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素侦[1](2020)在《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2.观察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60例3~12岁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观察组(30例)予配戴多焦软镜,对照组(30例)予配戴框架镜,观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的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近立体视的变化;观测两组患者戴镜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视力、屈光度、眼轴的变化;观察配戴多焦软镜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记录随访期间患者角膜和结膜的并发症。结果:同时视: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同时视较治疗前提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融合功能: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融合功能较治疗前提升(P<0.05),组内两两比较明显无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3.近立体视:观察组治疗3个月、1年近立体视提升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近立体视较治疗前提升(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1年近立体视较3个月和6个月前提升(P<0.05)。4.远立体视: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远立体视提升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远立体视提升较治疗前好(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6个月、1年远立体视提升较3个月前好(P<0.05)。5.戴镜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获得率的变化:治疗3个月时远近立体视获得率未见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及1年时远立体视的获得率比近立体视高。6.治疗1年后影响立体视恢复相关因素分析:(1)观察组戴镜治疗后1年后,3~7岁组近立体视获得率较8~12岁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儿的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恢复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3)屈光参差程度为1.00~2.50D组的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获得率均较2.51~5.375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视力:治疗1年后,观察组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8.眼轴及屈光度:治疗1年后,观察组眼轴、近视度数无明显增长(P>0.05),对照组眼轴、近视度数有轻度增长(P<0.05),这1年里对照组眼轴、近视度数增长量较观察组大(P<0.05)。9.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的角膜、结膜并发症,戴镜满1年角膜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1.相对于框架眼镜,多焦软镜更能有效的促进屈光参差性近视青少年儿童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远立体视恢复较近立体快,患儿年龄越小,近立体视恢复越好,立体视的恢复快慢与屈光参差程度成反比。2.相对于框架镜,多焦软镜更能有效的减缓眼轴、屈光度的增长速度,短期内配戴多焦软镜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3.短期内配戴多焦软镜未出现严重的角膜和结膜并发症,对角膜的中央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李玉琢[2](2019)在《虚拟遮盖训练治疗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弱视是影响儿童单眼或双眼视力及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常见眼部疾病之一,弱视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我国儿童眼病防治的重要工作。针对传统遮盖方法治疗弱视可能存在的缺陷,应用脑视觉训练——虚拟遮盖训练对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探讨虚拟遮盖训练在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确诊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统称为屈光相关性弱视)患者185例。排除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无法配合常规弱视治疗的患者,排除出生胎龄小于8个月的早产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的患者。其中试验组93例,122眼,年龄4-11岁,平均5.81±1.74岁,男性41例,女性52例,弱视眼平均屈光度+5.54±2.03D,对照组92例,134眼,年龄4-11岁,平均6.08±1.89岁,男性45例,女性47例,弱视眼平均屈光度+5.74±2.32D,轻度弱视70眼,中度弱视59眼,重度弱视5眼。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弱视程度、弱视类型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方法:对所有入组患者常规散瞳验光,确定屈光度,至少戴镜1.5月以上,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虚拟遮盖训练,每天分别进行2次虚拟遮盖训练,每次20分钟,2次至少间隔2个小时,训练时在光学矫正的基础上佩戴偏振3D眼镜,并根据屏幕提示完成相应训练任务,不再对优势眼进行额外遮盖。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遮盖治疗,要求患者佩戴合适屈光矫正眼镜,主要按照3岁采用3:1,4-5岁5:1,6-8岁6:1遮盖,8岁以上全天遮盖的治疗方式,对于双眼弱视患儿,根据年龄和弱视程度采取交替遮盖方法,并根据复查结果随时调整遮盖治疗方案,针对配合度较好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采取遮盖方式,但必须确保轻中度弱视患者每天至少严格遮盖优势眼2小时,重度弱视患者每天至少遮盖优势眼6小时。