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 610075
关键词 百合病 百合滑石散 温热论
摘要:通过百合滑石散在百合病变发热治疗中的运用来探究其对温热论的启发。
百合病是一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出现病变发热者,选用百合滑石散治疗。百合滑石散采用清热养阴法使热从小便出,以治疗阴虚发热。后世温病学派对此方药加以运用和发展,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确立了保津液,利小便的治则,并根据温病的病症特点发明了舌诊,齿诊等,使温病学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百合病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百合病是一种以精神恍惚,饮食及行为失常,口苦,小便赤,脉细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诊断要点有三:第一,有热性病史或精神受刺激病史;第二,精神恍惚,饮食及精神失常;第三,有口苦,尿赤,脉象细数等阴虚内热症状。本病症候多端,宜抓住主要病机“心肺阴虚内热”。
对百合病病机的解释,国家五版、六版、七版金匮要略教材有如下阐释:五版教材[1]:阴血不足影响神明 ,阴虚内热;六版教材[2]:阴虚内热百脉受累 ,阴虚内热;七版教材[3]:阴虚内热引起心神不安及饮食行为异常, 阴虚内热。
2 百合滑石散
原文 治百合病变发热者。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百合滑石散一方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治第三:“ 百合病变发热者,一作发寒热,百合滑石散主之。”百合病本无发热,若日久发热者,则为里热盛的表现。治疗宜清热养阴,方中百合清热润肺,以清水上之源;滑石清里热而利小便,使热从小便而解,共奏养阴润肺,清热利水之功。本方除用于百合病主症外,无论何病,凡见口渴,低热,小便短赤为主的阴虚内热者皆可加减用之。
3 百合滑石散对温热论的启发
《温热论》系清代名医叶桂所著,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是创立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分直入营分。叶桂于《温热论》中介绍了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的诊法等内容,他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并提出“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即强调外湿与内湿相合为病的发病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治疗大法和注意点方面,他指出“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温邪属阳,热变最速,易耗伤津液,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基本原则,滋阴之品性偏寒凉,用于热病正合“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原则,以使热退阴复,故叶氏曰:“热病救阴犹易”。湿热留恋,气机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有助热伤津之弊,故曰“通阳最难”。百合滑石散中滑石,《神农本草经》[4]曰:“ 味甘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滑石气寒,得寒水之气,入手足太阳;味甘入足太阴;且其色白兼入手太阴经。所主治病,皆清热利水之功。《长沙药解》[5]曰:“滑石味苦,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清膀胱之湿热,通水道之淋涩。:”而百合味甘,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以及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两者合用既能够生津养阴及防汗泄过多损伤津液,又有通利小便、宣通气机、通调水道之功,使湿邪从小便而去。同时两药的运用,对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斑疹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百合滑石散原为百合病发热而设,结合现代临证,热病后期, 反复发热,复发热,而见本方证者,可加减用之,如发热重者,可酌加玄参,麦冬,地骨皮,白薇等。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由口鼻而入,侵犯人体。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大多热势较高外,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这些症状与百合病变发热者类似,且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同样会损伤心肺之阴,而出现阴虚热盛之相关表现,病机也相类似。故百合滑石散对于治疗温热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如《温热论》曰:“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但温病与百合病变发热又有一定差异,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且温病易与他邪兼而为害,故又有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的不同。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具体治疗方面,分卫气营血辨证,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需凉血散血。对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以及肺炎、麻疹等疾病的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小结: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阳长而阴自消,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阴进而阳自退。百合滑石散即以阴法救之,然其本质上是针对阴虚内热这一病机。后世温病学派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分消上下,尤其重视利小便以除湿;养阴生津而不助热伤津,化气利湿而不助阳耗阴,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
参考文献:
[1]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9.
[2]孟如.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
[3]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5.
[4]陈修园,伍悦.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
[5]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
论文作者:范安磊, 黄超,沈其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百合论文; 滑石论文; 内热论文; 热病论文; 金匮要略论文; 斑疹论文; 津液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