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电厂水进行化学处理,是电厂安全高效运营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近年来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技术也不断的被研发、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厂开始重视化学水处理,升级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处理中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得电厂化学水处理效率提升,节约资源,为电厂的安全运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探讨了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电厂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电厂水处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差距和不足的,为使我国的电厂可以更好的发展,国家必须正视水处理的关键性和重要性,通过合理有效的作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因为这样可以在保证电厂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提高水品的质量,还可以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效率,保证电厂的整体经济效益。
1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1.1设备集中化
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社会生产的发展需求,我国加大了电厂的建设力度,增强了对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科研投入,同时要注意的是设备运行问题也不容忽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有效实施要依附于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实现设备集中化,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果,才能进一步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行阻碍,发挥水处理技术的最大效果。目前,由于我国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设备普遍具有体积庞大、养护难度较高等特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运行隐患和操作难度,还大大加大了电厂的运行成本,不利于电厂的长足发展。鉴于此,我国电厂在安全生产中,应将设备进行集中化处理,构建立体化结构处理体系,缩减设备占用空间,从而在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同时,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2]。
1.2生产集中化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目的是能够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单纯的起到保障作用。传统的电厂化学水处理采用模拟控制的方法,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电厂化学水处理的过程进行测量和控制,这种方法测量速度较慢、信息搜集不全面。由于传统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高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在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电厂化学水处理生产的集中化趋势。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利用数字技术、自动化设备来实现对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监控,搜集到较多的信息,有利于做出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准确而及时的判断和及时地处理。
1.3运行环保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厂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污染以及自然污染受到国家的广泛重视。因此,在电厂运行中,管理人员应加大对生产环保化的重要性认识,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能力,强化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在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以及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电能服务。同时,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代表性技术,应不断融入环保理念,如摒弃传统药剂的使用、禁止有毒化学药剂的应用、积极开发环保药剂等,降低对社会以及自然产生的污染,从而在提高电力供应质量的同时,减少各种污染,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发展多元化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倘若电厂在日常的工作中,单纯的应用一两种化学水处理技术,不仅无法完成任务,同时还会造成工作上的恶性循环,这对电厂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综合多方面的工作成果来看,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目前实现了较强的多元化层次。第一,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充分告别了传统的过滤、交换等方面,选择了更好的材料和技术体系。第二,化学水处理工作中,大范围的应用膜处理技术和树脂技术,环保效果突出。第三,在客观上增加了水处理形式,完善了工作体系,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巩固了工作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2.1电厂锅妒给水处理枝术
锅炉给水处理是通过供给合格的水、结合锅炉内水调节监督等手段,防止热力设备出现腐蚀、结垢、汽水共腾的现象,保证锅炉安全稳定地正常运行。如今炉水处理运用上较为厂泛的是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但它存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比较适用在新建机组,待水质稳定后转为中性、联合处理。加氧技术的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除氧剂、除氧器的处理,在低温状态下就能够生成保护膜,有效抑制腐蚀。在实际给水处理过程中,要根据给水的水质和水汽系统的材质来选择具体的应用方法,另外也要确保使用后机组无结垢和腐蚀问题。
2.2 电厂锅炉炉内水处理技术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在锅炉方面努力,并且需完成锅炉炉内水处理技术的优化。近几年人们提出低磷酸盐处理、平衡磷酸盐处理。该种化学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利用高精度的化学反应,更好的处理锅炉炉内的水。但是,该方法无任何弹性指标,对各项指标的硬性要求都比较高,在实际技术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后果都较为严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低磷酸盐处理下限控制在0.3--0.5mg/L 之间,上限则不超过2--3mg/L。平衡磷酸盐处理基本原理:使炉水磷酸盐含量减少到仅能和硬度成分反应所需的最低浓度,同时,允许炉水中含有小干1mg/L 的游离的NaOH,使炉水pH 值在9.0--9.6。
2.3 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
在传统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是利用过滤与混凝的处理技术。现代我国大型的电厂中对于锅炉补给水的处理工作会利用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进行澄清处理工作。澄清池自身的优势较多,主要包括方便操作控制,速度快以及出力大等。在近些年中,电厂会利用混凝技术完成预处理出水水质工作,有助于减少人工操作,减轻了人力的工作负担。就过滤方面而言,过滤池主要的过滤材料是颗粒状的材料,过滤技术经过了快滤池,慢滤池的过滤技术的发展阶段,进而能够改善滤池中的水质问题。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设备是把纤维材料当作一种滤元,并且在市场中能够被广泛运用,因为纤维材料是小尺寸,大面积并且柔软的材质,为此具备着诸多优势,主要包括截污,吸附,调节水流等等。
2.4 凝结水处理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高参数机组设有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这一系列设备主要是进口的,其中再生系统是高塔分离装置、锥底分离装置。但实际上,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台装置能够真正实现较长周期的氨化运行时的凝结水精处理。以经济和环保作为视角,氨化运行的实现是将来精处理系统的发展方向。而当前现在运用精处理技术时,需要考虑设备投资、设备布置、工艺优化等方面,注重原有的公用系统的利用率。
2.5膜技术
近几年,电厂在化学水处理系统中逐渐开始应用膜技术,相对于传统化学水处理系统具有更多的优势。电厂在应用传统工艺时,在锅炉补给水环节中存在的较严重问题,工艺流程较为繁琐,电厂不仅仅需要在锅炉补给水环节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对于水资源处理中也具有较高的难度,经济成本也较高。膜技术在化学水处理应用能够将传统工艺中环保性能提高,真正处理掉电厂生产建设中产生的酸碱废液。膜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简单,占地面积较小,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使用劳动力资源较小,保证水质。
综上所述,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未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处理技术水平上将得到不断的提升,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并加强对其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质量的控制,才能促进其处理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惠鹏.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探究[J].科技风. 2018(28).
[2]马宁,段欣悦.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J].居舍. 2018(24).
[3]任妙.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 2018(02).
[4]郎华伟.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J]. 科技风. 2018(18).
论文作者:马俊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电厂论文; 化学论文; 水处理论文; 水处理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锅炉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