分别随访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弱视眼远视力及双眼近立体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3个月,平均64.16±25.68天治疗,试验组患者远视力较治疗前0.55±0.18提高至0.75±0.19,治疗前后远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远视力较治疗前0.53±0.21提高至0.71±0.21,治疗前后远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虚拟遮盖训练治疗总有效率为70%,传统遮盖治疗总有效率为6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P=0.283>0.05),两组不同程度弱视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近立体治疗后均值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7,P=0.001<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近立体视均值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195,P=0.241>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近立体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540,P=0.209>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8,P=0.013<0.05)。试验组小于等于7岁患者治疗后远视力提高,总有效率72%,近立体视水平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3,P=0.003<0.05),对照组小于等于7岁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总有效率67%,近立体视水平较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3.780,P=0.286>0.05),两组小于等于7岁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大于7对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总有效率60%,近立体视水平较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3.921,P=0.270>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提高,总有效率50%,近立体视水平较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540,P=0.468>0.05),两组大于7岁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虚拟遮盖训练和传统遮盖治疗均可以提高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弱视眼的远视力;虚拟遮盖训练对提高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双眼近立体视功能效果明显;此外,虚拟遮盖训练每天40分钟训练时间相对传统遮盖治疗所需遮盖时间短。
檀思蕾[3](2018)在《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单眼视力下降时双眼视功能变化的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初步探索多种测试方法联合运用于双眼视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用插片法在正常受试者主导眼前放置试验透镜,诱导下述两眼视力:A组双眼视力正常(均≥0.8);B组一眼视力正常(≥0.8),另一眼轻度视力损害(≥0.3,≤0.5);C组一眼视力正常(≥0.8),另一眼视力中度下降(≥0.1,<0.3);D组一眼视力正常(≥0.8),另一眼视力重度下降(≥0.05,<0.1)。分别测试其左眼、右眼及双眼的视力、对比敏感度、P-VEP的P100峰的振幅及潜伏期、立体视锐度,并进行对比敏感度BSR及视觉电生理VEPBS计算。结果(1)中心视力:随着单眼视力水平的逐渐下降,双眼视力水平亦随之相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B组双眼视力较A组双眼视力下降了4%(P>0.05);C组双眼视力较A组双眼视力下降了17%(P<0.05);D组双眼视力较A组双眼视力下降了21%(P<0.05)。(2)对比敏感度:(1)空间频率为1.5cpd时,C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了17%(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了23%(P<0.05);空间频率为3.0cpd时,C组双眼CS值显着较A组下降30%(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26%(P<0.05);空间频率为6.0cpd时,C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22%(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29%(P<0.05);空间频率为12.0cpd时,各组双眼CS值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空间频率为18.0cpd时,B组双眼CS值较A组双眼CS值下降15%(P<0.05),C组双眼CS值较A组双眼CS值下降21%(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双眼CS值下降27%(P<0.05);单眼视力与双眼CS值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P<0.05)。(2)A组、B组全频段BSR>1;C组在18.0cpd空间频率下BSR<1;D组在3.0cpd、6.0cpd、12.0cpd、18.0cpd空间频率下BSR<1。(3)P-VEP:(1)6’视角刺激下,B组双眼P100峰的振幅较A组振幅下降了9.81%(P<0.05),C组双眼P100峰的振幅较A组振幅下降了27.41%(P<0.05),D组双眼P100峰的振幅较A组振幅下降了35.48%(P<0.05)。双眼P100峰振幅与单眼视力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P<0.05);(2)各组双眼P100峰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视角刺激下,A组VEPBS大于B组,B组VEPBS大于C组,C组VEPBS大于D组(P<0.05)。(4)立体视:随着单眼视力下降加重,双眼能识别的立体视锐度阈值提高,立体视敏度下降加重。B组立体视锐度阈值较A组增加了1.44倍,C组立体视锐度阈值较A组增加了1.53倍,D组立体视锐度阈值较A组增加了2.17倍(P<0.05)。(5)立体视锐度与双眼视力、双眼CS、双眼VEP振幅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单眼视力下降程度加重,双眼视功能损害加重。在较高空间频率下,双眼视功能损害明显。双眼CS值及6’刺激下的双眼P100峰振幅可以用于单眼视力下降程度的推测。立体视与双眼对比敏感度及双眼VEP振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联合运用于评估和预测双眼视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穆晶,李一壮,吴强,严良,陈晖[4](2017)在《两种附加度数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满意度以及脱镜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并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的患者64例,年龄51.070.0岁,平均(65.4±6.0)岁;男性28例,女性36例。根据患者对脱镜的不同要求及生活习惯,分为单眼视1组(MV1组),单眼视2组(MV2组),MV1组患者设计近附加度数1.251.75 D,MV2组近附加度数2.252.75 D,所有患者均植入单焦点非球面AcrySof IQ IOL,比较两组患者双眼术后6个月的远、中、近距离视力(双眼裸眼)、屈光状态、立体视。