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民医院 162400
【摘 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3~5月在本院收治的138例CHF合并VA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并给予胺碘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两组的用药时间均为10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和VA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CHF合并VA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厄贝沙坦;胺碘酮;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rbesartan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VA). Methods 138 patients with CHF and V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70 cases)and control group(68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such as cardiotonic,diuretic,vasodilator and amiodaro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rbesartan on this basis. The treatment time of both groups was 10 week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V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Irbesartan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F combined with V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control arrhythmia,which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keywords] irbesartan;amiodarone;heart failure;arrhythmia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1],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尤以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最常见[2]。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发生猝死。目前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副作用,且极易导致心律失常加重病情而受到限制,有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本院通过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70例CHF合并VA患者,并与68例单独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5月在本院收治的138例CHF合并V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48~76岁,平均(57.8±8.52)岁,病程4~11年,平均(5.8±2.1)年;心脏病类型:冠心病3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其中,Ⅱ级23例,Ⅲ级36例,Ⅳ级11例。对照组6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47~75岁,平均(57.3±8.37)岁,病程3~11年,平均(5.6±2.3)年;心脏病类型: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其中,Ⅱ级22例,Ⅲ级35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心脏病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138例患者严格实行低钠饮食,在安静环境下卧床休息,应用强心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药物,并给予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物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批号:1500/0907095)200 mg,3次/d,口服,治疗1周后改为2次/d,剂量不变,治疗2周后1次/d,剂量调整为100~200 mg,逐渐减少到维持量。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3;批号:12022451)治疗,初始剂量为75 mg/d,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量,最大剂量可加到150 mg/d,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0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心功能疗效判断标准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心功能改善不到1个级别;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达到1个级别;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达到2个或2个级别以上[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 VA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无效: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 < 50%,或者没有改变;有效: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50%;显效: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90%[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为定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当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
经过10周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52,P < 0.05)。
2.2 两组患者VA治疗后改善情况
经过10周治疗后,观察组的VA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13,P < 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组不断发展的临床疾病,也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有研究表明[5],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基础心脏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持续存在,久而久之会引起心室重塑的发生并呈隐匿性发展。这种情况下外周血管阻力会不断增加,左心室后负荷超载运转、左心室壁增厚和内腔增大,这些心脏组织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左室重构[6]。左室重构后会发生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变化,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慢慢地会演变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甚至难治性心力衰竭。当发生了慢性心力衰竭时,机体会进行代偿,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去甲肾上腺素(NE)增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水平升高,如果出现症状时水平会更高。有研究表明[7],AngⅡ的增多会加快心肌细胞凋亡、表型改变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醛固酮的增多也会引起心肌间质纤维化,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和心血管系统间质纤维化。交感神经的激活与RAAS密切相关,交感神经的激活可以引起肾素的释放增多,而NE的分泌可以由AngⅡ作用于交感末梢突触前膜的AngⅡ受体引发。以上种种因素可导致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心功能恶化加快。心功能的恶化会进一步激活神经体液机制,引起恶性循环的发生。在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使病情缓解[8]。
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厄贝沙坦,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是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发生特异性的拮抗,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和血管收缩的发生[9]。胺碘酮是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不仅有钠通道、钙通道和β-受体阻滞作用,还具有抗交感神经、抗心律失常、抗肾上腺素能等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但基本不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胺碘酮不良反应发生率小、负性肌力作用也小,对心律失常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胺碘酮还是各类心房颤动、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首选药物。有研究表明[10],ACEI、受体阻滞剂、ARB可加强胺碘酮的疗效。
本院通过应用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70例,并与单独用胺碘酮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10周后,观察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和VA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CHF合并VA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陈亚君.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7(15):143.
[2]王正,沈娟,宋庆桥.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216-219.
[3]杨兴国,毛珍明,田令宪.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8-29.
[4]余柯,蔡丽,王兆为,等.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2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52-53.
[5]郭志忠,郭红星. 伊普利酮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2):160.
[6]杨海波,李振民,阚秀莲,等. 黄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1031-1032.
[7]付德明,吕吉元,康玉明,等. 氯沙坦增加Akt活性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1):867-871.
[8]王立新,刘涛,赵晓蕾. 冠心病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探讨[J]. 中外医疗,2009,22(2):61-62.
[9]兰海涛.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 山东医药,2011,51(16):71-72.
[10]甘富东.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8例临床疗效[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4):25-26.
论文作者:高相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病论文; 功能论文; 受体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