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信息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生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建筑质量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给排水设计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精准优化给排水设计内容,提高施工精准度,合理规避建筑与设备专业设计中的盲点。现阶段信息化趋势不断蔓延,这就为建筑领域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将BIM技术与给排水设计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更突破了传统给排水设计的局限性,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就围绕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开展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BIM技术;应用策略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该技术应用阶段涵盖工程中的各类信息,同时能够在信息处理基础上,实现对工程进度的精细化控制,是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的新模式,基于此,提高BIM技术能效作用的关键点就在于对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将其应用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将建筑中的各专业信息全面立体的体现出来,更加直观3D立体的体输出管线综合,具体的体现各专业在设计绘图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及问题,在工程施工前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优势。
一、建筑给排水BIM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在上海桃浦智慧城的建筑工程中,在本工程中建筑共有12幢,地下供二层,该建筑中集合了公寓、商业及办公区,因此属于综合性建筑工程,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及楼层中,应用的结构类型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人才公寓及配套、甲级办公室、多层商业中以预制装配式为主导,在高级甲级办公室中,应用装配式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地下则为车库及人防、设备用房。该项目对于设备专业来说综合管线情况复杂,仅依靠CAD设计很难避免各专业碰撞,后期会对施工过程中带来很多难题,因此在出图期间采用了BIM技术,用Revit构建专业的综合管线系统三维模型,将建筑、结构、水、暖通、电气模型整合到一起,体现在三维模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省去了复杂的拍图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1.建筑中参数增多导致设计难度上升
由于该建筑的功能分区较多,这就使得供水形式随之呈现出复杂化特点,因此,给排水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建筑用水需求,更应当提升整体协调性,促使建筑功能及性能充分发挥。在BIM技术应用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无论是设计管理还是施工等,都属于设计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对建筑工程给排水中的各类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就需要对参数进行整合及分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参数的类别却会逐渐显现,而分类的多样化则会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产生直接作用,一旦存在误差或者是缺陷,就会导致后续修改频率不断上升,进而影响设计进度及效果。因此,在BIM技术应用阶段,可以将参数进行简化分类,提高设计的精细化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BIM技术操作中处在的不足之处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应用模式通常分为两种:一是衔接模式;二是工作集模式,在以前者为主导进行设计时,由于受到建筑结构及功能分区管线布置的直接影响,管道综合阶段就会随之呈现出相应不足,这是因为链接模式本身具有调整性功能,能够在设计阶段对管道布局进行优化,但是这一阶段关联的工作类型较为多样,因此,开展该项工作时的复杂化程度就会不断上升。而后者在对给排水综合管线进行设计时,权限范畴的变化也会暴露出相应不足,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设计阶段,采取一些主动调整措施,合理规避设计不足之处。
例如:在本项目的建筑工程中,设置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对建筑屋面及硬质地面的雨水进行收集,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地面浇潵及车库地面冲洗,这不仅能提高雨水回收利用率,更能节约水资源。同时该建筑的热水系统以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为主体,这就需要在给排水设计中对该类因素进行考量,相对的BIM技术的应用,则应当确保工程的各类信息都能在掌控之中,通过明确变化系数,简化给排水设计信息,提高BIM技术的设计模式运行效率。
二、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1.在管道综合设计中的应用
在传统设计模式下开展给排水管道设计工作,前期需要对工程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配合开展大量的拍图工作,这不仅导致设计前期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设计效果更加难以保证。而BIM技术的应用,则能在管道综合设计中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及任务量。实际上管道综合设计的首要前提是获得精准有效的净空高度,为建筑结构专业设计提供基础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管道综合设计效果,将BIM技术应用于管道综合设计中,能够精准拍图效率,将净空高度与各专业管线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观立体的表现出来,在实际设计阶段设计师对绘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并在初步设计后综合各类影响因素对设计质量进行分析及评估,依据评估报告,不断优化设计内容提高设计精准度,提高业主满意度。
2.对参数进行自动化计算
在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影响因素较多的工程项目中,给排水工程的设计难度也随之上升。在实际设计环节,参数计算不可或缺,但是这同时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一旦计算失误,给排水设计效果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在传统模式中,参数计算一般在Execl表格上进行,但是该种方法的计算效果却并不理想,不仅频繁出错,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更会随之增加。而BIM技术的应用,则为设计工作带来了较多便利,设计人员通过系统操作就能获得参数计算结果,在后续参数修改时,整体的计算值也不会受到直接影响,这就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设计精度及有效性。
3.应用BIM技术能够模拟演示安装效果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目标不仅是提高施工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强化施工效果,提高给排水工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但是建筑给排水施工普遍具有一定难度,工程中排水管线及吊顶错综复杂,一旦缺少对细节的把控,就会导致其协调性不断下降,如果不能对排水管线进行科学配置,就会导致工程进度过于迟缓,同时还会为后续工程项目的推进埋下安全隐患。而BIM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情况,可以通过BIM建立三维时间刻度合理的生成安装进度表,达成可视化安装进度,施工人员如果严格按照工作表进行规范化施工,不仅能提高安装质量,更能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把控。
4.可视化设计
传统建筑工程在给排水设计中,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是依据CAD设计蓝图,经过对建筑施工图纸的平面、立面、剖面、系统图、大样详图等二维平面图纸的分析,来了解整个建筑主题、构造及设备安装和运行原理。但遇到大型或复杂的建筑工程,仅靠对CAD图纸的分析,很难全面直观的理解三维建筑情况,给工程施工阶段造车延迟或损失成本。而通过BIM技术来构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可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上述工程项目正常进行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项目施工效率,通过Revit技术构建专业综合管线模型,发现地下室风管与消防管道及给水管道碰撞,地下室净空紧张,利用Revit模型来协助设计师调整管线,从而满足了给排水和暖通专业的施工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现阶段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取得了一定型的进展,弥补了传统给排水CAD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对施工进度及质量更为精准有效的把控,降低了成本损耗,减少工程进度。所以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馨允.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解析[J]. 建筑建材装饰, 2017(21).
[2] 徐广林.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2).
[3] 刘赫南. 浅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7(3):00319-00320.
论文作者:姚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管线论文; 就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