根据视功能调查问卷了解患者脱镜率以及满意度。对术后裸眼视力的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远、近未矫正立体视行Whitney U检验;两组间性别分布比较,视功能调查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双眼裸眼远视力MV 1组0.09±0.09,MV2组0.11±0.08(t=1.62,P=0.264,LogMAR),中距离视力MV 1组0.27±0.25,MV2组0.30±0.22(t=-0.23,P=0.876,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裸眼近视力MV1组0.06±0.06,MV2组0.02±0.07(t=2.38,P=0.021,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立体视锐度检查MV 1组优于MV2组(Z=-1.29,P=0.031),满意度调查显示两组患者日常生活的不适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756),MV2组中有2例述光线昏暗时行走楼梯有一定障碍,MV1组中有3例视近时依赖低度数老光镜,脱镜率低于90%,MV2组1例患者在中距离电脑使用及桌牌游戏时戴低度数近视镜。结论对于不同患者,两种近附加度数范围对提高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脱镜率、满意度以及全程视力改善有相似的优越性。
雷蕙[5](2016)在《影响屈光参差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3-20岁屈光参差患者矫治前后的双眼视功能的测定及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的疗效评估,并分析不同屈光参差程度、不同的年龄矫治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别,进一步分析屈光参差的合理矫治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试图探索预防、矫正、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20岁屈光度参差患者,经过纳入与排除标准,最后选取未经过合理矫治的患者67例,根据屈光参差程度及年龄各分为两组。67例屈光参差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合理矫治,患者的矫治方法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屈光参差类型及程度、年龄而定,根据其矫治方法分为戴镜治疗组及戴镜+穴位按摩组,合理矫治半年后对这67例患者再次测量近立体视功能及视力。最后对以上相关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屈光参差6.25D-10.0D组较屈光参差3.25D-6.00D组的融合功能、近立体视功能损害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较后者治疗后立体视恢复疗效也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龄≥13岁组较年龄≤12岁组,立体视功能好的人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与后者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无明显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在治疗后年龄对立体视功能恢复的疗效影响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3、治疗6个月组比治疗3个月组的视力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穴位按摩+戴镜治疗组比戴镜治疗组在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立体视功能区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屈光参差程度越大,视功能损害越严重,治疗后立体视恢复情况越差。2、年龄9-12岁时,立体视功能发育成熟,但其融像功能及同时视功能无明显差别,并且年龄的大小对治疗后立体视功能的恢复影响不大。3、穴位按摩在改善提高视力、缓解视疲劳方面有一定疗效优势,值得推广。4、治疗时间越长,视力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因此屈光参差治疗应持之以恒。
林慧敏[6](2016)在《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屈光参差是引起立体视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很多研究表明屈光参差患者在屈光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可不同程度的恢复,用常规的立体视图谱(如Titmus立体视图谱、RDS立体视图谱、Frisby立体板)检测有的立体视功能甚至可达正常水平,这些立体视图谱均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所以检测的结果精确性有待思考和探索。因此,屈光参差激光手术后立体视功能的恢复有无一定规律,手术后自然恢复立体视功能的患者与正常人在双眼平衡的上是否存在差异,是本次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屈光参差患者59例,作为屈光参差组,所有患者戴镜矫正后进行三种立体视图谱(Titmus图谱、RDS图谱、Frisby板)检查及本实验组自行编写的Matlab程序进行眼间抑制测试(平衡点检测),门诊随机选取2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屈光参差患者与正常人的平衡点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功能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手术组(10例)和近视性屈光参差手术组(49例),根据平时是否戴镜分为戴镜组(33例)和非戴镜组(26例),分析屈光状态及平时是否戴镜对立体视视锐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其中17例行角膜屈光手术,分别在术后10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立体视功能及平衡点,恢复立体视功能的患者作为屈光参差手术组。对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屈光参差组与正常对照组行t检验,分别对屈光参差程度与三种检查所得的立体视锐度及平衡点行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功能及双眼平衡是否存在相关性,对术前及术后立体视功能及平衡点随访,探索屈光参差患者屈光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及双眼平衡的恢复规律,对手术后自然恢复立体视功能的患者与正常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在双眼平衡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屈光参差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双眼平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00,P<0.05)。