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资料: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18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90、观察组n=90),对照组在治疗同时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V、LIEV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CO指标则得到改善,护理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得到提升,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以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各项预后指标进行改善,并且对其恢复质量进行提升,为患者治疗提供全面干预,推广价值较为理想。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护理干预;预后
扩张型心肌炎是一种原发性的心脏疾病,该病可造成左边、右边心室单侧或双侧均出现扩大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心脏功能的恢复,对心脏正常的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该病目前来讲发病原因可能是心脏位置的感染以及细胞免疫等问题的出现,但是具体的发病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认。该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合并性的心力衰竭,严重时可能出现死亡,因此在治疗中配合科学的护理尤为重要,可以在各个阶段为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必要的护理,在患者康复的同时,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维持更加理想的护理状态[1]。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其预后效果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详细分析结果如以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18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90、观察组n=90),对照组中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5.52±5.03)岁;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5.67±5.10)岁。两组基本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于日常护理前提下采用基础护理各项措施,在治疗中应用基本药物护理、检查指导以及治疗知识普及。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以及综合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患者住院期间各项因为病情不同,需提供的护理措施也不相同,因此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护理方法,对于学历较高,自制能力较强的患者,可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正确的对待该疾病,并且积极的应对高疾病。对于患者综合知识水平较低等情况,可采用保护性的医疗态度,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讲解,同时对家属进行该病治疗等知识的普及,使得家属可以更加从容的认识疾病,协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②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是一些药物的选择,例如洋地黄等可能造成患者在服用后出现严重的不适反应,造成患者在治疗中存在排斥的情绪,因此需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普及,及时应对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防止患者在药物治疗中出现漏服、拒服情况,同时定期指导患者进行血电解质的检查,尽量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的痛苦[2]。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药物缓解病情,同时需要通过运动恢复心脏功能,因此需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运动,在患者基本病情得到控制后,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等方式,逐渐提升心脏功能,同时配合关节活动、翻身活动等,逐步恢复心脏的功能,在确保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至2级以上后,可进入至室外进行活动,但护理人员需进行全程监控,采用适宜的运动量,一旦患者出现心脏不适等问题,立即停止运动。④患者在出院前需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运动以及护理等各项措施,将药物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且将长期规律性服药对于病情的影响进行普及,同时配合科学的饮食、合理的锻炼,可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3]。
1.3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质量指标通过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IEV)指标 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资料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V、LIEV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CO指标则得到改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预后效果比较(x±s)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因为治疗病程较长,并且在治疗中出现继发性的一些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对心脏造成持续性的伤害,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将药物治疗与护理进行结合,缓解治疗的痛苦。
上文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V、LIEV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CO指标则得到改善,护理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得到提升,P<0.05。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方面:通过综合护理,结合患者不同的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对患者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护理,护理措施适宜患者的恢复;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以及正性肌力药物,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反应,在护理中增加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引导,并且定期进行血电解质水平的护理,积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制定详细的健康知识教育,可以对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并且对于不良反应的引导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积极配合治疗;在患者出院后自定科学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计划,帮助患者在出院后保持良好的治疗习惯,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降低再次住院的概率,为患者的科学治疗以及后期恢复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4]。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以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各项预后指标进行改善,并且对其恢复质量进行提升,为患者治疗提供全面干预,推广价值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宋宝梅,赵瑞娟,等.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9):245-247.
[2]刘霞,张文娟.个体化护理模式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99-100.
[3]田莉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233-234.
[4]翟晓文.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8):11-13
论文作者:李小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脏论文; 指标论文; 心肌病论文; 病情论文; 措施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