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给电子信息工程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将大大提升其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便捷性。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让人们意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巨大潜力与绝对优势。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本文浅要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如何被应用其中的。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
引言
电子信息工程是我国当前国家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国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计算机网络化建设。这样能够有效地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因此,本文提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信息流通质量,加强信息安全性。
1电子信息工程分析
1.1 电子信息工程的运行过程
电子信息工程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构建、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化等方面。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数据指令下完成某种特定的操作,以此实现系统的功能。数据指令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没有计算机网络前,信息的传递功能较差。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以后,促使信息系统工程能够处理复杂的、庞大的数据。
1.2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有对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在信息处理环节中,电子信息工程师会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进行产品创新、研发与升级,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信息产品更新换代,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人类信息生活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也会人们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提供更多样的渠道。
1.3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特征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特征包括高效便捷、精准可靠、辐射范围广。电子信息工程可以通过硬件与软件,将信息快速地收集起来,然后完成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电子信息工程是借助于完善的、系统的指令来完成信息的处理,不易出现数据处理错误。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
2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2.1 信息交换技术
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准确传输,需应用信息交换技术。信息交换分为数据链路层上的交换、网络层上的交换,其中数据链路层上信息的交换根据数据包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地址转发信息,并将MAC地址对应的端口记录在内部地址表中。网络层上信息的交换依赖路由器设备,其具备决定最佳路由以及转发数据包功能,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实际应用中如将某网络划分若干局域网,应用两层交换机无法实现网际互访,仅使用路由器,因路由转发速度慢,以及接口数量的限制,影响信息传输质量。而3层交换机不仅具有路由功能,而且能实现信息的快速转发,应用广泛。
2.2 信息安全技术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为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避免不法分子破坏,需应用专业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VPN)技术。其中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信息在网络上传输前,使用密码算法对明文进行加密处理,信息接收者接到信息后运用解密算法进行分析,便可得到明文。加密的信息如被窃取,但窃取者无法获知解密密钥,无法破解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通信设备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的传输,需要应用专业的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这些设备并非简单地连接到网络中,便可使用而需要进行一定的调试。一方面,明确信息传输中运用的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NETBEUI和IPX/SPX协议等,在选用或配置通信设备时应保证其能支持相关协议,遵守统一的信息传输规则。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传输,还需对通信设备进行设置,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输,这就需要应用专业的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命令进行配置。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3.1 信息传递与安全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中,信息传递与安全领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在信息传递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由于自身依托于网络,所以能够实现快速的网络传输。这相对于原本的基站信号传输而言,更加的快速。同时,依托于网络进行传输,传送的频率也更加稳定,能够实现大量传输,快速传输,高质量传输。这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而言,是具有中意义的。其次是安全领域。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安全问题是一切的核心。如果信息的传输和储存不够安全,那么就会导致一些机密文件的泄露,从而让信息定向传送的意义丧失。而进行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对比快速地找到系统中的漏洞所在,然后利用云计算技术快速地进行漏洞修复。从而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质量。
3.2 设备开发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中传输的主要平台还是基站,但是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传送可能会因为协议的不同,频率的不同而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网络技术进行设备开发。其主要的开发内容就是调和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定向频率,从而更好地制订出一个通用的安全协议。以当前的UNIX系统为例,在UNIX系统中,其协议模式较为模糊,因此不具备一个明确的结构,这就导致两个基站虽然都采用UNIX系统,但是由于结构不同,而无法进行定向输送。这就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对其结构协议进行一个调整。通过一个固定的,通用的结构协议,来保证电子信息工程基站之间能够统一,从而完成信息传送。
3.3 资源共享领域
在传统的资源共享领域,一般采用的是局域网的形象。需要连接如IP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的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共享的数据范围较小,而且数据储存有效。当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后,其储存的空间变大,从原本的计算机内部储存,变成了网络云储存,其内容是以整个网络为平台。其次是传送单位也有所转变。从原本的定向传输,便成为不定向传输。因此能够实现全网络的共享。这样能够极大地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共享范围,真正地实现全网络内容通用。除此之外,网络技术的融入,还能够有效的设置出内容共享权限。在原本的局域网中,只要有共享协议的单位,就能够进行资源的共享,但是在网络技术接入后,由于资源共享的范围交广,因此出现了网络加密技术,不同级别的单位具有不同级别的权限,其能够浏览和下载的内容也是相对有限的。从而能够保证,网络中虽然具有大量的信息,但是不会丢失关键信息,或被人窃取核心信息。这也是资源共享和安全加密两个内容跨内容的合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技术保障,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落地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启明.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8(10):100.
[2]杨卓,张金荣.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与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113.
[3]张鼎,胡家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8):12.
[4]李嘉杰,俞培忠.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109.
[5]李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8):139.
论文作者:武修元,肖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基站论文; 网络论文; 数据论文; 协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