(2)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立体视检测方法及平衡点所得结果均显示两者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平时是否戴镜对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3,P=0.310,P>0.05);屈光状态不同对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0,P=0.029,P<0.05),且远视性屈光参差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大于近视性屈光参差(F=11.586,P=0.001,P<0.05)。(3)屈光参差患者在激光手术后裸眼视力均能达到0.8以上,其中Titmus结果显示术后1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307,P=0.230),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623,P=0.202),术后3个月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301,P=0.016);RDS结果显示术后1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652,P=0.130),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109,P=0.006),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050,P=0.023)。(4)屈光参差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双眼平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P=0.000,P<0.05)。结论(1)与正常人相比,屈光参差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眼间抑制。(2)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锐度和平衡点之间存在相关性,屈光参差程度越大,立体视功能越差,眼间抑制越严重。(3)屈光参差患者在角膜屈光手术后1-3个月立体视功能开始恢复,术后3个月眼间抑制开始改善。(4)术后恢复正常立体视的屈光参差患者仍可存在一定程度的眼间抑制。
吴微微[7](2014)在《探讨随机点光栅板在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随机点光栅板对正常人(除外老年患者)进行立体视觉检测分析。方法选取150人双眼视力正常、无眼疾的成人作为受试者,应用随机点光栅板、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检查图作为对照检查受试者的立体视锐度,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种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种方法检测所得立体视觉正常者(立体视锐度≤60”)所占百分率分别为随机点光栅板96.7%,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95.3%,Titmus98%,三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机点光栅板是在直观的自然状态下检测立体视锐度,无需佩戴红蓝分视眼镜,使用快捷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对正常人群及相关职业的筛选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立体视觉功能情况,以及随机点光栅立体视觉检测图板(简称随机点光栅板)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健康体检无眼疾受试者140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10~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随机点光栅板和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简称颜氏图),对不同年龄组立体视觉功能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下不同年龄组立体视锐度变化情况以及同一年龄组两种检测方法对立体视锐度正常检出率差异性比较。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两种检测方法测得立体视锐度均下降。随机点光栅板法显示立体视锐度下降在60岁以后,颜氏图法为50岁以后,60岁以后下降更显着;两种检测方法立体视锐度正常检出率比较显示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中,均差异显着(P<0.05),随机点光栅板立体视锐度正常检出率高于颜氏图,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年龄与立体视锐度具有明显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高,立体视觉功能逐渐减退;②正常视力老年人立体视锐度下降,考虑主因是大脑皮层机能减退;③随机点光栅板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近距离中央立体视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工具,结果准确可靠,较颜氏图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价老年人的立体视觉功能。
吴微微,彭秀军[8](2014)在《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文中认为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屈光度的程度和(或)性质有一定的差别,其主要相关原因是由于双眼眼轴长度发育不平衡。立体视觉是人类和高等动物所特有的一项高级视功能,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屈光参差引起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是影响立体视觉的主要原因。屈光参差矫正方法不同,对立体视觉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康峥[9](2013)在《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和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不同放大率无焦放大镜诱导实验性不等像,研究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功能及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等调节功能的影响。确定实验性不等像值为多大时对立体视功能和调节功能影响具有显着性,为临床检查和诊断不等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区组设计实验研究。随机选取45名被检者,男生12名,女生33名,年龄17~28岁,等效球镜度(-2.5±1.92D),按照屈光不正程度分为:正视组(+0.75≤SE<-0.50),共8人;低度近视组(-0.50<SE<-3.00),共19人;中度近视组(-3.00≤SE<-6.00),共18人。实验前取得45名学生的知情同意。通过在被检者右眼前放置无焦放大镜,人工诱导2%、3%、5%、8%、10%的实验性不等像。用图形立体视测试图(FLYT)和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DSTC)分别测试在正常双眼视情况下及在2%、3%、5%、8%、10%实验性不等像条件下的立体视锐度,分析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取35名被检者,年龄18~27岁,等效球镜度(-2.31±1.58D),实验前取得35名学生的知情同意。