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000
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地面与建筑物进行有效连接和构件的一种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桩基础还具有提升高基层岩石的承压力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建筑物出现沉降的情况,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严格审核工程质量,而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环节,因此采用先进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桩基础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
(一)安全性高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克服地质问题,降低地基底层泥浆对于建筑的影响,增加了地基的安全性。同时在混凝土灌注环节,两者之间的渗透作用,也大大的提升了地基的质量。
(二)地基稳定性强
钻孔灌注桩技术对土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压实、渗透、劈裂方面,同时三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三者也会体现出不同的相互关联性,但都能够增加地基土层的稳固性。
(三)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以往的打桩技术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增加了施工的成本,但是当前钻孔灌注桩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克服、规避,加上施工操作方法的简化,与此同时施工人员也会按照施工要求灵活的改变操作形式,继而大大的缩短了施工的时间,降低了施工的成本。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对工程施工现场做勘测调研
在开始对桩基础施工进行现场技术前,相关单位首先要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将施工中各项人员进行组织起来,让这些人员对建筑工程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勘查,同时对周围工程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将所得到的一些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并记录下来,为之后对桩基础施工技术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避免设计与周围施工环节或者是施工中各个要素出现不协调情况,影响工程的其他收益。
2.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最基础的环节,对于前期对工程所用场地进行清理工作也是重点内容,在现场会存在着很多垃圾或者是废弃物,这些对于桩基础施工来说,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现场技术能够顺利实施,需要严格对现场的场地进行整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工程施工现场做勘测调研
在建筑工程进行桩基础施工作业之前,施工单位应事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现场及附近环境做勘测调查,收集施工现场相关的信息材料,为桩基础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环境的情况,由此制定合乎工程实际的施工方案,避免在施工进程中因与现场施工条件、周边环境的冲突,造成建设方案修改或施工延误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期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
(三)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中,一种是现场进行桩体制作,另一种可以提前进行桩体的预制工作,这种成为预制桩技术,这项技术中主要是包含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振动式还有一种是锤击式,这些桩体都是采用混凝土桩体或者是钢柱桩体,其中混凝土桩体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在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要对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高低等进行提前测量,并对相关工作进行评价和估算,这样能够避免后期桩体进入发生误差,最大程度保障桩基的施工质量,整个桩体施工过程要根据基本工序对桩体进行预支,保证桩基施工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能够保证桩基施工中连续进行工作,避免发生中途手工脱离情况,影响对施工整体结构,同时桩体接入时候,要对其牢固性进行实时监测,如果采用锤击式进行桩体打入时,如果用力过大,很可能对土层形成一种压迫,造成地基发生不稳问题,因此,在预制桩施工前一定要对桩体进行合理规划,掌握好锤击力度以及土体抗压之间平衡,保证工程施工技术的顺利施工和完成整个建筑工程。
三、建筑桩基工程灌注桩环节注意事项
在建筑桩基的实践施工之中,灌注桩是极为常见的类型,以此为例进行分析,在灌注桩的埋设护筒环节,要想确保打孔口更为完整,就要确保桩基施工中要对其进行埋设处理,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好以下准备。
(1)在选择护筒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其内径和钻头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护筒以及内径的大小一定要合适。
(2)对于护筒的材料一般用钢板,钢板的厚薄要考虑是否重复使用,要根据土质情况确定。
(3)要确保护筒的稳定性可以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可以参照当地区域的土壤情况予以考虑,而后再对护筒的长度进行确定,保障护筒的埋设在地下的深度5m以外,确保护筒与原地面的距离在30cm左右。
(4)在埋设护筒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到桩基的实际排水性能,并考虑到溢水口的增设问题,确保后期的护筒可以通畅的流水。
(5)还要确保护筒的位置与水平的地表距离偏差比50mm小,同时倾斜度也要合理的把控,尽可能地确保其在0.5%之内。
(6)在对护筒埋设完毕之后,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对周围的粘土进行回填之后,再予以夯实,对其实际标高进行记录,为后期进一步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也间接地为后期的整体性施工进度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桩基础施工作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稳定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必须要从施工地址条件和设计要求出发,选择恰当的技术进行施工,如预制桩施工技术、灌注桩施工技术等,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满足工程要求,继而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高百祥.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61-261.
[2]韩玉亭.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6):224-224.
[3]牛可.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8(1):289-289.
论文作者:乔在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