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舞蹈教育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美国论文,启示论文,舞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都相当重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般都设置了舞蹈课程,笔者注意到,美国1994年制定出版了一套《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其中舞蹈教育部份比较规范,其内容标准具体准确,成就标准目的性明确。它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诸多不良因素,规范学校舞蹈教育,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种积极健康的选择。它鼓励学生重塑自己的身体,关注文化艺术,起到了推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效果。
该“标准”对中小学各个年级舞蹈教育应该积累的技能和知识都作了描述和规定,现例举五年级的标准如下:
一、内容标准:识别和表现出舞蹈表演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和技能。
二、成就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达到)
1 表现出以下动作技能并阐述其中原理:准线、平衡、动作的启动、重心移动、起与落、卧倒与还原。
2 准确地识别和表现两种不同风格或传统的舞蹈的基本舞步、位置和基本形态。
3 准确地把空间形态从视觉转化为动态。
4 准确地把节奏形态从听觉转化为动态。
5 识别并明确地表现一定范围内的动作力度、动作特征。
6 在各种动作技能的表演中,表现不断增强的动觉意识。
7 根据准确的记忆和动作序列做出舞姿的再现。
8 动用恰当的动作/舞蹈语汇描述在某舞蹈中所观察到的动作和运动要素。
该“艺术教育标准”将学校舞蹈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1 1~4年级(启蒙阶段)
儿童爱动、爱美,结合音乐动作、游戏、歌舞,将视听动三者结合,并模仿、交流和表现出来。“一、二、三、四、”“前、后、左、右”“大、小、方、园”“高、低、快、慢”,培养节奏感、协调性、开发智力使其初步懂得合作配合。
2 5~8年级(教育阶段)
以芭蕾和现代化舞形体基础训练的科学方法锻炼肌体,使之身体健康,辅之以自娱性的初级民间舞蹈,培养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和欣赏能力、积极交往的协作能力,同时对舞蹈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目的有更深刻的领悟能力。
3 9~12年级(成熟阶段)
懂得舞蹈在高层次中与音乐、文学、美术、思想感情的关系,以形体动作表现舞蹈特有的交流能力,通过对舞蹈的感知分析和辨别,评价艺术,学会生活中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参照以上“标准”可以对比思考:
1 有可操作性强的细则标准,教育目标就容易落实。
美国学校1~12年级中,每一学年舞蹈课都有它的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它是一个体系,学校,教师必须按标准逐年实施,到期末考核达到标准进入第二学年。仅从5年级舞蹈课的标准来看,对舞蹈基本动作学习、掌握、空间、节奏、动律的统一、对舞蹈的基本知识、原理、名称和属性的掌握、接受能力、记忆能力的锻炼等各方面都有设置要求,这样教育目标就保证可以落实,并且效果显著。
我国现在尚未建立较为完整的舞蹈艺术教育体系,有的学校尚未开设舞蹈课,应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舞蹈教育体系,及早进入“状态”。
2 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是教育目标落实的保证。
从标准所设置的内容来看,舞蹈课的教师必须懂理论、能实践、能示范。我国学校目前尚缺少大量这方面的有经验有能力的舞蹈教师,必须加速大量培养舞蹈教学人才,以保证将来我们所制定的舞蹈教育体系教育目标的完成。
3 要用先进科学的艺术教育体系、教育方法,培养一代具有高度文化知识、高尚情操又具备有外在仪表形态,高雅气质的新人。
一般来讲素质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是直接可视的,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是各门类各学科教育效果的综合。舞蹈课从舞蹈训练理念到素质教育理念这一跨越是艺术教育方法的一种重大突破,这是我们教育理念改革的方向目标。
1988年我国国家教委下达了1988~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则》,把青少年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中小学校、师范院校是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舞蹈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后教育界有识之士不断呼吁,要求在中小学校开设艺术舞蹈课,强化艺术素质教育,在教育战线上,通过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十几年来我国的艺术教育经过努力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缺少一套先进的科学艺术教育体系和标准实施细则,不少学校仅开办了部分特色班、课外附加课,以搞文艺活动代之为艺术教育课。可以说理论上重视了,而实际行动上并未很好地落实。换言之,要加快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在艺术教育、艺术素质提高这两个方面还需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健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校统一开设艺术教育课,并为加快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制定标准细则,从中小学生源头开始高质量的精心塑造,培育一代新人迈入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