分别在受试对象双眼不加无焦放大镜时,及在右眼前放置放大率为2%、3%、5%、8%的无焦放大镜时,测量受试对象的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和正相对调节。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采用多组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Friedman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两组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性不等像对用FLYT和DSTC测量的立体视锐度影响具有显着性,FLYT(x2=210.113,P<0.01)、DSTC(x2=162.237, P>0.01)。并且实验性不等像值与两种立体视测量方法的立体视锐度下降均呈正相关关系,FLYT(r=0.776,P<0.01),DSTC(r=0.626,P<0.01)。当实验性不等像为2%时立体视锐度即有所下降,当实验性不等像大于5%时立体视锐度呈急剧下降。2.在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功能影响的研究中,男性与女性间立体视锐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LYT(Z=-1.870, P=0.061>0.05), DSTC(Z=-1.600, P=0.110>0.05)。3.在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功能影响的研究中,仅在应用FLYT测量立体视锐度时2%和3%不等像情况下各个屈光不正组的立体视锐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在不同放大率实验性不等像与无实验性不等像情况下,被检者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和正相对调节的总体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A(F=4.69,P=0.001), AR(F=4.89, P=0.001)和PRA(F=32.90,P<0.01)]。当实验性不等像为2%时,PRA开始减少,差异具有显着性;当实验性不等像为5%时,NRA和AR开始增加,差异具有显着性。结论1.当不等像达到5%时将对立体视功能产生显着影响,但是当不等像达到10%时视觉系统仍然能够保持中度的立体视。2.当不等像达到5%时也将对调节功能产生显着影响。3.性别对立体视功能没有显着影响。4.至少在中度近视范围内、视力正常的人群中,屈光不正因素对立体视功能影响没有显着性。5.临床中应加强对不等像的检查,配镜时应将不等像尽量控制在5%以内。
李娟[10](2013)在《成人双眼屈光参差中眼轴、角膜屈光力与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屈光参差是指双眼屈光度不同,其程度或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别。人群中双眼的屈光状态完全相等的情况比较少见,多数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参照的标准不同,如屈光性质、参差量、形成原因等,屈光参差分类的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世界各国屈光参差定义的标准不统一,伊朗、美国、英国等在调查屈光参差的发病率时,采用的标准是双眼等效球镜差≥1.0D。我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在1985年提出了一个统一的试行诊断标准,在临床上把屈光参差划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即两眼屈光度相差为球镜≥1.50D,柱镜≥1D者为病理性屈光参差,两眼屈光度相差为球镜<1.50D,柱镜<1D者为生理性屈光参差。通常认为,双眼视网膜物像相差超过5%,即双眼屈光度相差超过2.50D,双眼便无法融合。在本研究中双眼屈光参差主要为近视性屈光参差,将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0D及≥2.5D作为分组标准。眼球的屈光状态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角膜系统、晶体系统、眼轴、前房深度等,其中两大重要因素是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各种屈光状态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性决定了眼球的屈光状态。从出生时到眼球发育成熟时,人类的眼轴长度平均增长了大约8mm,然而与此同时,角膜和晶状体的弯曲度逐渐变得平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眼轴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因此维持了人眼的屈光状态正视化的过程能够正常发展,也减少了高度近视大规模发生的可能性。在人类眼球的发育过程中,如果某些因素会引起眼轴长度与各种屈光因素之间不能彼此匹配与协调,那么就会产生屈光不正。在整个双眼屈光状态改变的过程中,眼轴的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伴随着眼轴的增长,角膜和晶状体的弯曲度相应发生改变,如果出现两者对眼轴增长的代偿不足,各种屈光成分之间的比例就会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近视的产生。如果双眼眼球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时候,双眼的眼轴长度的增长也会随之出现不一致,由此便引起双眼屈光状态出现不一致,即屈光参差。屈光参差会对双眼视功能产生许多严重的危害,它不但会导致单眼视、弱视的发生,而且很容易使患者立体视觉的发育出现障碍,使其无法正确判断外界空间物体的位置与深度,由此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国内外的屈光参差发病率的统计存在很大的差异,其结果在3.79%到21.8%之间,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屈光参差的发病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会有所提高。因此为了预防和治疗由于双眼屈光参差而导致的弱视、斜视,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我们主张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以提高屈光参差的患儿的视力,促进其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是患者弱视治疗效果得以巩固的重要保证。[目的]探讨屈光参差眼的眼轴差值、角膜屈光力差值及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并研究屈光参差的发生规律,为屈光参差发生的预测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纳入标准:(1)无外伤史及手术史。(2)经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球前节检查及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其他器质性疾患。(3)经遮盖法检查无显斜视。(4)无老视等生理性调节功能减退。