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 要】目的观察脑卒中病因宣教对初发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根据入院后宣教方案的不同再分为A组与B组,A组进行相关中西医专业知识系统宣教,B组进行基本知识简单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尊及抑郁评分(SAS、SES、SDS),生存质量调查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OH)。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ES以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SAS、SES以及SDS评分均优于B组(P<0.05)。而GQOLI评分方面,A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及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优于B组(P<0.05)。结论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病因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及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病因宣教;初发脑卒中;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tiologic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strok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troke.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initial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ost-admission education programs,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Group A was given systematic education of related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Group B was given simple education of basic knowledge.The anxiety,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scores(SAS,SES)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GOOH)was used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urvey.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SE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 > 0.05);SAS,SES and SDS scores in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P < 0.05).In terms of GQOLI score,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function,physical function,overall quality of life,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fe status in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P < 0.05).ConclusionEtiolog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patients with initial strok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mood and post-stroke depression,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Etiology education;Initial stroke;Quality of life;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GQOLI)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较常见的一类,由于该病病程进展快,病情凶险,如治疗不及时、有效,则患者预后极差,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目前研究指出,脑卒中的临床发病与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予以不同脑卒中病因宣教方式,发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脑卒中后抑郁改善结果不同,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其中女36例,男54例,年龄38~84岁,平均(62.53±12.21)岁。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對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首发脑卒中的患者;(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4)发病14d内住院的患者。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期的患者;(2)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3)合并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等)的患者。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根据宣教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45例,其中A组进行相关中西医专业知识系统宣教,B组进行基本知识简单宣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首先为所有患者建立个人档案,便于统一管理和跟踪随访。A组患者接受中西医专业知识系统宣教。健康教育方式包括:(1)介绍脑卒中相关知识以及高危因素,包括:每2周举办1次健康讲座,集中讲解相关健康知识;对患者进行运动、药膳指导;向患者发放自我监测记录表等。(2)心理教育: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多交流沟通,通过尊重、安慰、表扬等方式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间相互交流、学习、进步,消除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功能锻炼,讲解锻炼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翻身、下床等,督促患者进行日常活动。(4)培养遵医行为: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复查,叮嘱患者按时服药,规律生活,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医嘱意识。初发脑卒中患者组织成一个团体,集中进行学习和运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非药物治疗成为可能。且中医的药膳治疗和传统的运动疗法能有效地协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水平,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中西医专业知识系统宣教的技术关键是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辨证分析,给予药膳治疗、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以及运动锻炼,实行以人为中心,长期、连续性的管理。B组进行基本知识简单宣教。
1.3 观察指标:(1)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尊及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尊及抑郁评分量表(SAS、SES、SDS)进行评估,焦虑、自尊以及抑郁程度与得分成正比;(2)生存质量调查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该量表包含四个纬度(即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一个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其中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版中文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尊及抑郁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ES以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患者SAS、SES以及SDS评分均优于B组(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结果比较(GQOLI评分):A组患者干预后,其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及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
3讨论
脑卒中属于脑部局部血液循环异常疾病,研究指出,其发病与高血压病、吸烟与酗酒、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心病、肥胖、血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紊乱、年龄和性别相关。目前,控制血压以及溶栓治疗等是临床上治疗脑卒中的常见方案。但是,一旦出现脑卒中,即使抓住手术时机,患者的预后仍较差,致残率及死亡率仍然较高。并且即使救治成功的患者,多数患者在术后也会出现一定的后遗症,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家庭负担,影响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相比于临床治疗,有效预防脑卒中显得更为重要。另外,老年人群由于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故在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中占据多数,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负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引起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排第一位。
本研究将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A组进行相关中西医专业知识系统宣教,B组进行基本知识简单宣教。与传统的健康宣教相比,中西医专业知识系统宣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由单一的药物治疗向中西医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药膳、运动指导一体化的治疗模式转变。(2)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推广中医特色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开创了脑卒中治疗的新领域。(3)通过集体运动、集中授课等形式,促进病友之间的交流,使患者更乐于接受运动疗法,并长期遵医嘱执行。而主管医师对患者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则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感,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4)脑卒中的发病与病程进展和病人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加强健康宣教,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不仅可有效地改善预后,阻碍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通过家庭访视,个性化干预该患者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使其对本病的防治意识明显增强,从而督促患者遵医嘱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日后的生活质量等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建立完善的家庭支持体系,使患者得到关心和精神支持,有利于其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治疗疗效。本研究以患者心理情绪及自尊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干预对患者焦虑、自尊和抑郁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ES以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ES以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卒中病因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及自尊情况,能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林娥.脑卒中病人实施社区健康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627-628.
[2]吴景忠.社区健康干预脑卒中60例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8):84-85.
[3]刘旭霞,徐春华,王瑞,等.脑卒中社区预防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79-180.
[4]权明桃,蒲德琴,徐应琴,等.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5-46.
[5]魏焱.脑卒中危险因素社区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49(8):501.
[6]周美芳.社区健康宣教在社区高血压病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41.
[7]徐艳.社区健康宣教对高血压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0(16):89.
[8]王特,刘运海,赵秋良,等.社区健康宣教在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294-295.
论文作者:高汉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中西医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