扑蝶玩耍;轩内有听歌起舞者,有执箫吹歌者,也有驻足观看、拍手相和者;有读书下棋之人,有在花草中互相斗草之人等。宫中之人各有其事,既忙碌又悠闲。画家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向看画者展示了宫中汉人过着贵族般奢侈的生活和宫廷一派浮华美好的景象。也显露了画家对宫廷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画家通过描述小片段来展现当时的宫廷生活,如唐代周昉、南唐顾闳中、唐代张萱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的绘画作品展现了当时的宫廷之姿,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
(三)以小事件绘政治之变
还有很多画作用以反映中国古代的政治之风,同样是《清明上河图》,繁荣的生活景象也是反映出北宋时期政治开明的局面,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这才展现出《清明上河图》所绘的丰富的生活风貌。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禄东赞朝见唐太宗的场景。画家以步辇中的唐太宗为画作焦点,其左侧三人由前至后分别为典礼官、禄东赞、通译者,用细致生动的刻画表现了唐太宗的威严风范。另外,画家利用典礼官、侍女的服饰和晁盖顶的配色展现松赞干布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喜庆氛围。整幅画以上主下仆的格局再现了盛唐的强大政治实力。但是,在唐朝中后期,政局动乱,《明皇幸蜀图》通过描绘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经过蜀山的情景。画中以白云、树木为背景将蜀山的危险、严峻表现出来,从画中艰难攀爬之人、不疾不徐缓缓归来之人、辛苦攀爬后稍作休整之人这三类人可看出攀爬蜀山的艰难险阻。整幅画给观者带来极大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反映出当时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
很多画家都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将某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反映出来,并借用画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以小物件见大主题的诗意性体现
在中国绘画中,画家为了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往往会利用笔墨工具将实际的小物件描绘出来,由小物件象征大主题。
以动物传递情感
(一)以大家熟知的徐悲鸿画的《八骏图》为例,徐悲鸿用笔刚劲有力,用墨酣畅淋漓笔墨浓淡恰当,展现了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英姿。《八骏图》中的八马英姿飒爽,以飞奔向前的姿态腾跃在画纸上。而这其中,有一匹马最为特别,它后腿蹬地,前蹄腾空而起,鬃毛迎风飘动,昂首扬尾,自由奔放。看画者从奔腾的骏马中能够体会到徐悲鸿大师想要表达出来的中华民族的飞扬志气和向往自由的灵魂。这幅画作为送给凯旋而归的陈纳德将军的礼物,正是映照出当时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画动物传情的画家还有齐白石、八大山人等,他们喜欢将思想情感寄托在动物之上,以动物传达主题。
以植物寓意思想
(二)另外,中国古代常见的有梅兰松竹四君子。例如宋代赵佶的《梅花绣眼图》,苍劲有力的梅花枝干,傲立枝头的梅花,看画者从梅花姿态中能够感受到它的高洁,顽强,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而明代夏昶用水墨单色描绘的《墨竹图》充分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临霜而不凋的坚贞不洁。很多画家由于受到道儒佛的思想,崇尚自然,他们常常会赋予自然中的植物以象征意义来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生活体验是艺术家感悟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养成艺术家个性,提高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境界至关重要。”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基础,不可能创作艺术,因此生活体验对于创作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另外,道家思想的浸润会影响画家创作艺术的来源,对自然的崇拜促使画家从自然取景表达个人思想情感。
结束语:
中国画与西方画派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画中含有的诗意性。每一幅画、每一处景象都有着画者赋予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历史深厚的文化、哲理的影响下,中国画不仅仅是一幅画,其中每一个线条、每一块墨色都蕴含着画家的思想情感。以小见大作为画家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能够在有效的画景中给看画者提供丰富无限的联想,体会画家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钱钟书. 七缀集[M]. 北京: 三联书店, 2016: 5.
[2]关滢. 论绘画中的诗意与画境的关系[J]. 赤子, 2015(2): 88.
[3]黄瑛. 漫谈中国绘画的“诗意性”[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6): 2.
[4]张竞研. 试析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诗意性[D]. 苏州: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16.
论文作者: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画家论文; 诗意论文; 画中论文; 以小见大论文; 宫廷论文; 思想论文; 景象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