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抽取101例,按双眼等效球镜差分为3组:(1)双眼等效球镜差<1D,为第一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18~30岁,平均(22.69±3.38)岁,屈光度范围:-0.50D~-14.00D;(2)双眼等效球镜差[1D~2.5D),为第二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18~30岁,平均(24.39±3.93)岁,屈光度范围:-0.50D--14.00D;(3)双眼等效球镜差>2.5D,为第三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8~30岁,平均(24.97±3.88)岁,屈光度范围:-0.50D--14.00D。2、主要仪器设备:(1)IOL-Master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德国Zeiss公司)(2)眼科裂隙灯显微镜SL-3E(日本Topcon公司(3)全自动电脑验光仪ARK-510A(日本NIDEK公司)(4)综合验光仪RT-2100(日本NIDEK公司)(5)直接检眼镜YZ11D(:苏州六六视觉公司)(6)视网膜检影镜(苏州六六视觉公司)3、检查方法:(1)排除器质性病变: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其中包括结膜(球结膜、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晶体、前玻璃体等。采用直接眼底镜散瞳后检查眼底,排除眼部其他器质性疾患。经遮盖法检查有无显斜视。所有眼科专科检查均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2)视力检查: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视力表和被测者的距离根椐所用视力表规定距离而设定,一般为5m(由反光镜设立为2.5m),不得小于3m。房间灯光为一般室内照明。被测者手持遮一只眼并不要眯眼睛,先测右眼,后测左眼。展示视力表,告知被测者尽力地读出尽可能小的视标,直至在一行中有超过半数的视标出现错误,那么该行的上一行就是该被测者的视力结果。遮盖另一只眼重复以上测量。记录测试的实际值。每种仪器均固定一名专业特检医师测量。(3)屈光检查:屈光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屈光不正性质和程度。所有患者均用托品酰胺快速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使用NIDEK ARK-510A型电脑验光仪、NIDEK RT-2100型综合验光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他觉和主觉验光,单眼主观验光法经历初步MPMVA、交叉柱镜确定散光、再次单眼MPMVA,然后进行双眼调节平衡,由此测得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的屈光度数,并将存在散光的度数换算成等效球镜度数,最后记录测试值。每种仪器均固定一名专业特检医师测量。(4)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检查:应用IOL-Master对受试者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进行测量。选择安静的暗室作为检查的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源对于检查的影响。在检测之前,检查者须对受试患者耐心地讲解测量过程,使其在检查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合作,以免受试患者由于很难放松而出现不正常的眼球运动,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升降台以及受检者与仪器的距离须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使患者保持较为舒适地姿势。将受检者的下颌与前额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保持相对稳定,告知受检者通过注视仪器中的视标使其眼球固定在正位,然后进行对焦。每次检查之前,告知受检者在注视仪器中的视标前可以眨一下眼,然后开始检查。依次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可检测5次,其平均值作为统计的参数;角膜曲率可测量3次,根据公式角膜曲率[K=(Kl+K2)/2],其平均值作为统计的参数。每种仪器均固定一名专业特检医师测量。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三组患者双眼眼轴差值、角膜曲率差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与屈光度差值的关系采用秩和检验、偏双变量相关(控制变量:年龄)、多重线性回归、直线回归分析以及曲线估计进行分析。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双眼眼轴差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以及角膜曲率差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排除了年龄对结果的影响,第一组中,即双眼等效球镜差<1D时,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皮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正相关(r=0.424,P<0.05)。双皮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正相关(r=0.442,P<0.01)。第二组中,即双眼等效球镜差[1D-2.5D)时,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正相关(r=0.572,P<0.01),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皮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正相关(r=0.635,P<0.01),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眼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第三组中,即双眼等效球镜差≥2.5D时,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正相关(r=0.921,P<0.01),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正相关(r=0.947,P<0.01),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眼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由于每组中,屈光度差值与眼轴/曲率差值都有线性相关关系,故综合分析所有数据后发现,双眼屈光度差值与眼轴/曲率差值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938,P=0.000。3、综合101例病例数据,以屈光度差值为因变量,以各屈光要素及年龄为自变量,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由标准回归系数可见,4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眼轴/角膜曲率差值、眼轴差值、平均K差值、年龄。4、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屈光度差值分别于眼轴差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平均K差值的线性关系。第一组中,屈光度差值(Y)与眼轴/角膜曲率差值(X)的线性关系为:Y=0.375±2.892X,其中R2=0.181,P=0.007。眼轴差值与屈光度差值间尚不能认为存在相关性(P>0.05)。