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曾晓芳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与作用。方法 选择74例于我院确诊的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剖宫产、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经阴道分娩发生率较高,实验组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生长受限等围产儿异常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妊娠结局,降低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妊娠结局

肝功能异常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对患者及围产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在妊娠晚期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极易造成患者早产、围产儿宫内窘迫等问题[1]。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其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保障母婴分娩安全。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7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7)与参照组(n=37)。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最小年龄23周岁,最大年龄38周岁,中位年龄(27.68±4.06)周岁。怀孕时间最短35周,最长41周,中位怀孕时间(38.67±1.04)周。有妊娠期肝损害患者43例、乙肝患者1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6例。2组患者年龄、怀孕时间、病种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生化检查确诊为肝功能异常的患者;(2)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1)肝脏恶性疾病患者;(2)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及妊娠阶段实施针对性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其一,基础疾病干预护理方面,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主要原发疾病包括乙肝、妊娠期肝损害及肝内胆汁淤积等疾病,在临床护理之中,需针对患者原发疾病予以重点监护[2]。重视对患者用药后体征监测工作,一旦患者发生头晕、恶心、心悸、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对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加以了解,并联系医师进行处理,防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影响母婴健康。其二,感染性患者需予以针对性护理,因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为乙型肝炎患者,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予以传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切断感染源,避免传染他人[3]。另外,针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工作,使其了解到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一起就餐、共用餐具、母乳、握手、日常接触等方式传染,从而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产生恐慌。其三,重视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心理护理,妊娠阶段女性生理及心理状态均发生巨大变化,加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对胎儿健康的疑问,极易产生不良情绪,临床中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发生负面情绪的比例较高[4]。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心理护理及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防止患者过度焦虑及抑郁影响分娩结局。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74例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剖宫产、经阴道分娩、早产妊娠结局与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生长受限等围产儿异常事件发生情况进行X2检验计算,并通过(n%)予以表示。差异性较高(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妊娠结局(见表1),实验组剖宫产、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经阴道分娩发生率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

2.2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围产儿情况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围产儿情况情况(见表2),实验组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生长受限等围产儿异常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妊娠阶段女性生理及心理情况发生巨大的转变,部分孕产妇合并妊娠期疾病,对其心理及生理的影响较大,极易造成不良分娩结局,对患者及其胎儿身心健康均造成极大影响[5]。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主要包括乙肝、妊娠期肝损伤及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主要疾病,其中,妊娠期肝损伤发生率较高,该疾病是因患者在妊娠中晚期阶段基础代谢率逐渐升高,胎儿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生长发育,造成患者肝脏代谢及解毒工作量较高,因此其肝脏负担较大,加之患者妊娠晚期内分泌量有所转变,体内雌激素分泌量上升,上述原因均对患者肝脏造成一定损害[6]。乙肝是临床中常见慢性感染疾病,该疾病可通过母婴传播,新生儿患乙肝可能性较高,极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黄疸等疾病。肝内胆汁淤积症也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该疾病对胎儿的影响较大,患者病情严重时发生胎儿无法预测性死亡的可能性较高,一般在分娩后症状会自行消失。鉴于此,需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改善其身心状态,使其能够更具信心的面对分娩,因此,本研究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通过对患者身体、心理、健康知识宣教等护理方式,并结合病情与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在集大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树立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干预模式可以转变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妊娠结局,因此,在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燕飞.医学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8):732-737.

[2]尚彬.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产后结局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8(7).

[3]吕义云,刘云.妊娠期高血压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及其妊娠结局[J].中国医药科学,2017,7(3):103-106.

[4]张丽翠.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病例分析与护理措施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7):128-129.

[5]尹秀玲.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3):80-84.

[6]陈徐,宋倪媛.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2):32-34.

论文作者:曾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曾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