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程顺强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程顺强

程顺强

(湖北省云梦县伍洛镇卫生院 湖北 云梦 432500)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 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延迟愈合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老年转子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12-02

近几年,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老年性转子间骨折已经成为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如果选择内固定等治疗方式不仅会造成骨折固定性较差,且还会造成关节内翻、负重能力差等情况[2]。本研究选择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9~81岁,平均年龄:73.8±2.6岁;致伤原因:24例摔伤,14例交通事故,7例高空坠落;根据Evans分类:6例I型,10例Ⅱ型, 16例ⅢA型,5例ⅢB型,8例Ⅳ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70~81岁,平均年龄:74.0±2.5岁;致伤原因:22例摔伤,15例交通事故,8例高空坠落;根据Evans分类:7例I型,11例Ⅱ型, 15例ⅢA型,6例ⅢB型,6例Ⅳ型。纳入标准:骨折移位明显;骨折前髋关节无异常。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术前,两组均行X线片并检查骨密度。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在髋关节后外侧行一切口,然后行股骨距重建,使用髓腔锉扩髓后填入骨水泥,置入长柄假体并固定,确保骨质、骨水泥的紧密性,最后安装人工股骨头,并使用钢丝固定,切口引流2d。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其中20例选择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经骨牵引复位后,暴露大转子以及股骨上端等部位并置入导针、加压螺钉以及DHS钢板;25例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牵引复位后分离组织至大转子顶点穿导针,扩大髓腔并置入主钉、拉力螺钉、自锁螺钉等。

1.3 术后处理

术后实施抗感染治疗1周,同时治疗骨质疏松症状,避免出现严重骨质疏松。建议患者熟读训练,从而加快肢体功能的康复。术后3~4d,观察组实施股四头肌伸缩功能训练,建议患者1周内下床活动。术后30d,对照组可下床活动。术后随访1年并定期进行复查。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计算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s)、t检验、X2检验表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治疗后,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延迟愈合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卧床时间对比研究

对照组卧床时间为(50.5±3.4)d,观察组为(10.4±2.0) d,观察组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

对照组9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

组别 例数脑血栓坠积性肺炎肺血栓骨折疏松 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45 1 1 0 0 4.44%

对照组45 3 1 4 1 20.0%

3.讨论

老年转子间骨折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髋部骨折,主要为不稳定性骨折[3]。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时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它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从而明显降低因此而造成的相应并发症[4]。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手术适应证为年龄偏大并伴严重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以及内固定失败等患者[5]。但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对于粉碎性骨折,其手术视野较为模糊,影响了人工关节植入的准确度,另外转子移位等情况也会影响操作,提高了手术难度。总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金胜,方文广,黄立成.PFNA 与DHS 治疗超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9:74-75.

[2] 王东昕,南丰,郑连杰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26-1227.

[3] 王军,李宗原,石波.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短期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2)∶148-151.

[4]伍旭辉,肖扬,蒋栋.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 2012,18(10)∶41-42.

[5] 叶永平,刘晓强,符臣学.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2)∶88-91.

论文作者:程顺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1

标签:;  ;  ;  ;  ;  ;  ;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程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