平均K差值与屈光度差值间尚不能认为存在相关性(P>0.05)。第二组中,屈光度差值(Y)与眼轴差值(X)的线性关系为:Y=1.185±0.365X,其中R2=0.278,P=0.002。屈光度差值(Y)与眼轴/角膜曲率差值(X)的线性关系为:Y=1.144+3.464X,其中R2=0.377,P=-0.000。平均K差值与屈光度差值间尚不能认为存在相关性(P>0.05)。第三组中,屈光度差值(Y)与眼轴差值(X)的线性关系为:Y=0.424±2.384X,其中R2=0.875,P=0.000。屈光度差值(Y)与眼轴/角膜曲率差值(X)的线性关系为:Y=0.096+18.729X,其中R2=0.914,P=0.000。平均K差值与屈光度差值间尚不能认为存在相关性(P>0.05)。5、采用曲线估计分析得出屈光度差值与眼轴/角膜曲率差值的线性关系。分析101例病例数据,屈光度差值(Y)与眼轴/角膜曲率差值(X)最佳模型的拟合结果为:Y=0.422+10.518x+23.055x2-16.208x3,其中R2=0.894,P=0.000。[结论]本次研究探讨双眼屈光参差眼的眼轴差值、角膜屈光力差值及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1、眼轴及角膜屈光力是影响双眼屈光参差的重要因素,眼轴及角膜屈光力之间不匹配、不协调而失衡导致屈光参差的产生和进展。本研究中,第一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1D)的角膜曲率差值与眼轴差值正相关,而第二、三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1D)的角膜曲率差值与眼轴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双眼在正视化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双眼平衡,随着眼轴的增长,角膜曲率是有一定的补偿作用的(曲率增加,角膜变平),若超出角膜补偿的极限,便会出现双眼眼轴及角膜变化的不平衡,由此导致双眼屈光参差。2、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双眼眼轴差值与角膜曲率差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第一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1D)的屈光度差值与眼轴差值、角膜曲率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第二、三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1D)的屈光度差值与眼轴差值有线性相关关系,而与角膜曲率差值无线性相关关系。由此可知,双眼眼轴的差异是屈光参差的主要原因,而双眼角膜屈光力的差异对屈光参差程度的作用较小。3、本研究中,三组患者的眼轴/角膜曲率差值与双眼屈光度差值都有线性相关关系,故综合所有数据后发现,双眼屈光度差值与眼轴/曲率差值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加之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见,眼轴/角膜曲率差值对屈光度差值的影响最大,从而可以将眼轴/角膜曲率(AL/CR)比值作为监控屈光参差进展的一项观察指标。通过监测双眼眼轴/角膜曲率的变化,对双眼屈光参差的预测和预防具有临床意义。
二、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的研究标准 |
1.3 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 |
2.研究方法 |
2.1 仪器设备 |
2.2 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患者的基础资料 |
2.治疗前后双眼视变化情况 |
2.1 同时视 |
2.2 融合功能 |
2.3 近立体视 |
2.4 远立体视 |
2.5 戴镜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获得率的变化 |
2.6 治疗1年后影响立体视恢复相关因素分析 |
2.6.1 年龄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 |
2.6.2 性别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 |
2.6.3 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 |
3.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有效性 |
3.1 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 |
3.2 治疗前后近视度数的变化 |
3.3 治疗前后眼轴的变化 |
4.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安全性 |
4.1 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 |
4.2 记录配戴多焦软镜期间患者出现的角膜和结膜的并发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青少年儿童双眼视的影响 |
1.1 同时视 |
1.2 融合功能 |
1.3 立体视 |
1.4 性别对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
1.5 年龄与对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
1.6 屈光参差程度对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
1.7 治疗后远近立体视获得率的变化 |
2.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的有效性观察 |
3.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安全性观察 |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屈光参差的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2)虚拟遮盖训练治疗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研究方案 |
2.2.4 视力检查方法 |
2.2.5 近立体视检查方法 |
2.2.6 遮盖治疗 |
2.2.7 虚拟遮盖训练 |
2.3 免责声明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治疗前后远视力的比较 |
3.2 治疗前后近立体视的比较 |
3.3 不同弱视程度患者治疗前后远视力及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不同年龄弱视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近立体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3)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P-VEP表现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立体视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双眼视力、双眼CS、双眼P-VEP及立体视的相关性分析及法医学意义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眼视功能损害对双眼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影响屈光参差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排除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2 研究内容和检查方法 |
1.3 眼科各项检查的具体方法 |
1.4 合理矫治及训练方法 |
1.5 眼镜检查 |
1.6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
1.7 相关的定义和标准 |
2. 结果 |
2.1 屈光参差程度与视功能的关系 |
2.2 年龄与视功能的关系 |
2.3 屈光参差的疗效评估 |
2.3.1 治疗时间对屈光参差的疗效评估 |
2.3.2 穴位按摩对屈光参差的疗效评估 |
2.3.3 屈光参差程度及年龄因素与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关系 |
3. 讨论 |
3.1 近立体式功能 |
3.1.1 屈光参差与近立体视功能 |
3.1.2 年龄与近立体视功能 |
3.2 融像功能 |
3.2.1 屈光参差与融像功能 |
3.2.2 年龄与融像功能 |
3.3 同视机功能 |
3.3.1 屈光参差与同视机功能 |
3.3.2 年龄与同视机功能 |
3.4 屈光参差的治疗方法 |
3.4.1 最佳矫治屈光参差的时机 |
3.4.2 框架镜矫治屈光参差 |
3.4.3 角膜接触镜矫治屈光不正 |
3.4.4 屈光手术 |
3.4.5 屈光参差的药物治疗 |
3.4.6 屈光参差的穴位按摩治疗 |
3.5 屈光参差的治疗时间的疗效评估 |
3.5.1 屈光参差治疗时间对视力影响 |
3.5.2 屈光参差治疗时间与近立体视的关系 |
3.6 穴位按摩治疗屈光参差的疗效评价 |
3.6.1 穴位按摩对视力的影响 |
3.6.2 穴位按摩对近立体视的影响 |
3.7 治疗后屈光参差程度对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
3.8 治疗后年龄对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问题和展望 |
7.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探讨随机点光栅板在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随机点光栅板的立体视觉检测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入选标淮 |
2.3 检测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不同年龄立体视觉分析及随机点光栅板法应用价值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入选标准 |
2.3 检测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年龄与立体视锐度的关系 |
3.2 不同年龄立体视锐度现状 |
3.3 不同年龄组两种方法立体视锐度正常检出率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影响立体视检查的因素 |
4.2 不同年龄人群立体视现状 |
4.3 影响老年人立体视的因素分析 |
4.4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的关系 |
2 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屈光参差对立体视觉影响 |
2.1 不同类型的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 |
2.2 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 |
3 不同年龄发生的屈光参差对立体视觉的影响 |
4 屈光参差的矫治以及矫治后立体视觉的变化 |
4.1 框架眼镜 |
4.2 角膜接触镜 |
4.3 屈光手术 |
4.3.1 角膜屈光手术 |
4.3.2 眼内屈光手术 |
5 结语 |
(9)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和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预备检查 |
1.2.2 诱导实验性不等像 |
1.2.3 立体视锐度的检查 |
1.2.4 调节功能的检查 |
1.2.5 统计方法 |
1.3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3.1 实验仪器 |
1.3.2 实验材料 |
二、结果 |
2.1 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影响的结果 |
2.2 性别因数在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影响中的作用 |
2.3 屈光不正因素在各个水平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影响中的作用 |
2.4 实验性不等像对NRA、AR和PRA影响的结果 |
三、讨论 |
3.1 控制系统模型 |
3.2 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
3.3 性别因数在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影响中的作用 |
3.4 屈光不正因素在各个水平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影响中的作用 |
3.5 实验性不等像对NRA、AR和PRA的影响 |
3.6 不等像的临床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成人双眼屈光参差中眼轴、角膜屈光力与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屈光参差的概述 |
1.2 屈光参差与视功能 |
1.3 屈光参差与双眼视觉 |
1.4 屈光参差与弱视 |
1.5 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测量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检查方法 |
2.4 分组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D]. 黄素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虚拟遮盖训练治疗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研究[D]. 李玉琢. 青岛大学, 2019(02)
- [3]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D]. 檀思蕾. 苏州大学, 2018(12)
- [4]两种附加度数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穆晶,李一壮,吴强,严良,陈晖. 中华眼科杂志, 2017(06)
- [5]影响屈光参差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D]. 雷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D]. 林慧敏.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7]探讨随机点光栅板在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价值[D]. 吴微微.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 [8]屈光参差与立体视觉[J]. 吴微微,彭秀军. 国际眼科杂志, 2014(01)
- [9]实验性不等像对立体视和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D]. 康峥.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10]成人双眼屈光参差中眼轴、角膜屈光力与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研究[D].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